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頓映傑)“老張,你咋不吭聲,生病了嗎?”2月13日晚9點50多分,張家川縣運管局局長張全德回到家裡,老伴問他。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這是張全德回家最早的一次。

“拳拳之心,德行之於天下”老人給他起這個名字也基於此。  記者第一次認識張全德是在全縣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動中,而記憶深刻的是對他在抗疫一線的一次採訪。

2月14日,記者連線運管局辦公室,說張局長剛從卡點下來,於是記者帶好筆和紙,裝上相機急匆匆的趕著過去採訪,幾次採訪未果,都因張全德在一線不同的幾個監測點執勤。

記者的執著和張全德的日夜鏖戰兩者本沒有必然聯繫。但是聽說他在現場執勤過程中“連續昏倒兩次”對,是兩次,讓疫情面前的所有人對他多了敬重。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在辦公室記者看到了小憩的他,剛從一線執勤換下崗的張全德多了幾絲疲倦,工作人員叫醒了他,講起了自疫情開始以來的點滴……

“請帶好口罩、把車子停到一旁登記、監測……”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這是張全德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他用實際行動,以交通人的擔當和使命,譜寫了一名交通人敢於擔當、堅守一線的最美畫面。

早上七點出門,步行到單位,安排卡點換崗事宜,出發……工作簡捷,行動迅速,是一個交通人應有的本色。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1月24日,正在龍山鎮榆樹村老家歡度春節的張全德,在接到抗擊疫情緊急電話後,第一時間搭車趕到縣上參加會議。

疫情就是命令,布好交通卡點,守好交通防線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張全德深感責任重大。 全縣會議結束後,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要求,在縣交通運輸局黨組召開的緊急部署會議上,張全德請命,他擔負起了交通卡點佈防任務,立即組織全局幹部職工,迅速召開了誓師大會,因為他深知,運管工作職責在路上,把好交通要道關口直接關乎全縣抗擊疫情大局。

張全德感慨說,在這一行幹了好多年,習慣了早出晚歸,疫情形勢嚴峻,不上也得上。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結合交通路網情況,他當機立斷,將運管局50名幹部職工組建為6個小組,第一組人員堅守單位,第二組人員全面負責車站、城區進出卡口,另外把抽調的24名執法人員編入馬鹿、張棉、龍山、胡川4個交通檢查卡點,經過親自安排、親自督促、親自協調,運管局6組人員於1月27日上午全部布控到位,為全縣抗擊疫情真正築起了一道道交通線上的鐵壁長城。

守住交通卡點,事關全縣抗擊疫情大局。他在主動扛下任務後,考慮到交通卡點處在一線,防護工具僅有口罩,個別同志有顧慮、怕不安全,要履行交通卡點執法檢查任務,交通人不能單打獨鬥,針對這種情況,他在全面做好動員、鼓舞幹部職工的同時,迅速協調馬鹿、張棉、龍山、胡川4個鄉鎮政府及衛健、公安、交警、農牧等部門,聯合建立了4個交通綜合檢疫點,按照各自的職責,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擔負起進出車輛檢查、人員排查、消毒檢測、綜合執法的神聖職責,消除了執勤卡點人員的思想顧慮,讓他們真正感到了安全放心。

他告訴記者,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執法人員始終堅持24小時一線工作,累計登記車輛7600輛次,排查檢疫人數達15866人次。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疫情爆發期正值春運,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是民生大事,但疫情蔓延形勢嚴峻,他果斷作出決定,立即通知轄區內3家客運企業76輛班線客車、120輛出租汽車暫停營運,督促張川汽車站、亨運客運站對停運車輛加強管理,關閉站門,不得私自放行,不允許外來車輛進入站內,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疫病在客運服務行業傳染的風險。

他掐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下自己的行動軌跡,他說,除了正常的值班值守,縣上如果沒有緊急任務,我一般就會去龍山的馬河、胡川的張堡、馬鹿的長寧、張棉的隧道口這四個執勤卡點,把同事們換下來讓他們休息吃飯。

每次走到哪裡那裡就是臨時的家,和同事們一起吃飯。換崗後,最早也就是晚上12點左右。回家後會悄悄睡到沙發。

談到監測點吃飯問題時,他說,剛開始大家都在一起吃泡麵,執勤人數多,集中吃飯不方便,餐館又暫停營業。

像他一樣的交通人已經習慣了不回家、吃泡麵……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防控就是責任。張全德每天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交通卡點防控情況,收集信息後,他立即前往每個交通卡點查看情況,關心一線執勤人員飲食和住宿條件。如果執勤人員家裡有急事請假,他就去頂班守崗執勤。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腳步,只有每天到各個卡點檢查一遍,他才能松上一口氣,才能坐到車上或者趕到一處卡點吃上一口飯。

自疫情發生以來,他的一日三餐大多是“一杯開水、一包泡麵、一個餅子”,就連回家吃一口熱飯也成了一種奢望,每天回到家裡都是午夜時分,怕打擾家人,睡在沙發上,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已成為他的生活常態。

作為運管局局長,他除了值班值守,還需要統籌兼顧。

2月13日下午5時,因長時間勞累,張全德暈倒在胡川執勤卡點,幸虧運管人員王浩飛扶住,其他執勤人員一起幫忙送到卡點值班室,胡川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緊急救治,直至晚上8時許清醒過來,送回家中休息。

第二天凌晨,張全德仍然不忘工作,堅持到單位運送執勤人員,看著他“鐵青的臉龐、吃力的動作”,職工都勸他休息,但他依然堅持親自去龍山執勤卡點處理事務。

胡川衛生院院長馬國良面對記者採訪這樣說,全德最近太累了,在監測點組織我們臨時搭帳篷,生火,很敬業,幾乎每天都在一線跑。過度勞累加之患有高血壓,他身體扛不住當場暈倒在執勤點了……

執勤交通一線的“守路人”張全德

  站在一旁執勤的派出所長喜春林補充道,大家都很擔心他,一天吃飯沒個具體時間,就算是現場吊水的他也還是那句“不要緊”。

張全德堅信,這是一場阻擊戰,一場保衛戰,一場攻堅戰,我們運管局所有黨員幹部將與病毒鏖戰到底,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和所有人一樣,張全德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張家川縣交通人的擔當和使命。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防控必勝,這是一份執著和信念,亦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張家川縣交通人不僅在做人民群眾的“守路人”,更在做抗擊疫情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