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这是一篇有关格局的文章。


01、节省真的是好事吗?未必!

以前写数学题用草稿纸的时候,你会不会一直用一张纸,直到写的没空隙了再换一张?

你会不会觉得一张纸留白太多很浪费?

其实,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让你不容易找到运算的错误。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曾经在中关村与一位名叫张先生的人经常合作,那时张先生是中关村的大佬,很有钱。

吴军帮他在手底下写软件,张先生给他挣高薪,还送了他一台计算机,那个年代的计算机还是挺值钱的。

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吴军看到销售合同很繁琐,而且每个条款的留白很多,便觉得太浪费纸了。

于是便帮忙压缩了一下,顿时省了很多纸,为公司解决了一些成本费用。

“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但张先生知道后,找到吴军并严肃的告诉他不要这么做:

<strong>“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我们难道还差这几个纸钱吗?没人会在乎这点纸张费用,对方也许还会觉得你不够大气。”

<strong>“你应该关注更大的东西,而不是整天为了省几个钱花费这些心思。”

吴军也在张先生的训导中明白了很多道理。

的确,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想法:<strong>既把事情做好,又不想付出太多的成本。

但其实这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本末倒置。

成大事者应该不为这些蝇头小利而费心,张先生之所以会那么有钱,是因为他的格局远在一般人之上。

02、不要再用“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来骗自己了。

不过,我们也经常在生活中听到这样的话。

“今天天气不错,我出去玩会,就不读书了,明天补回来。”

“我都已经坚持锻炼了7天了,今天就休息一天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老板交代的PPT下周才要,还早着呢,哥们几个今晚去烤肉摊喝点,解解闷。”

“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对比一下吴军老师的那个例子,我们会发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既可以教导他人,又可以给偷懒找借口。

吴军的例子告诉我们不应该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太注重细节,但是这些偷懒的时候也可以用不拘小节来做自己的挡箭牌。

但是,当我们细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吴军压缩节省的是纸张,是一个用钱能买到的东西;但偷懒不去读书、锻炼、写工作汇报,则是精神层面的惰性。

<strong>你可以在金钱上面适当大度一些,这叫不拘小节;但如果对自己身体、职业生涯不拘小节的话,日子也许会越来越惨。到时候升职加薪跟你无缘,身体健康也许还会离你而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03、永远要明白:你的财富,永远与你的格局划着等号。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拆二代和中彩票的幸运者,很多人都说他们这辈子不用愁了,但是在几年内败光财富又回到贫穷的案例也数不胜数。

归其原因,就是简单的四个字:德不配位。

①人生不要过于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在今日头条写作的作者都知道,在过原创后,我们就很青睐阅读流量和青云计划的奖励。

这也就导致我们每次写完文章后,过不了多久就要打开电脑、手机看看自己的推荐量上万了吗,阅读量有多少;或是心里想着青云到底能不能中呢,怎么审核了好几个小时还没结果呢。

<strong>这种心态有两个很大的问题:会让创作者们只输出不输入、产生大量低质量作品。

由于广告费和青云奖金的刺激,我们很多人每天都沉浸在功利性的写作当中。结果就是不光写作水平停滞不前,还会产出很多低质量内容。不仅对作者百害无一利,还浪费了许多读者时间。

而且,很多人在看到自己青云计划落选后,会十分的失落,感觉自己花了几天写的文章,却被无情的pass掉了。

<strong>其实应该明白,你多中一篇青云,不过是多300块钱,对你的生活产生不了任何的重大影响。

不要太在乎这点小利益,眼光要放长远。只有通过读书、学习和积累经验,持续产生优质的内容才是写作提升自己的王道。

如果贪图着一天发4、5篇文章,只不过是多写了一些没用的废话。

②远离消耗你的人,找寻自己的“精神导师”,才能提高格局。

“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你身边都是那些隔三差五问你借钱、吃饭喝酒聊着如何把妹赌博的人。那你就要小心了,最好赶紧离他们远点。

要记住,如果遇到消耗你的那些人,除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外,能不联系就不联系。这种东西可是会传染的,你以为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结果到头来很可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最好是可以找一个自己的精神导师,也就是自己的贵人。也许你会说,我一个上班赚工资的平民百姓,怎么可能认识那些有钱有权的厉害人物,我身边是没有贵人的。

但其实是你的想法错了,这都是你自身的心态映射。<strong>你以一个人为楷模,你就会看他哪都好,就会学习他可取的地方,他便就成了你的贵人。

于是你便会发现生活处处有导师,不光是生活中,历史里你也能发现,例如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你从他们的相关书籍中就可以找到人生方向的答案。

③多任务工作也是格局不高的表现。

“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我曾听到很多商业人士说,必须具备处理多任务的本事,才能在职场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所谓的多任务应该就是类似于同时制作Excel表格和检查电子邮件、处理文档之类的工作。

但你会发现,不论同时处理几件事情,你的目标始终停留在一件事情上。

日本的著名医学博士西多昌规就一直在反对多任务工作,他认为你可以同时听音乐、喝咖啡,但你无法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即使你做到了,你的效率也是极低的。

<strong>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心理学有这样一个名词“极限容量”,说的就是不论我们多努力,多有技巧,也不会永不止境地专注下去。人脑本来就无法执行高难度的多任务工作。

所以说,不要多任务进行。

“一份动辄上百万的合同,还差这几个纸钱吗”:不要做低成本节省

04、结语:

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微言大义的话:

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你的格局就是你的思想,它将决定你的财富和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