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為何能引發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共鳴?

2月20日,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

致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他在信中從“信心”、“愛心”、“齊心”三方面,望大家以同舟之情,攜手走過崎嶇,引發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共鳴。

“見字如面”。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梅州社團總會主席梁亮勝讀完信,心中湧起一陣暖流。他說,香港和祖國內地,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駱主任‘信心、愛心、齊心’三大表述,是對我們過去戰勝非典的精闢總結,也是我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指導。”

這次疫情,梁亮勝的“兩個家鄉”———湖北和廣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他組織香港梅州社團總會各級政協委員,發動鄉親為家鄉抗疫捐資捐物,累計超過2000萬元。他本人不僅將兩家酒店無償提供給抗疫工作使用,更先後捐款300多萬元以及價值300多萬元的抗疫物資。“每懷故鄉土,欲與共艱榮”,在捐贈物資的紙箱上,他如此表露心聲。

“越是在艱難時刻,越要齊心協力。”梁亮勝說,和當年戰勝非典相比,香港在攜手內地抗疫上不缺“信心”、不缺“愛心”,但在“齊心”上明顯不及過去。疫情面前,還有政治勢力刻意製造隔閡與撕裂。“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要積極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團結香港市民,永遠和祖國站在一起。”

對於信中提到的“最振奮人心的消息”:被困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首批106名香港乘客順利抵達香港,其他滯留海外的市民也正在陸續返港,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深有體會。她說,面對疫情,連日來,香港民建聯從多方渠道,協助滯留在不同地方的香港市民。“之所以能取得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要感謝外交部、香港中聯辦等多方面的協助與努力。”

正如信中所說,一場疫情,凝聚起同舟共濟的深厚情意。疫情暴發以來,讓李慧瓊高興的是,她的很多香港朋友都積極捐款捐物,和國家一起抗擊疫情。曾任武漢市政協委員的她,一直十分關注疫情,並積極發動身邊的朋友幫助武漢。“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一定要和全國人民一起面對困難。相信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團結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李慧瓊說。

“信中傳達的‘信心’非常堅定。”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潮州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鬍劍江說,這份“信心”來源於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來自於14億中國人的齊心協力,也來自於中國的制度優勢。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各省市,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和社會秩序有條不紊,這展現了國家能力和制度優勢。

人心齊,泰山移。胡劍江說,“當前到了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香港有一些人還在為政治私利製造各種對立,終將被歷史遺棄!”當此特別之時,全體香港同胞都應該認識到:“沒有人可以是一個孤島,香港也不應該成為一座孤城”。

“珞珈山與獅子山,千山一脈;漢江水與香江水,萬水同源。”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厚立說,“香港與內地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應該共舟共濟,共克時艱。”疫情發生後,周厚立不僅積極為抗疫捐款,更主動購買口罩等物資,支援家鄉廣東汕頭和香港的抗疫工作,並將物資派發給香港基層市民。他表示,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他將繼續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凝聚香港社會共識,促進香港各界同心協力,早日戰勝疫情,早日恢復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屠海鳴看來,駱惠寧的信如同“一封家書”,信中提到的“信心”“愛心”“齊心”,讓他感同身受。危難時刻的“信心”,傳遞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力量;共克時艱的“愛心”,彰顯血濃於水、雪中送炭的真情;同舟共濟的“齊心”,寄託眾志成城,無堅不摧的期待。而對於信中“三個時刻”的提醒,屠海鳴說,這清晰地表明,在這非常時刻,內耗不可有,齊心才能贏。疫情面前,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這是對香港各界的提醒,也是對香港同胞的期待。”

記者:紀娟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