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人巫國權:我沒有三頭六臂,但也絕不退縮

巫國權是大嶺山城管分局的一名老黨員,環衛股股長,在環衛一線奮戰30餘年,大家都叫他“巫股長”,同事都愛稱呼他“記事本”,因為他腦中的環衛工作數據比查電腦還快。在這次防控疫情工作中,有人會惶恐、後退,但是他秉著“一線醫生能夠治病救人,環衛工作可以保護健康人,每條抗‘疫’戰線都是前線”的理念,每日鬥爭在一線,從不退縮。讓我們來看看“老巫”的戰“疫”中的幾個片段故事。


這頭在喊:“巫股長,廢棄口罩專用桶不夠……”那頭辦公電話在找:“麻煩找巫股長,消毒液什麼時候到位?”手機那頭也“嘟嘟嘟”響起來……這是疫情以來,每天都出現的情景,我也習慣了。我的手機估計每天24小時中的20個小時都會有電話,然後我還要插空吃飯、睡覺……我沒有三頭六臂,但是我絕不會退縮,能做的我盡力做。

集結號已經吹響。1月22日,分局吹響抗“疫”集結號,我的抗“疫”行動正式開始。我協調了全鎮23村(社區)開展聯合清潔消毒行動,並在當天跑遍8個村,對農貿市場,商場周邊、背街小巷、公園、廣場、人行道等進行現場指導和檢查,確保全覆蓋清洗消毒作業。同時排查垃圾運輸隊伍、除“四害”人員、市場化環衛公司人員等的健康情況。由於時間有限,今天只跑了8個村,明天務必加快速度,覆蓋全鎮範圍。


戰“疫”故事(33)|環衛人巫國權:我沒有三頭六臂,但也絕不退縮


硬漢也有柔情時。1月26日,大年初二,正是閤家團圓的日子,那頭電話響起來了,老伴帶有憂懼的眼神凝視著我,雖然是習慣性地支持我,但是這不像往常,這次工作的對象是情況未明、來勢洶洶的疫情,心裡多了一份擔憂、害怕。2019年,我腰椎間盤突出,痛楚讓我一個月不能下地走路,只能在家辦公,每天躺在床上對著手機工作。老伴看著心痛,一直勸我退下來,但我還是堅持在崗位,因為環衛工作需要我。我穿上外套戴上口罩。“我很快回來,你們先吃。”留下這句話我便出門了。在轉身的瞬間,我看到老伴的眼睛更紅了。但工作緊急,我來不及細想就奔向現場。這一天要參與處理的是楊屋片區對重點疫情地區返莞人員的安置隔離工作。這種帶有一定風險的工作,人們不由自主地都會擔心害怕,但我沒想那麼多,就想著早點處理好,早點回家,因為燈火闌珊處,我的老伴等著我。

像個陀螺一樣轉。1月28日,隨著疫情形勢日益嚴峻,口罩使用量增加,為防止廢棄口罩隨意丟棄產生二次汙染,我早上7點出門,直到晚上11點才回家,像個陀螺一樣,不停轉。我要落實各村(社區)設置廢棄口罩收集點,並貼上“廢棄口罩收集點”字眼,共設置了140個點;我要行走各個村(社區)檢查道路、公共場所、垃圾轉運站和公廁的清掃保潔及消毒工作,檢查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收運情況等;還要迅速回到辦公室處理相關防疫情況數據,同時多方聯繫採購消毒液、手套等防護用品等……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細心細緻,容不得絲毫馬虎。


戰“疫”故事(33)|環衛人巫國權:我沒有三頭六臂,但也絕不退縮


嚴格是為了保護你的安康。2月5日,我行走到某村,看到部分環衛工人沒有戴手套,平日裡溫和的我立即當場嚴厲地批評,一點情面也不留。其實,我內心也很不好受,因為他們都是與我長期一起奮戰的戰友,但是面對疫情,為了保護他們的健康平安,我必須這麼嚴格。這件事情發生後,我將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作為每日重點工作來抓,因為環衛工人是“城市美容師”,他們面臨的風險更大,我必須保護好他們。

我又要出門了。說實話,我每天對著手機的時間比陪伴孫子的時間還長。有時孫子會問我:“公公,外面那麼多病毒,你不害怕嗎?”我心裡想:當然怕,我不是超人,說不怕那是騙人的。可你公公是一名老城管,職責就是守護這座美麗的城市,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絕不會退縮。在這座城市中還有很多像公公一樣的叔叔阿姨們,我們一起戰鬥,才能打敗它。可是我知道我的孫子還小聽不懂,我也沒時間解釋,因為電話又響起來了,我又要出門了。


口述: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大嶺山分局 巫國權

整理: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大嶺山分局 李遠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