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最近,你一定有被這張照片暖到↓↓↓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2月21日,上海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記者抓拍了7月齡的寶寶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傳染科主任曾玫分別時的溫馨一幕,照片被刊登於當天的《新民晚報》頭版。見報後好評紛至沓來,大家都稱這是2020年“最溫暖人心”的照片。


令人鼓舞的是,《新民晚報》編輯部當晚傳來消息,照片得到了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的點贊,這是對兒科戰“疫”一線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極大鼓勵。


讓我們來看看被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的故事吧!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17天裡的30個“臨時媽媽”

2月3日,僅7個月大的寶寶齊齊確診患上新冠肺炎,收入兒科醫院傳染科負壓房間隔離治療。在病房的17天中,醫護人員為寶寶衝奶粉、換尿布、哄睡覺、陪玩樂......寶寶多了30多個穿著防護服的“臨時媽媽”。2月20日,寶寶正式出院,醫護人員們都特別開心,也很不捨得,“臨時媽媽”們爭相再抱抱寶寶。作為上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兒童定點收治醫院,兒科醫院派出技術精湛的醫護團隊,讓患兒在傳染科樓內“足不出戶”就能做到各項檢查,營養科根據孩子的病情制定營養膳食方案,促進患兒更好康復。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最美戰“疫”女記者


作為上海市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兒的定點醫療機構,自1月19日兒科醫院收治第一例“新冠”疑似患者以來,一篇篇抗“疫”一線的報道給公眾以力量與希望,每一則重要信息的背後,都是醫院宣傳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誰都知道,離病毒靠近一步,危險就增加一分,但在宣傳辦公室主任、前機關黨支部書記張志豪的帶領下,黨員羅燕倩和入黨積極分子連健雄仍選擇了“逆行”。她們多次進入醫院傳染病區採訪,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奮戰在前線醫務工作者的點滴,傳遞患兒最新最真實的消息。上海最小患兒收治入院後便牽動著上海人民的心,兩位最美戰“疫”女戰士始終與病房護士保持聯繫,收集了眾多齊齊在負壓隔離病房裡生活和治療的圖片及視頻素材,同時也深入病區實地拍攝及採集一線醫務工作者與患兒互動溫情感動的畫面,這才讓最終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新聞報道有豐富感人的細節。在她們看來,只有身臨現場,才能抓住最關鍵的細節,寫出最硬核的新聞,她們有責任把醫務人員的勇敢和無私展示出來,讓大家永遠銘記。


羅燕倩說,“聽到護士們24小時輪班陪護齊齊,聽到醫生們連查房時都要抱抱齊齊,這些動人的細節最終讓這篇新聞稿打動人心……”。連健雄說:“能夠到離病毒最近的地方,採訪這群最可愛的人,我感到滿滿的驕傲。”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宣傳辦公室主任張志豪從事醫院宣傳工作幾十年,他坦言:“全體兒科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他們讓我相信,春天,很快就會到來。作為宣傳工作者,我們只能拿起筆桿和相機,把這些希望與堅守講給大眾聽。”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黨委領導,部門協作,依靠兩支隊伍,做好抗疫宣傳工作

抗疫期間,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醫院黨委統籌謀劃,安排黨委辦公室和宣傳辦公室合署辦公,每日討論,全方面、全程記錄和報道兒科抗疫工作,突出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蹟;同時充分動員好兩支隊伍——黨支部宣傳委員隊伍和科室宣傳聯絡員隊伍,第一時間彙總各支部、各部門第一手資料和先進事蹟。各支部、各科室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積極投身抗疫各條戰線,這些內容通過支部宣傳委員隊伍和科室宣傳聯絡員隊伍,及時傳遞到醫院黨委。各部門各支部的疫情防控舉措、好經驗和好做法和基層黨組織和醫務人員典型事蹟得到充分及時的展示。

李強書記點讚的照片背後,是他們的執著堅守

疫情開始後,兒科醫院推出兒科抗疫“每日一報”,堅持每天推送醫院抗疫各條戰線、各支部、各部門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蹟,介紹醫院抗疫工作進展,至今已經推出22篇系列報道。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和黨建學習平臺微信公眾號累計推送87條。


同時,醫院積極引入社會媒體,主動介紹醫院抗疫工作。從1月19日以來,媒體刊發兒科醫院的抗疫相關報道68篇,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匯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在頭版報道有關兒科醫院的抗疫故事,展現兒科醫院一線醫務人員良好的精神面貌,弘揚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務工作者職業精神。


人生意義何在乎?

為人群服務。


服務價值何在乎?

為人群滅除病苦。


一代一代復旦上醫人不懈奮鬥,

為中國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勖哉諸君,功何有?利何有?

其有此亞東幾千萬人託命之場。”


向每一位護佑生命的醫者致敬!

向在幕後默默奉獻的宣傳工作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