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來了,遷徙的候鳥兒會不會成為病毒攜帶和傳染載體呢?

沒事兒閒逛


候鳥攜帶病毒這種情況在世界多地都有發現,如韓國忠清北道、加拿大東部兩省、瑞士等地都有候鳥攜帶病毒的報道。候鳥所攜帶的病毒一般為禽流感病毒。

侯鳥有群體遷徙的生活習慣,密切的接觸使它們很容易互相感染病毒。經過長期的生活經歷,倖存下來的候鳥體內產生了對病毒的抗體,或與病毒形成共生,便成了病毒的攜帶者。

候鳥遷徙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特點,而其可以跨國際、跨洲際的漫長遷徙,使其攜帶的病毒得以廣泛的傳播。候鳥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通過對所經過地域的麻雀、喜鵲、鴿子等留鳥的接觸,以及通過取食、飲水和排洩糞便而汙染所經過的環境中的水源土壤,造成對留鳥的感染。而這些留鳥一旦感染了極易變異的禽流感病毒,則會迅速在其群體間傳播,並很快在與之接觸的密集型飼養的家禽中爆發,同時傳播給與之接觸密切的人類。

有專家認為,2004年在亞洲國家爆發的禽流感就是海外候鳥攜帶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形成了跨區域的病毒傳播。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這次禽流感爆發的病毒為H 5N 1型甲型流感病毒或其變種。(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