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的人,真的是學歷越高越好嗎?

lienlien


很多人還停留在學歷高沒用,讀死書!?

對於醫學來說學歷越高越好!為何?!

就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本科普通二本針灸推拿專業,研究生也不是什麼名校(同樣為針灸推拿專業,針灸方向!),在讀碩士階段就分方向了。也就意味著你的主攻方向很明確了,也就是說,以後你要從事的工作就是當針灸醫生。

很多人都覺得高學歷的人沒有臨床經驗,這完全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現在國家的臨床碩士培養的方法,要求碩士階段和規培並軌。以我自身為例,我在讀研者三年期間裡。上課的時間沒有超過三個月。也就是說前三個月把課程上完,然後直接就投入臨床的。規培滿33個月,要求規培內科系統輪轉滿一年,本專業9-12個月不等,還有影響,功能科等等,一共33個月,最後規培考試,寫論文。期間還不斷地看書,學習經典,不懂就問導師。

本科和碩士。就我自己而言,對於疾病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以前本科畢業的時候感覺會進針,會找準穴位啊,就以為自己會看病呢。殊不知在這讀研的三年之中,由於跟著導師的學習。在老師的教導以及老師的臨床思路學習中拓寬眼界,積累了不少針灸方面的經驗。所以在上班時候遇到針灸病人也比較有信心。

至於說經驗,是好東西也是不好的,有時候光憑經驗看病,不與時俱進的話,也容易誤診!


針道至簡


我是小影大夫。學醫,確實要越高學歷越好。我帶的一個實習生,上個月私下問我,說家裡縣城醫院招人,家裡人希望他可以留在那裡工作,但是他又考了研究生,預估的分數還可以。家裡人希望他能儘快工作,先有一份工作,以後再考慮繼續深造。而他自己就希望能繼續讀研究生。

他問我,怎麼辦,很矛盾。我說,不用矛盾,考上了研究生就去讀。三年後讀出來,選擇機會比現在多多了。工作了想再出來讀,就很難了。


本科的醫學書,每一本都要看好幾遍才敢去考試。內外婦兒更是看了又看。

現在工作,除非一輩子呆在這個醫院,如果想向更好的醫院發展,研究生學歷是一個基本的門檻,那時候就會很後悔自己怎麼沒有研究生學歷,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去讀一個研究生。無論你工作了經驗有多豐富,有些醫院就不看,唯一看的是有沒有研究生學歷。

很多同學說現在難得有一份工作,三年後讀了研究生出來,研究生也很多,工作更難找怎麼辦。這個問題不用擔心,因為讀完出來,可以選擇的醫院比這個多多了。

現在很多醫院高薪聘請高學歷人才,百萬年薪聘請博士,博士後,還有安家費,都供不應求,小一點的三甲醫院根本沒有博士去。所以學歷高非常吃香。


我們普通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是,學歷高就一定臨床水平很高嗎?不一定。有些剛畢業的博士確實比不上工作了好幾年的本科生。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剛畢業的也會變成有經驗的醫生。所以,醫院還是非常想要高學歷的人。

醫學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學科,一旦踏入這個大門,就需要終生學習,學到老考到老。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更好的服務患者。如果只想回到自己的家長的小醫院踏踏實實的幹一輩子,一個本科生或者專科就可以了。不然的話,建議繼續讀研究生,讀博士。哈哈,讀出來,學醫的人都晚婚晚育。。。。


小影大夫


你好,我是一名醫學院校的老師。以我的親身體會,學醫,學歷越高越好。且不說學歷教育對人綜合素質的提高,我只是分享一個身邊的小故事吧。這個故事我在課堂上給學生講過很多次。

在一次會議的茶歇時間,某知名教授(臨床型)身邊圍繞了很多青年老師和學生,其中一個年輕老師,來自某知名寺廟所在地,就講起了自己家鄉的故事。在抗日戰爭期間,有武僧投身救國,上了前線再沒回來,他的徒弟當年還只是一個小沙彌,也因此一直不能正式受戒,做了一輩子默默無聞的沙彌。也許青年教師的本意只是講一點奇聞軼事,但是站在人群中央的知名教授沉吟片刻:“(做沙彌,不能成為和尚)也就是碩士畢業,對吧。”

霎時間,人群一陣靜默。青年教師們還好,都有博士學位傍身;尚未拿到博士學位的在讀博士,還有一些碩士小朋友,無不冷汗涔涔,下定決心要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不然在自己敬仰的大佬面前,就是掃地的小沙彌。

這個故事略顯殘酷,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在醫療行業,博士畢業是入門門檻;沒有博士學位,想在臨床幹出一番事業,很難很難;尤其是現在,80後90後即將成為行業新主力,平均學歷水漲船高,博士在醫生群體中真的不是稀缺資源,只是入行門檻。

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你。祝醫學生們,早日學成。


喝奶茶不長胖


學歷高低與臨床實踐關係不大,很多名醫,技術過硬,學歷一般。書呆子學歷再高,發揮不出來。不如善辨靈活的醫才,醫學是一門不是什麼人都可砧研的學問!!我徒弟學者,有診所醫師,大學生,初中生,但初中生徒弟對醫學最有靈感,而且思維怪疑敏感。相比大學徒弟書呆子氣,不會靈活貫通。醫師只能說當年買了個證,書醫一個,滿腦子是錢,只想立杆見影,而不考慮後果,醫者仁心的沒有。這是親身體會,醫才難得,要會讀書,不是讀課文??


天馬怪聖


首先給結論:是的,學歷越高越好。近期恰逢各大高校雙選會,我也去某著名985醫學高校會場逛了逛,說說自己體會。

本次只討論本碩博這三個層次,專科因不瞭解,暫不討論,沒有歧視的意思。

當天現場大致有450家展位。從層次上劃分,涵蓋了縣級醫院二甲醫院到省級大型三甲醫院。從類別上劃分,也包括了部分醫藥公司,生物公司。從地域上劃分,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均有涉及。

本科

基本只能到普通縣級二甲醫院。縣級的三甲醫院(如果有)是幾乎沒機會的。一些普通學校的校醫院也是一個出路。而絕大多數醫藥公司,對學歷倒是沒有太高要求,大多本科即可。但醫藥公司的科研崗還是需要碩士及以上學歷。(此時不分地域)

碩士

已經成為三甲醫院的基本門檻。縣級三甲醫院起步即是碩士。絕大多數市級醫院,包括三甲,三乙,甚至二甲,都需要碩士(東部沿海地區,幾乎未見單位招收本科生)。部分省級醫院還招碩士,但競爭壓力非常大。此時就體現出某些專業的優勢來,比如兒科、麻醉這類人才緊缺科室,在多數省級醫院,碩士仍然有機會。

博士

博士普遍是省級醫院的准入門檻。當然不排除某些發達地區的市級三甲醫院也有此要求。在擇業上,博士是有較大優勢的。如果不挑,保一個省級醫院問題不大。主要難點在於是否是大型省級三甲,如著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之類。而多數名校附屬醫院,往往有附加條件,如本科要為985,211,或者雙一流高校;博士階段要發高分文章;博士要是名校畢業等等。地域也是重要因素。在欠發達地區,普通博士幾乎都沒問題。但東部沿海地區,博士的要求往往較高。而如果是市級三甲的話,多數醫院可以以人才引進。會配套不少福利。

總結

學歷已經成為求職時的敲門磚。學歷越高,擇業越容易已經成為一個事實。甚至前段時間有新聞傳出,某縣級三甲醫院為引進人才,開出博士240萬,碩士40萬的待遇。但仍然應者寥寥。為啥?地域以及層次較低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高學歷的重要性。有人會問,經驗不重要嗎?是的,經驗對於醫生尤為重要。但求職時,你是無法展示自己的經驗的,而學歷則是白紙黑字的硬通貨。且學歷也可以證明你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即便現在經驗不足,但未來你可以更快的學會一些臨床技能。

個人體會

我周邊的那些同學朋友的最終就業情況,與我上述情況基本吻合。本科就到普通縣級醫院,碩士就到市級醫院,博士就到省級醫院。幾乎沒有跨界。倒是也有碩士到醫藥公司的。

所以,如果希望從醫,那就好好努力吧。一直往上讀,讀到沒法再讀為止!


常吃奧利奧


學醫的人,毫無疑問,確實是學歷越高越高。因為醫學屬於尖端學科。知識面廣,而且複雜,所以需要高學歷的人去研究,本科生出來學醫。臨床醫學只能學個皮毛。醫學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不見現在本科生出來。到醫院去實習。老大夫發現本科生什麼都不會。學的很不紮實。很淺。正是因為這樣,國家從2015年起,開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這都是發達國家走出來的成功經驗,像人家發達國家學習。2015年以前,我們國家培養的本科生出來。直接進入醫院。根本不經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這個過度,所以造成臨床醫師水平層差不齊。為什麼都說人家協和醫院好。醫生水平高,因為協和一直堅持美國醫學制度,博士畢業必須到協和醫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像美國學醫更是優中選優。本科畢業才能進入醫學院,出來都是

博士學位,就沒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醫學都是本科出來報考醫學院。4年出來就是博士學位。


好醫生2792


首先要看是學中醫還是學西醫。如果學中醫,就要求文科學歷高,具有讀古典的能力。理科成績差一些不要緊。

中醫要從古書,古人,古方中挖掘秘方,不需要創新研究,只要能夠看懂古典書籍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學西醫,就要求理科學歷高,文科成績差一點不要緊。

西醫是以數理化理論為基礎的現代醫學,沒有很好的理科成績就很難學好,日後也不能從事醫學研究和創新。


紅色土地640


學醫的人,是學歷越高越好。

醫院的等級,分一級,二級、三級,而每一級醫院又可分為甲、乙、丙三等。三級醫院,主要是縣、市級醫院、二級醫院主要是市級醫院、縣級醫院;三級醫院一般為縣級醫院、鄉鎮醫院;

雖然學醫熱高潮一直在,且各高校的醫院專業分數都很高,但是醫學專業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的,尤其是三甲醫院普遍飽和。所以就目前的就業情況而言,比較好的三甲醫院幾乎都要求博士畢業。普通三甲、二甲也是碩士起步。而本科醫學生,只能選擇地級市、縣級醫院就業。

其次,目前醫學生的就業有一個集中趨勢,就是南方比北方好就業,二、三線城市對人才求賢若渴,而更多人還是選擇在大城市求得一席之地。所以,雖然總體來說社會對醫學生的學歷要求在是越來越高,但是就社會的就業趨勢而言,各地差別還是有的。


小張老師126


這個問題是否應該這樣說比較現實。

首先,對學醫專業的畢業生尋找工作來說,是學歷越高,選擇的單位就越有優越性,被招收的基於就越大。高學歷,幾乎可以自行挑選工作單位。也就是說,高學歷,是敲開入職單位最有力的敲門磚。

其次,高學歷,並不等於高水平。當一個人跨入醫院大門之後,一切都是從基礎開始。特別是在醫院內部,沒有人去看重學歷,而是看誰在臨床能解決問題。也就是說,誰的醫療水平高,這是醫院內部和患者最為看重的。有許多雖然學歷很高,有點甚至著書立說,但實際臨床水平卻不高,醫院只好對其做出工作調整,遠離臨床一線。

第三,一個好的醫生,必須不斷的終生學習提高,需要經過多年的的臨床實踐,帶著臨床問題,再到上一級知名醫院進修學習,直至出國深造,如此反覆,才能成才。那些有名望的醫療專家,幾乎都是經歷了這樣的階段和過程。那些有了高學歷就以為有了高水平,這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


風雲使者10


幹任何事高學歷都是佔優勢的,當然主觀努力也很重要。自古以來研究中醫的都是學者,真正的名醫業師都非泛泛之流,真的,都有椐可證。現在從事中醫科班出身學歷也不低,因為行醫是神聖的職業,需要全面的知識,說真的入這行真的不簡單,不是誰想入就能入,這可是人命歸天的大事!絕不是草腳醫生口中所說那樣簡單,憑著幾張偏方就能走遍天下,如果你真想學醫,又沒有基礎,難度肯定很大!汪老是章太炎的學生,他的醫書很多,若摺合重量計算至少在300斤開外,令人望而生畏!你需有克苦的準備,這不是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