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病毒必須要找到宿主?

平淡是真8198


何謂宿主?

所謂宿主,就是病毒或者寄生蟲的容身之處,也就是它們找到一個能夠生存繁殖的地方。

病毒要找的地方就是生物活著的細胞,它們把這個當做自己入住的房子,這個房子的主人就是宿主囉。

但病毒入住房屋,既不像入住賓館那樣登記付款,也不徵得主人同意,有點像鬼子進村,強行霸佔。

宿主就是被病毒入侵的受害者。

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類都可以做病毒的宿主,包括細菌。

這些病毒到了宿主的細胞裡,不但不付房租,還要宿主好吃好喝的供養者,它們吃完了一房子的東西,養大了一大幫子子孫孫,房子利用完了,就把房子也拆了,子子孫孫蜂擁而出,又禍害其他的房子。

這個“房子”就是宿主的細胞。

宿主們覺得很冤枉:俺們養活了你們,你們怎麼還要破壞俺的機體,殺死俺呢?

病毒們也覺得很冤枉:俺們又沒想殺死你們,殺死你們俺有什麼好處?就沒有藏身之地了,沒找到其他的宿主俺就沒法活了。俺們只是想活著,傳宗接代而已。

不知道大家看了病毒和宿主上述對話,對病毒和宿主的角色定位清楚了不?

病毒沒有找到宿主,就無法活命。

在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基本都是由細胞組成。

細胞有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就是有成型細胞核,而原核細胞則沒有成型細胞核。自然界所有生物幾乎都由這兩類細胞組成,但病毒卻是個例外。

病毒沒有細胞,實際上只形成了細胞裡面的一段DNA或者RNA,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也沒有酶系統,是似是而非的生命形態。

這種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物質,沒有進入宿主細胞前,無法通過外界刺激獲取食物,也無法自我繁衍,不吃不動就像個死物,看起來就是個大分子。

但這一切都是假象、裝死,一旦遇到合適的宿主,它們就“甦醒”過來,開始利用宿主細胞裡的營養物質,複製裝配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病毒就必須找到宿主,才能夠成為一個“活著”的東西。

病毒“活命”的辦法是:進入宿主細胞後,立即釋放出自己的遺傳物質RNA,通過轉錄酶的作用,讓自己的RNA轉錄到細胞的DNA中,這樣就相當於綁架了DNA,強制DNA指導蛋白質生產,並命令這些蛋白質組裝成自己的遺傳物質,達到繁衍的目的。

病毒在細胞中這種轉錄裝配速度很快,1個小時能夠複製1000多次。當最開始感染的那個細胞充滿了病毒時,病毒就釋放出溶解酶,將這個細胞溶解,釋放出的病毒就快速的感染其他健康細胞。

這個過程就是宿主感染病毒後的潛伏期,當病毒破壞了大量細胞,繁殖出足夠大量的病毒時,宿主就會生病了。而病毒還在不斷的繁衍自己,最終佔據了宿主整個身體主要部件,殺死宿主。

現在知道病毒為啥一定要找到宿主了吧?

殺死宿主是病毒和宿主雙輸的結果。

宿主死了,病毒也沒法活。因此,病毒並不想與宿主同歸於盡,只不過它們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導致了這種雙輸的結果。

有些病毒就能夠與宿主共生。在人的血液中可以檢測到數十種病毒,長期在人的細胞中生存,而人不會患病。如鉅細胞病毒、愛潑斯坦 - 巴爾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指環病毒,乳頭狀瘤病毒、細小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人類T淋巴細胞病毒等等。

這些病毒屬於“聰明”的病毒,長期生存在“舒適”的環境中,繁殖不快,使宿主難以覺察,兩全其美。

但這並不是說這些病毒有多好的“心腸”,一有時機,它們還是會露出凶神惡煞的本來面目~當一個人抵抗力下降時,就大量繁殖,使人致病致死。

在宿主體內,有抵抗病毒入侵的軍隊~免疫系統。

這種免疫能力在很遠古的時候就已經進化出來了。

其實這也是拜病毒所賜,由於病毒的入侵,干擾了宿主遺傳物質與內生環境的穩定,就促使宿主為了保護自己產生變異,這樣漸漸就形成了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主要通過識別抗原分子有別於自身抗原的三維立體結構,來清除病毒顆粒以及有病毒抗原膜表達的感染細胞。

但這些免疫系統,沒有進入細胞內識別外來核酸序列的能力,這樣病毒就能夠在細胞中長期駐留。儘管如此,免疫系統還是一定程度能夠抑制子病毒擴散,把病毒限定在一定範圍,保護宿主遺傳物質和特徵在一定時間內的穩定。

然而病毒的求生慾望強大得超乎人們想象,它們會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一個技能,就是變異。病毒之所以變異快,以其遺傳特性有關。

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這種單鏈條結構使病毒在自我複製時,沒有糾錯環節,這樣複製過程中就會錯誤百出,而這些錯誤反而陰差陽錯的成為了病毒變異快的特性,也是病毒生存的最大能力。

新冠狀病毒就是這樣,它們開始需要經過中間宿主才能夠感染人類,很快就變異出了人傳人的能力,這樣其感染傳播能力就大大加強了。

病毒的變異導致了宿主防疫系統的紊亂、崩潰,還會導致過度反應,形成寧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局面,這樣防疫系統也成為了病毒的幫兇,好心辦了壞事,把自己的主人殺死了。

現在世界上的病毒數都數不清,一些研究認為,病毒很可能有上億種。

已知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植物、苔蘚、蘑菇和褐藻等寄生病毒就有170多萬種,哺乳動物為宿主的病毒有32萬種,以人類為宿主的病毒已知的也有數千種。

幸好絕大多數病毒對人並無大礙,有許多病毒可以與人共生,真正置人於死地的只是極少的那麼幾十種。有人危害人類最大的10大病毒為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毒、肝炎病毒、登革熱病毒、SARS冠狀病毒、瓦爾堡病毒、西尼羅河病毒等。

但病毒總歸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一大競爭對手,許多科幻影視對病毒的描述十分令人恐怖,如《生化危機》中的描述,滅絕人類的最終會是病毒嗎?

作為病毒的宿主之一,人類與病毒的鬥爭將是長期的,最終鹿死誰手,尚待未來分曉。

<strong>


時空通訊


生物進化是在大自然環境下默默的前行,同時都是在完善自身的不足和新問題的發現,以此在大自然環境的變遷中能夠更好更健康的生存下來。所以我們生物進化的過程其實大自然也在發生變化。也由於大自然的變化才為生物進化提供了依據和橋樑,如果生物不隨著大自然而前行就會被淘汰出局。

一切都是在維繫的平衡中發展,但是作為我們生物進化中的個體,並非真正能夠適應大自然的變化而提高自身的能力。而在大自然進化過程中最脆弱的便是微型生命體,諸如細菌,真菌,病毒等等。由此他們要適應自然的變遷就要更快速的來適應新的環境,並且比較大生命體提前進入進化並且提前完成。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發現病毒的時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研究出可以抑制的疫苗。同時我們大型的生命體由於自身的惰性思維,使得容易與自然的節奏脫節。在脫節的過程中就會成為病毒發酵的載體,以此為溫床來進化出更適應自然環境的病毒生命。這就叫做新老更替,既然宿主不能自食其力也不能提高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那麼已經進入了大自然的淘汰名單,進而由新生比較有活力的生命來取代。

以上幾點也說明了我們需要不斷的推陳出新來提高自己每個領域的進展。身體健康是生物進化的基本保障,如果我們連自己的身體健康都不在乎的時候,下一個淘汰的就是我們,不是病毒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的選擇為病毒提供了生存的進化的空間。

個體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有限的空間裡為了生存和繁衍儘可能的攫取資源是一種必然,還有一種叫群體無意識也叫羊群效應,動物和人類社會都存在這種現象,一花一世界,宿主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對於世界本身他們是沒有感覺的,因為微觀和宏觀的尺度不一樣,他們活著的意義就是儘可能多的繁衍傳播,宿主是誰他們的理解跟我們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幾乎是一樣的,我們大多數人或者會管地球環境的承載力嗎?

要知道的我們的大腦占身體的比重是所有生物中最大的,是目前為止所有動物中唯一具有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一種,我們都做不到的更何況那些連細胞膜都沒有的RNA呢,動物細菌的遺傳物質DNA是必須被細胞膜覆蓋。

你要相信這點,病毒要進去宿主,首先要攻破宿主防禦,然後進去繁殖,當繁殖消耗的能量大於宿主供給,他就想自己操控。但宿主也會拼命抵抗,宿主贏了病毒死,病毒贏了宿主也無法承擔。所以也得死亡!寄生蟲就不一樣,他只求共生,說簡易點就是好吃懶住,一動不動就有現成吃。除非他不要宿主了,否則就是宿主死亡之時!


鄉下仔啊輝


病毒需要從宿主處獲得生存的養分,病毒會感染宿主細胞。一旦感染其中一個細胞,就會在這個細胞內複製,產生成千上萬的病毒。於是,細胞被破壞後,這些病毒從細胞內釋放出來,繼續感染其他宿主細胞。最後,整個宿主細胞群體全被感染,並被破壞或死亡。

所以,為了防止被病毒感染,要麼隔離病毒,要麼對病毒進行改造,使之不能感染。


帶著肉肉Qu旅行


個人認為!為什麼要找到宿主!就是研究病毒為什麼在宿主身體裡存在!宿主沒有被病毒侵害!甚至沒有死亡!而人類吃了此動物帶病毒的肉!會導致人被病毒侵害!並且導致人傳染人!直至無藥可用而死亡。找到了動物宿主!科研人員就可以研究宿主身體裡的病毒抗體!根據動物病毒抗體進而研究病毒疫苗。


無量君子


請教一個問題,病毒傳染老聽說是動物先傳染人,然後又是人傳染人。倒過來說,人先傳染動物,然後動物傳染動物。冒昧的說是不是動物數量比人多,容易自我傳染,然後再傳給人的。人不能太閒,容易出事,人不能吃得太飽,魚翅燕窩,山珍海味吃遍了,熊掌鹿也嘗過了,就開始普通人連名字都叫不來的動物吃,來弦耀自己的身價,給國內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恬不知恥,千夫所指。遺臭人間。罪莫大矣!一


靜謐59571671靜謐


通俗來講,病毒必須要找到適合它生存的地方,它才能存活下來,否則他就會滅亡,如果我們不給他生存的空間,它就會自然消失掉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把他當做一隻毒蟲一樣,設法找到他,然後將其殲滅,後面就沒有他生存的空間了,就會消失吧


橫店挖機哥


我個人認為是,病毒在宿主身上是因為宿主對病毒已經產生抗體,我們找到宿主就可以從中尋找抗體基因來研究人類需要對病毒的抗體,第二越早找到宿主也能知道病毒是如何傳染的,我們可以找到防範的作用,所以對一個新病毒來說找到宿主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很清楚的認清此類病毒的威脅性


知實趣


為什麼病毒必須要找到宿主,按我這個門外漢,普通人的理解,就如同警察👮抓賊一樣,只有找到小偷的住處,老窩住的地方,才能方便抓住小偷,從而達到一網打盡的效果。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沒有科學依據。


老司機74501


因為病毒在一些生物體內是有抗體的,在他們的身體內是不會發生感染的,但是經過中間宿主的傳播,中間宿主帶上病毒一起傳給人類,人類就感染病毒了。

所以說中間宿主是關鍵成分,控制住了中間宿主,人類的病毒自然就消失了。


黃土地裡的一枚種子


宿主和病毒可以互不影響各活各的,所以,可以從宿主身上找到互不影響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免疫方法,然後,疫苗就可以做出來了。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