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戰疫」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疫情面前,美國政府言行令人失望

「他說戰疫」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疫情面前,美國政府言行令人失望

美國媒體《今日美國報》(USA TODAY)20日發表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艾倫題為《疫情面前,中美須展現全球領導力並攜手合作》的署名文章。文章認為,美國政府在面對這場波及全球的疫情時,沒有表現出該有的領導力和人道關懷,言行令人失望。同時,為了有效遏制病毒傳播,早日戰勝疫情,美中兩個大國須精誠團結,攜手合作,展現大國責任與擔當。文章摘編如下:

數十年來,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危機時刻展現了其領導能力。美國對遠離本土的自然災害及流行病暴發做出的應對,曾鼓舞了許多人。

在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的當下,同樣需要美國展現其領導能力。這場暴發自中國局部地區的疫情,已經構成了對公共衛生的全球性挑戰。COVID-19是一種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SARS)關係密切的冠狀病毒家族成員,其導致的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已超過了十幾年前SARS暴發時的紀錄。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是切實存在的。

遺憾的是,在特朗普政府的回應中更加突出的是放棄領導力,而不是行使領導力。美國政府迅速從武漢撤離其公民,對考慮前往中國的美國人發佈“禁止旅行”警告,並對希望前往美國的中國遊客實施旅行禁令。

美國的領導層在最近的公開聲明中也表現出麻木不仁的態度,其中不乏“疫情暴發可能會給美國工人帶來好處”這樣的言論。(編者注: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日前聲稱,疫情有助於加速工作機會迴流美國。)

最近幾周以來,美國官員發表的公開聲明都缺失了人道關懷——既沒有提到應對疫情的共同目標,也沒有提及為制定遏制病毒的計劃發揮全球領導力。

我很欣慰看到美國政府向中國人民提供了醫療用品,並宣佈將向中國和其他國家提供1億美元防疫援助。這些都是正確的舉措,但很可惜,它們依然是杯水車薪,且姍姍來遲。

我曾親眼目睹領導力在應對危機時應有的模樣。2004年印度洋海嘯席捲東南亞,造成23萬人遇難。我幫助組織了美國國防部的全球應對行動。整個行動速度快、力度大,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災難,改善了美國與受災國政府之間的關係,並且在受災地區(及全球)人民的心中樹立起美國的人道主義形象。

“雪中送炭”的不僅只有美國。2001年“9·11”恐襲後,中國是最早向喬治·布什總統表示慰問和提供幫助的國家之一。同樣,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肆虐美國東南部地區,中國派出飛機運送援助物資,幫助美國應對災害。

戰“疫”並非易事,當前的第一要務是救治病人、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可喜的是,這正是許多美國民眾和美國非政府組織正在著手努力的事情。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承諾資助1億美元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和治療;多家制藥公司聯合研究機構加快疫苗開發進程;一些美國大型公司捐贈了救生醫療用品;普通的美國公民發起了捐款;公民領袖們也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講,強調抵制仇外和種族主義對於戰勝疫情的重要性。

在上述行動中,美國人民與世界各國,各大企業和各國民眾攜手戰疫。他們認識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項全球挑戰,需要各國並肩作戰共渡難關。

2005年,在印度洋海嘯剛剛過去的時候,由於禽流感病毒存在變異風險,世界曾一度瀕臨一場公共衛生的災難。當時,美國對事態發展十分警惕,採取了緊急應急計劃,以應對一場迫在眉睫的全球流行病的暴發。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也很有可能會帶來近年來從未有過的大規模全球健康危機。

那時候,我們還沒有提出“美國優先”,美國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與今日不同。美國和中國也沒有在大大小小的事務上陷入幾乎持續的對抗。現在,面對病毒的傳播和死亡人數的增加,這兩個偉大的國家理應找到為共同的事業和目標攜手合作的機會。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美中兩國必須展示出全球領導力,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匯聚起彼此重大的科技力量,儘快為應對這一國際突發事件制定共同路線。這不僅僅是為了渡過此次的危機,也是為了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而創造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