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倡導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晨陽幼兒園林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6838169f1d042e39d62e9a7887fbfc4\

Grace敏兒


3-6歲的兒童又被稱為幼兒期,這一階段兒童一般是讀幼兒園的時期。因為是正式上學之前的一個時期,又被稱為學前期。這一階段的兒童生活範圍逐步擴大,兒童獨立性增強,好奇心、探索慾望和參加實踐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同時,幼兒要逐步掌握一些生活常識,以便自己逐步融入到社會中去,但是這時期的兒童能力有限,常常需要成人的幫助。

大腦的發展,這時期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到六歲時兒童的大腦重量接近成人的腦重量。這個時期兒童的皮質抑制機能也逐漸發展。這個時期是兒童腦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注意兒童的營養,以免阻礙兒童的腦發展。

遊戲的重要性,這個時期兒童之間的遊戲對兒童的學習和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對以後社會生活的預演,可以增加自己的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動手能力,不要阻礙兒童的遊戲,積極引導兒童遊戲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言語的發展,這個時期是兒童掌握言語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初步掌握內部語言和書面語言的時期。兒童對詞彙的掌握數量、範圍不斷增加,這個時期兒童詞彙數量是一生中增加最快的時期,這時期兒童的積極詞彙數量也不斷增加。這個時期一定不能耽誤兒童在語言上面的發展,讓孩子大膽講話,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教育。

記憶的發展,兒童的記憶能力逐漸發展,6歲兒童的短時記憶水平為6.09個組快(成人一般是7個組快),已經很接近成人,但兒童的記憶以具體形象和不隨意記憶為主。這個時候的兒童記憶策略相當匱乏,家長和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學習一些記憶策略,如複述、系統化等。

思維的發展,這時期兒童思維發展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僅從事物具體形象和表面來進行思考,很少涉及事物的內在本質。但是這個時期是抽象思維初步發展的時期,兒童逐步能掌握一些具有因果聯繫的事物。這時候的教育不能太過於超越兒童的思維階段,太抽象的事物兒童無法理解,但是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因果聯繫的教育方法引導兒童抽象思維的發展,例如猜謎等。

1.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珍視幼兒生活和遊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2.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3.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貫徹落實《指南》是加強科學保教,推進學前教育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的重要舉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適齡幼兒的入園機會不斷擴大,幼兒園的保教質量逐步提高。

教育部先後下發了《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一系列重要規章制度,對有效轉變廣大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規範和指導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重任,中央國務院頒佈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今後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這是指導今後各級各類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設的總體方向和要求。

《指南》正是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為教師和家長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提供了更加具體、可操作的依據和指導。《指南》的下發,標誌著我國學前教育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必將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管理的科學化和規範化,對於推動學前教育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handsome多


學習方法分很多種,有自主學習,也可以網上教學,不管用哪一種方法都應該去推廣,孩子從小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帥了小了白


這階段的孩子,應該說每天從眼睛一睜就是開始了他學習的過程。需要糾結學習方法麼?


時間留給了我們什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e30000aad19a2843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