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甘肅平涼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寒風


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臺--古靈臺(靈臺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臺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炙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臺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臺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莊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臺、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蹟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








藝術人生0828


比較有名氣的那就是崆峒山了,5A景區。再就是平涼和固原交界的六盤山景區了。屬於寧夏了。


天路6260


平涼現在去是最好的,天氣涼爽,適合避暑。可以去的景點有神州祭天第一臺――靈臺,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人類開元第一城――成紀。另外有云崖寺,龍泉寺,寺幽景美。


崆峒悟道


平涼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 處。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門票),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是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人類開元第一城——靜寧成紀文化城,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蘊涵著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秦皇祭天第一罈——華亭蓮花臺,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臺”而久負盛名。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莊浪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平涼好玩的地方推薦

崆峒山

崆峒山屬六盤山(門票)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門票)神韻。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雲崖寺

雲崖寺集石窟藝術與天然美景於一身,史載與崆峒山、麥積山(門票)齊名,位於海拔1402-2875米的關山之上,山崖懸空,層戀疊嶂,洛水凝碧,是天然的旅遊勝地。主峰分東、西、南、北四臺,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各有洞天,其中北臺由筆架山(門票)、棋盤峰、神仙桌等五峰彙集而成,與雲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觀太極”的圖畫,意趣盎然。西峙羅漢崖,起伏多變,壘壘怪石似羅漢排坐。極目四望,被翠色掩映的奇峰秀嶺如獅,如虎,如游龍,如鶴立,如兵士列陣,如高士對弈,維妙維肖,歷代遊人形象地稱為獅子嶺、金駝峰、屢牛望月、金龜飲水、行軍峰、棋盤峰等。

柳湖

在平涼市城區北郊。宋神宗時,蔡挺知渭州,“引暖泉為湖,環湖植柳,建避暑閣於其中,為柳湖之所由肇”。明嘉靖時,韓藩昭王佔為苑圃,築亭榭樓閣十多處。清乾隆時(1736—1795),闢“百泉書院”,後改為“高山書院”,增建石橋牌坊和南北學舍。同治十年(1871年)毀於兵燹,十二年陝甘總督左宗棠修復,更名“柳湖書院”。1958年闢為公園,新建花欄式門庭、噴水花壇和彩繪木牌樓,增設兒童遊樂場,並將古碑數通移於園內。進入園中,如入含靈蘊秀、蒼鬱翠雅之詩畫境界,最妙時在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隨風而起,飄灑紛揚,遊人被罩在如煙似霧之輕紗中,佳境妙趣,難以言表。昔日“平涼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於此。

莊浪梯田

莊浪梯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被譽為“梯田王國”的莊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其“山頂沙棘戴帽,山間梯田纏腰,埂壩牧草鎖邊,溝底穿鞋”的生態梯田綜合治理模式,將黃土高原精心描繪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風景畫。

龍隱寺

龍隱寺又稱“興教寺”,位於平涼市區西35公里的龍尾山腰。始建於漢唐時期。以後明、清、民國等各代均有擴建。先後開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築。

龍隱寺之名,來源於唐肅亨下塌寺內的傳說。相傳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李隆基倉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從嵬(圍)驛回軍北上,“通夜馳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烏氏驛,辛酉至平涼郡……”李亨曾在靈隱寺(門票)內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南)稱帝。因皇帝是人們心目中的“真龍天子”,而龍隱寺又是皇帝隱居過的地方,故“龍隱寺”之名沿稱於今。

王母宮山

王母宮山又稱回中山。在涇川縣城西0.5公里涇、芮二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傳為周穆王與西王母歡宴于山陽瑤池。臨行,對山愛不忍舍,一再回頭觀望,得名。

回山王母宮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以西1華里處的回山之上,景區內主要有王母宮、瑤池、回屋、石窟等四個景點。


平涼市宜人熱被窩總代


平涼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 處。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門票),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是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人類開元第一城——靜寧成紀文化城,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蘊涵著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秦皇祭天第一罈——華亭蓮花臺,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臺”而久負盛名。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莊浪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平涼好玩的地方推薦

崆峒山


崆峒山屬六盤山(門票)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門票)神韻。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雲崖寺

雲崖寺集石窟藝術與天然美景於一身,史載與崆峒山、麥積山(門票)齊名,位於海拔1402-2875米的關山之上,山崖懸空,層戀疊嶂,洛水凝碧,是天然的旅遊勝地。主峰分東、西、南、北四臺,其峰秀拔,其壁如削。各有洞天,其中北臺由筆架山(門票)、棋盤峰、神仙桌等五峰彙集而成,與雲崖主峰合成一幅“五老觀太極”的圖畫,意趣盎然。西峙羅漢崖,起伏多變,壘壘怪石似羅漢排坐。極目四望,被翠色掩映的奇峰秀嶺如獅,如虎,如游龍,如鶴立,如兵士列陣,如高士對弈,維妙維肖,歷代遊人形象地稱為獅子嶺、金駝峰、屢牛望月、金龜飲水、行軍峰、棋盤峰等。

柳湖

在平涼市城區北郊。宋神宗時,蔡挺知渭州,“引暖泉為湖,環湖植柳,建避暑閣於其中,為柳湖之所由肇”。明嘉靖時,韓藩昭王佔為苑圃,築亭榭樓閣十多處。清乾隆時(1736—1795),闢“百泉書院”,後改為“高山書院”,增建石橋牌坊和南北學舍。同治十年(1871年)毀於兵燹,十二年陝甘總督左宗棠修復,更名“柳湖書院”。1958年闢為公園,新建花欄式門庭、噴水花壇和彩繪木牌樓,增設兒童遊樂場,並將古碑數通移於園內。進入園中,如入含靈蘊秀、蒼鬱翠雅之詩畫境界,最妙時在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隨風而起,飄灑紛揚,遊人被罩在如煙似霧之輕紗中,佳境妙趣,難以言表。昔日“平涼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於此。

莊浪梯田

莊浪梯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被譽為“梯田王國”的莊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如詩如畫。其“山頂沙棘戴帽,山間梯田纏腰,埂壩牧草鎖邊,溝底穿鞋”的生態梯田綜合治理模式,將黃土高原精心描繪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風景畫。

龍隱寺

龍隱寺又稱“興教寺”,位於平涼市區西35公里的龍尾山腰。始建於漢唐時期。以後明、清、民國等各代均有擴建。先後開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築。

龍隱寺之名,來源於唐肅亨下塌寺內的傳說。相傳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玄宗李隆基倉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從嵬(圍)驛回軍北上,“通夜馳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烏氏驛,辛酉至平涼郡……”李亨曾在靈隱寺(門票)內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南)稱帝。因皇帝是人們心目中的“真龍天子”,而龍隱寺又是皇帝隱居過的地方,故“龍隱寺”之名沿稱於今。

王母宮山

王母宮山又稱回中山。在涇川縣城西0.5公里涇、芮二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傳為周穆王與西王母歡宴于山陽瑤池。臨行,對山愛不忍舍,一再回頭觀望,得名。

回山王母宮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以西1華里處的回山之上,景區內主要有王母宮、瑤池、回屋、石窟等四個景點。


黨哥威武


甘肅平涼,是我的家鄉,不管別人怎麼說,在我心裡,這裡都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平涼,甘肅省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2018年12月7日,2018魅力中國城十大魅力榜單發佈,平涼榮獲“年度魅力文旅扶貧城市”。

截至2018年8月,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5個縣、1縣級市即崆峒區、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莊浪縣、靜寧縣、華亭市。

說到平涼有什麼好玩的,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西周第一臺——古靈臺(靈臺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靈臺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臺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臺縣),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莊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崇信縣內)、蓮花臺、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蹟等,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回山王母宮: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成紀文化城: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史籍記載中“治平成紀”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古靈臺:古靈臺位於甘肅平涼市靈臺縣城內,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後,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築。

蓮花臺: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臺”而久負盛名,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莊浪縣梯田: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如果你也喜歡這裡,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我吧。










劉小白啊


平涼崆峒山國家5A級景區,平涼柳湖公園也是避暑散心的好選擇,平涼涇川的王母宮也值得一遊


卡薩的陽光


平涼崆峒山山美風景也不錯了


郜斌旺


關於家鄉的一切動態,本人非常關注,也很支持!


苦行者77270607


柳樹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