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去年秋季,年輕人特別喜歡看一部劇,名字叫《慶餘年》。男主角因為肌無力癱在床上很多年,這個過程中他只能看書,背詩詞,古往今來所有的詩詞他都銘記於心,甚至能默背出《紅樓夢》。帶著這麼一項特殊技能,他在死亡之後到了慶國變成嬰兒範閒,成年後寫下《登高》七言絕句,名震京都。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與這首詩不相符的是劇中的字,長這樣,反差萌讓人爆笑。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瞬間引起熱議

迫於輿論的衝擊,演員張若昀再次發文澄清:劇中的字並非他所寫,而是字替寫的字。並曬出了自己的書法作品,不經意的締造了另一種“幽默的證據”,掩不住一絲絲的尷尬,因為他自己的字,真心不是很漂亮,自己也勵稱要努力練好字!可見無論什麼時候,字都是一個人的門面,尤其是作為一個偶像,最好還是給自己的影迷粉絲們樹立好的榜樣,讓他們崇拜的心服口服!寫一手好字,對於學生來說,這是考試必要的加分項,對於在職人士的發展來講,這是一份職場技能的加持;對於個人成長來講,書法功底好的人自律性也一定很強,在個人氣質上也會變得更加沉穩、優雅。因此提高書寫能力對於人的一生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張若昀亮出了自己的字,以正清白。

劇裡還有一幕,文學大家人設的莊墨韓誣陷範閒所寫的《登高》為抄襲之作,為證清白,範閒在朝堂上當場背詩百首,猶如“詩仙下凡”,驚呆一眾朝臣。

範閒裝醉背詩三百,可以說貢獻出了整劇最經典的名場面。在長達四分多鐘的鏡頭裡,作為現代人的範閒佯裝醉酒吟(背)詩,豪放不羈,全程穿插了38首古詩,從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到蘇軾的“把酒問青天”,最後到“我醉欲眠卿且去”。這一大氣磅礴的場面讓大家又勾起所有人對古詩詞的熱愛。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梅花/梅》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別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佳人》

唐·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夢遊天姥吟留別》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這一次,範閒讓人代寫了這些詩詞,可以說詩詞美字也美,很完美。讀書,練字,背詩詞,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酒入豪腸,繡口半吐,向來詩酒不分家,古代的“詩”與“酒”總是相伴相生,交相輝映。看了這麼多,範閒這個人設,就差一手好字,才能真正擔起“詩仙”這個名號!有酒伴友的時候,真的離不開那手字。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中國漢字,歷史悠久,絢麗多彩,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越來越不可替代地成為中化民族的象徵。學習書法,寫好中國字,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就更應該讓他們開始練字,瞭解中國漢字的特點、功能和造型藝術,熟練掌握寫字技能,讓他們從一開始接觸代表中華文明的漢字時,就感受到形象生動的中國書法藝術之美。

《慶餘年》一出,杜甫“登高”火了,劇裡劇外就差一副好字相配

所謂“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是心靈的藝術,是性格和氣質的流露,是人格與人性的展現,規範孩子的書寫,不僅有利於提升自身的素質,還能讓孩子在書寫中豐富自己的學識,中國書法藝術出神入化的線條和千變萬化的空間組合,生動地表現了我們民族的智慧、性情和精神勢態,因此從小落實書寫教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鑑賞能力,還能提升孩子的藝術修養,培育中國人應有的基本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