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國六切換時間點肯定會延遲。”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文|賈天鈺、郭文靜

圖|來源網絡


2019年國五國六標準切換時的“大混亂”,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今年再次上演嗎?

在眾人的印象裡,或許國五切換國六標準的事早在去年就已經結束了,但事實可能並非這麼回事。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去年國五國六切換時,國家給了一個較低標準的PN限值,達到這個就可以算達標,但到今年7月1號,企業必須達到較高的那個PN限值,這兩個標準升級的非常多,想達到這個比較高的標準,不是簡單地升級一下現有發動機就行,很多發動機需要更換,這對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成本壓力。”某國內大型汽車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車壹條。

“現在一些市面上月銷過2萬的‘爆款’車型都達不到新的PN限值標準,全系更換新發動機,這個成本對企業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一位自主品牌人士表示。


僅三家日系車企可應對國六切換

上述企業人士提到的PN限值,正是2016年底生態環境部頒佈的《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以下簡稱“國六”)中,新增的一項排放標準。

PN限值,是指汽車尾氣排放的有害物質中固體懸浮微粒質量/顆粒數量,如PM2.5就屬於固體懸浮顆粒的範疇。由於國六較國五引入了PN限值,且國六b階段還在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的排放標準門檻上提升近50%,因此也被譽為史上最嚴排放標準,有專家認為,即使是在全球範圍內,國六標準也是最為嚴格的標準之一。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由於2019年起全國18個省市開始提前實施國六,廣州、天津、上海等地甚至提前5年一步到位國六b。考慮到中國汽車工業的實際情況,以及循序漸進推動標準實施的管理思路,因而,此前國家對輕型車PN限值的要求暫時放寬至6*10^12/km。

但實則根據國六標準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所有註冊登記的輕型車(乘用車)應符合國六a階段要求,其中,輕型車的PN限值需達到6*10^11/km。

“沒有疫情,車企升級到這個標準也不輕鬆,再加上突發的疫情,車企更是雪上加霜。”上述自主品牌人士稱。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目前大概只有三家日系準備充分,其他德系、美系等合資品牌以及自主品牌都很難。”據一位參與建言的人士透露,目前上汽、東風、一汽、長安等多家汽車企業,已就此事紛紛上書中汽協。

對此,日前中汽協表示,已向有關部門正式遞交了推遲全國範圍內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建議,但具體是否採納尚未有結論,正在持續跟進中。


國六切換或延期


“如果2020年7月1日全國範圍實施國六,企業庫存國五產品及零部件不得不大幅促銷處理,預計將給行業企業帶來數十億的損失。”一位不願具名的汽車行業專家告訴車壹條。

在生產端,從中汽協此前統計的數據來看,自疫情發生以來,因停產、復工延期等不利影響已導致212家零部件企業營收損失高達20億元人民幣。

由於零部件供應商的斷供,車企的生產、研發等工作不得不暫停。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同時,疫情使得企業產品認證和產品驗證工作幾乎陷入停滯狀態。車壹條從車企研發部門瞭解到,2019年大部分車企啟動了PN限值車型產品的驗證,疫情的襲擾,客觀上延長了企業產品驗證以及權威機構對產品認證的週期,後者將直接影響車企原計劃的新品切換。這意味著,部分車企在7月1日後將有可能再度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

在銷售端,突發的疫情在短期內幾乎給線下汽車銷售帶來了“毀滅性”打擊。據多位專家預測,2月份國內汽車銷量預計下滑超過80%,一季度預計下滑超過50%,對汽車銷售的影響或將持續至5月份。

車一時賣不出去不說,需要清理的庫存卻不少。車壹條從中汽協處瞭解到,截至2020年1月,汽車行業國五庫存車型約26萬輛,佔非提前實施國六地區的銷售比例約17%。國六庫存為314萬輛左右,其中有相當部分PN限值為6*10^12/km的車型。其中,某主流企業PN限值為6*10^12/km的車型庫存高達33萬輛,原計劃在2020年5月份之前完成庫存消化及新產品切換。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可見,想要如期將高企的庫存全部消化掉,並切換至符合標準的新車,幾乎不可能做到。若強制切換,意味著2019年首批國五切換國六時,車企揮淚大甩賣、經銷商體系遭受巨大沖擊的悲劇將再次上演。在市場進入存量競爭、盈利紛紛亮起紅燈和疫情的無情摧殘下,還有多少企業能夠承受得起這樣的連環打擊?

“國六切換時間點肯定會延遲。”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此外,多位專家及車企人士也都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推遲全國實施國六標準是穩增長的保護性政策。延緩實施新的排放標準不會減緩企業加速升級的速度,只是讓企業現有的庫存產品能夠得到有效的消化,防止經銷商因為低價甩賣而導致虧損巨大。”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受疫情影響國六切換或延期,僅三家日系品牌可“過關”?


眼下疫情當前,百廢待興,穩定發展、促進消費已成為首要任務。2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文章指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為鼓勵“國六”標準排量汽車消費,不久前佛山市已提出給予每輛車2000-5000元不等的補貼政策,鼓勵汽車消費。

而國六標準延遲切換並非是為落後找“藉口”。從環保減排、技術提升、落後產能淘汰以及市場競爭等角度來說,催促企業進步是好事。但沒有企業、產業經營秩序的恢復,不會有技術、標準的進步,眼下的當務之急應該是響應國務院的號召,讓汽車這個支柱產業儘快恢復運轉,支持企業儘快回到正常軌道。待產業恢復正常運轉過後,誰該被淘汰、誰會被淘汰自然有消費者用腳投票來決定,疫情不該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