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在互聯網世界裡,廣東人應該是被“調侃”得最多的一類人——

他們總是被人和雞、羊、猴聯繫在一起:懵懂的時候說“母雞”;見面的時候說“雷猴”;吵架的時候學羊叫“咩啊”。

還被人調侃“天上飛的只有飛機不吃,四條腿的只有桌子不吃,其他的都吃”。

面對這類調侃,廣東人總是笑笑就過,有時候還陪著大家一起自黑。

但現在,我必須替廣東人說一句話了。

這次疫情,很多省市因為援助湖北上了熱搜:

有人誇東北實在,有人誇江蘇各個市能力都很強,有人誇湖南霸氣……可偏偏就沒人提廣東的名字。

就像有個廣東的小夥伴這麼說:

“我地廣東人今次出錢出力,點解冇人知我地做左咩架?”

(我們廣東人這一次出錢出力,為什麼沒有人知道我們做了什麼?)

截至目前,廣東支援了湖北2000多名醫護人員,捐出了近25億元的款物,全廣東的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物資……但也沒多少人知道廣東人到底做了什麼。

沒辦法,誰讓廣東人實在太低調了。

手握10棟房子收租的大叔,依然在城中村裡賣鴨仔飯;在天河有幾十套房子的阿姨,每天兢兢業業去寫字樓當清潔阿姨搞衛生。

務實的廣東人,從來都是低調做事,他們深信簡單直接的實用主義,其他的形式感一概不要,幫了人就好,也不需要別人的誇獎。

低調、慷慨、務實、開放……這就是廣東人,疫情之下,他們也配得上一次熱搜。

1.

前幾天,《南方都市報》的一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這組照片記錄了奮戰在湖北一線的廣東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的樣子,他們溫暖的笑臉上,佈滿了壓痕,讓人既心疼又敬佩。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眾所周知,廣東人一向熱愛生活,每天早上一頓早茶,晚上吃個宵夜,日子過得優哉遊哉,與世無爭。

當疫情襲來,廣東人立刻行動了起來。

大年三十,湖北武漢發出求援信息,當天晚上,128名廣東醫療隊隊員就完成集結出發。

他們有些是從幾百公里外的老家趕回廣州,有的距離武漢比較近,就直接趕到武漢集合。

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從一院到六院,就派出500多人,被網友稱為“無敵中山醫”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全省只要是足夠優秀的醫務人員,都會被派到湖北。

截止2月15日,廣東省向湖北派出了2041名醫護人員,僅次於派出2497名醫療人員的江蘇省。

要知道, 截止2月19日24點,廣東省累計確診新冠肺炎1332例,是除了湖北省之外確診病例最多的省份。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廣東的常住人口高達1.1億,人口流動性更是為防疫增添了重重困難。

其實廣東的情況也很棘手,也需要醫護人員來抵禦疫情,但面對比我們困難得多的湖北同胞,廣東願意竭盡所能。

這就像一個老大哥,看著自家兄弟出事,哪怕自己也很困難,卻把自己全部家當拿了出來,一邊塞給對方一邊說:“你先用著,我再借點拿給你。”

鍾南山院士,長期在廣州工作、生活,2003年非典爆發,他說 “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

2020年,已經84歲的鐘院士,一邊勸大家“沒什麼事情不要去湖北”,自己卻坐著高鐵的餐車前往武漢實地考察。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派往湖北的廣東醫療隊裡,有一位97年的妹子,由於工作強度和壓力,臉上帶著厚厚的黑眼圈。

她說,自己偷偷瞞著家人來到了湖北,但家人前幾天還是知道了,“這是我22年來第一次看到爸爸哭”。

記者問她要不要對著鏡頭給家人報平安,她搖搖頭拒絕了,因為

“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

她的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卻只是擺了擺手,說了句對不起,然後轉身繼續去工作了。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支援荊州的廣東醫療隊,為了節省物資,護士們主動把在病房的工作時間從4小時延長到6小時。

至於廣東的企業,也拼命為湖北省捐錢捐物,根據《證券日報》的報導:

美的集團向湖北捐了1億元;

廣藥集團向湖北捐贈價值1200萬元的藥品、防護用品;

作為洗滌用品企業的廣州浪奇,向武漢緊急捐贈40000瓶含氯萬麗漂漬液;

農牧業集團溫氏股份向湖北捐贈首批30萬隻熟雞、2萬包雞湯,總價值1500萬元;

格力電器向武漢火神山、金銀潭等醫院捐贈了價值1500萬元的空調、空氣淨化器等產品,並組織人員全天候現場待命負責安裝……


截至2月9日上午12點,廣東各界累計捐贈款物24.9億元,現金22.8億元,物資直款2.1億元。

其中捐給湖北省的物資累計8.6億元,現金7.3億元。

醫療物資方面,廣東省已累計捐贈湖北口罩1409萬個,包括N95口罩51萬個,防護服18萬件,隔離服3萬件,護目鏡21萬個,醫用手套211萬雙。

無論是所捐的現金還是物資,都排在全國前列。

而廣東省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是除湖北外最多的,向湖北派出的醫護人員卻排在第二。

史書上,無數的讚譽之辭都給了廣東人:

"粵人不倒,華夏不傾"、 "天下不可一日無廣東"、"若道中華國亡,除非廣東人盡死"。

廣東人也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配得上這些讚譽。

他們鍾愛美食、熱愛生活,卻依然心懷民族大義;

他們務實為先,喜歡賺錢,也依然以天下興亡為己任。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疫情之下,廣東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從來“冇計較”(不計較)。

難怪有廣東網友開玩笑說:湖北的朋友不要害怕,我們賣腸粉養你,你們一定會好起來的,冇有使驚!(沒啥好怕的)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2.

不喊煽情式口號

廣東人就是這麼實際

根據《廣州日報》報道,廣東省第一批支援湖北一線的421位醫療隊員每人會獲贈1萬元補助金,隊員家屬會收到慰問金6000元。

深圳寶安區的一個社區,居民只要發現疑似病例,都獎勵1000元。

廣東不搞官僚主義,也不空談口號,從不玩什麼虛頭巴腦的東西,凡事都喜歡來點實際的。

廣東只會出臺各種措施,踏踏實實保障醫護人員和企業的利益,不能讓前線的醫護人員流淚。

無數普通人也挺身而出:

汕頭的一位阿姨,來到派出所,扔下1萬塊說要捐給湖北,然後轉身就走。

民警追出去,想退還這1萬塊,問她叫什麼名字,她只是說了句:“瓦無名,中國人!”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除此之外,還有全國人民非常惦記的一個問題——口罩短缺,廣東也在努力在解決這個難題。

廣東共有29家口罩生產企業,大年初一就有10家復工,到了大年初五更是復工了22家,大家一起開足馬力生產口罩。

這還不夠,不少廣東企業,原本的業務和口罩生產沒啥關係,紛紛轉改生產線,開始生產口罩和各類防護服。

生產汽車的廣汽、比亞迪;生產紙巾的潔柔……一大批廣東企業加快擴產轉產,不惜一切代價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

找不到工人,就去動員留校學生、青年志願者、義工等人幫忙;

沒有原材料,省政府就在全省甚至全國範圍幫忙協調;

沒有機器和生產線,技術人員就開動腦筋,把原本的產品質量檢測機改造成全自動口罩機……


物資生產出來了,要怎麼運過去?別怕,我們廣東還有南方航空。

目前南方航空已經運送了來自廣東、廣西、遼寧、吉林等1200名醫療人員、52.6噸醫療物資到武漢。

對於湖北人民、荊州人民,廣東可謂毫無保留——

錢給你,物資給你,醫生給你,我們後方的人還在加緊做口罩和防護服。

物資生產好了,你也不用擔心運不過去,我們還有航空公司負責運送。

物資從生產到運送,廣東人一力承擔;從人力物力到財力,廣東沒有一絲保留,全部送出去。

這就是低調務實卻飽含大愛的廣東人,我們不會說什麼漂亮話,反正就是埋頭苦幹,多為大家生產幾個口罩就是了!


疫情之下,我們都欠廣東一個熱搜

雖說疫情無情,卻看出了很多人的真情。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我們是廣東人,更是中國人,我們同樣渴望出一份力氣,發一份光熱!

強大又務實低調,這就是廣東人的樣子。有這樣的硬核的幫手,湖北人民有什麼困難跨不過去?


希望這一次,廣東人不再以“段子手”的身份被人認識,而是能被大家看到廣東的務實、強大和團結!

向“最美逆行者”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