湯山二院廢水處理盡在“掌握”配電監控+在線監測,數據實現“掌上通”

揚子晚報網2月22日訊(通訊員 寧環軒 記者 劉瀏)“進水泵開啟正常,臭氧消毒運行正常,PAC加藥泵運行正常,曝氣機開啟正常,排水監測指標正常……”當所有監控指標顯示正常的時候,江寧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大隊黃玉林長舒一口氣。近日,江寧生態環境局完成對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院區(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簡稱湯山二院)汙水處理站配電監控設備安裝並聯網運行,採用“配電監控+在線監測”雙重管控,對該院汙水處理設施和廢水排放情況遠程監管,工作人員無需往返醫院,各項監控數據實現“掌上通”。

汤山二院废水处理尽在“掌握”配电监控+在线监测,数据实现“掌上通”

近期,隨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的增多,醫療廢物產量激增,環保執法人員日夜巡查督促,確保安全規範處置。與此同時,醫療機構的廢水處置同樣引人關注。湯山二院是江蘇省傳染病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南京市重大傳染病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中心。自疫情發生以來,更是承擔著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收治任務,強化和完善汙水消毒設施監管極為重要。據悉,湯山二院目前建有日處理量1000噸的汙水處理設施,汙水處理設施採用A2/O+生物膜法處理工藝及臭氧消毒,採用活性離子+生物土壤濾池除臭。

“按照要求,各汙水處理廠的汙處設施、在線檢測及消毒設施運行正常,廢水必須經專用設備消毒處理,待達標後方可排放。”黃玉林說。汙水處理系統安裝在線過程監控系統,能夠充分發揮現代化防控舉措的優勢,人員不接觸、不必去現場,卻精準為汙水處理設施的監管保駕護航。

目前,環保部門監控平臺對湯山二院汙水處理系統的排口COD、氨氮和總磷等水汙染物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但由於醫院採用的臭氧消毒工藝,其中的消毒設備運行情況只能通過工作人員現場查看。“江寧區其它7家醫院採用的是次氯酸鈉消毒工藝,消毒效果指標能通過自動監控設施實時反映,不用去現場,各項指標清清楚楚。”黃玉林說。“2月13日我們接到任務,要求對湯山二院汙水處理站安裝配電監控系統,確保全過程監督疫情期間該院汙水處理站設備運行和尾水排放情況。”黃玉林向記者介紹道。安裝配電設施監控設備,通過24 小時不間斷對該院汙水處理站廢水的進水設備、廢水治理設備、廢水消毒設備的用電數據、運行工況進行監測,通過關聯分析等手段監管,並對治汙設施、消毒設施、異常關閉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及預警,有效提高該院汙水處理站日常管理水平,利用科技的“眼睛”,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

“疫情防控期,早一天把設備安裝好,我們現場執法人員就能少一次感染風險。”黃玉林介紹,接到任務後,他立即查看該院汙水處理工藝流程圖,研究制定具體配電監控安裝方案,同時與南京新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聯繫尋求技術支持,“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事太好了,我們公司願意免費提供安裝。”聽到公司總經理呂啟飛這句話,黃玉林興奮不已。2月14日一大早,南京新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帶著配電監控設備如約而至,通過現場查看、論證方案、設備掃碼、集團組網一系列嚴謹安裝調試,各項設備安裝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然而由於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帶著口罩和防護目鏡,影響視線及操作,直到下午16時,才完成了該院汙水處理站進水潛水泵、汙水處理設施、消毒滅菌設備等11個點位配電監控設備安裝並與市汙染源在線監控平臺聯網,實現數據上線運行。

“重大疫情面前,確保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汙水達標排放,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水環境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 黃玉林說。據瞭解,江寧生態環境局為落實省市強化疫情期間對重點醫療單位醫療廢水監管要求,確保汙水處理效果達到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在湯山二院汙水處理站原有尾水排口末端在線監控基礎上,安裝了監控配電設施運行設備,採取“配電監控+在線監測”相結合的超“硬核“監管,雙管齊下對該院汙水處理站廢水處理設備和消毒設備運行情況實施遠程智能全過程監管,確保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和水汙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