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學的學習真的要弄明白公式的原理嗎?

lvningwei


關於公式的推導

簡單點的公式,自己可以嘗試著推導一下。這樣一來,既可以記少點公式,又能理解公式是怎麼來的;需要用到的時候,隨手一寫,就寫出來了,還不用擔心自己記的公式不對。

比如說,我知道弧長公式是根據比例關係得到的,那麼我根本不用記這個公式,可以直接寫出來了!至於圓心角公式,我也明白可以由弧長公式推導出來。那麼,又記少了一條公式。

當然啦,對於複雜一些的公式,怎麼弄都不明白,跟著老師推導n次,也不能理解。那就作罷吧!

關於公式的含義

我認為最基本的是弄明白公式的含義。比如說,我只記住了V=Sh,具體的,每個字母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我不知道。那麼,這種就是記住了也沒用。


總的來說,公式本身的含義要明白;至於公式是怎麼來的,儘量去理解。因為對公式的理解、推導,都會加深我們的印象,不會覺得公式就是憑空“蹦”出來的!


啊K數學


當然,沒有理解的死記硬背是最低效的數學學習方法,也是數學思維提升之路上的障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是數學思想的提煉過程!思考內化過程才是最重要,否則就是思維偷懶的行為!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您的關注!公式是別人的歸納,連為什麼都不去思考,何談靈活運用呢。數學綜合實力不是你記住多少公式,知識層面是數學學習中最容易獲取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了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最終目的是提升數學思維。

小學奧數的公式

小學奧數是一個知識體系,涵蓋廣泛,文末會附小學奧數幾何版塊公式歸納,公式你都背過,也不能應對浩瀚如海,幻化多端的數學題目。數學思維考察的不是你的知識量,而是你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方式,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

很多孩子學數學很痛苦,最典型的是死記硬背,這也是基礎教育潛在問題點。拿最基礎的多邊形面積來講,其中蘊藏著平面幾何裡割補旋移的操作方法和轉化的思想。這些首先需要去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 多邊形面積推導思維導圖

② 行程問題

複雜行程問題已經發展為奧數的一個大類,包含基礎行程,火車問題,鐘錶問題,往返相遇(追及)問題,間隔發車,流水行船問題等等,行程問題只有一個公式:S=Vt,就是路程,時間,速度三者關係。但通過不同題型表現形式,通過思維方法綜合運用,才能更深刻理解數量關係本質,有時需要畫出路線圖,分段分析,比例思想,方程思想的綜合運用才能解題,必須從知識層面提升到思維層面。

結語

不去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就無法從中汲取數學思想的甘露!知識和方法運用之中才能錘鍊思維,啟迪心智!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附:小學奧數幾何版塊公式,去推導下吧!


一學堂王老師


要學好數學,需要循序漸進,就是一步一步推進,這個就是“理”。

不理解加法與乘法的運算規律,就不能理解整式的加法與乘法及因式分解。

不理解座標的意義,就無法理解函數的曲線。

數學是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死記公式,不僅記不牢,即使記住也可能用錯。

如:x³=1,你如果只記住x=³√1=1,在高中,就不正確了。為什麼?按代數基本定理應該有三個根,另外兩個虛根不見了。正確的解法是把方程寫成x³⁻1=0,因式分解,求一個一次方程的根,和一個二次方程的根。想當然是很容易出錯的。

理解公式的原理,實際比記住公式還容易,而且記得更久。不知為什麼,總聽老師同學講,數學要背公式記定理,我自己學習和教數學,從來就是推導,自己推導的東西記得牢。何苦要死記硬背。何況對公式的推導就是最好的作業和練習呢!


小數點9464


我是@數學漫談——專注數學教育,傳播數學文化,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對於數學的學習弄懂數學公式背後的數學思想比記住公式更重要!

數學是什麼?

數學 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

數學是一門課,是自然科學之母,所有的科學都離不開數學,但我們在學習數學得時候經常有一個誤區:認為數學就是算術,數學就是一個工具。

首先,數學≠算術

數學有計算的功能,但除了計算的功能,更重要是數學思想,數學文化和數學美。

其次,數學≠工具

數學能夠解決自然科學和工程中的很多問題,但是僅僅有冷冰冰的數學公式而不掌握數學的思想是無法實現數學的工具功能的。

因此,數學的價值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

這個圖片很好的解讀了數學的內涵,數學是奇幻的、有吸引力的、真理、有用的,很不幸也是引入入睡的。

數學是奇幻的,可以通過優美的歐拉公式,奇特的幾何圖形展現出來;

數學是有吸引力的,可以通過一代代數學家對數學的痴迷體現出來;

數學是真理,可以通過數學公式和定理的證明中體現出來;

數學的有用,可以通過我們周圍的一切體現出來,我們的生活、交通、購物,甚至我們的強國夢無一能離開數學。

數學是引人入睡的,這是因為數學本身的抽象性導致的,數學的抽象讓很多同學對數學失去興趣。

數學學什麼?

學習數學,我們要記住一些公式、定義、性質、定理等,然後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我們生活當中,求解實際問題,如圖形面積的計算、行駛路程的計算、衛星上天、手機定位等等。

但我們學習數學公式必須弄明白公式的原理。

數學的公式是從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形成數學理論後再應用到實際問題求解當中。

如果把有關聯的數學知識和數學公式當作文科一樣去背誦和記憶,顯然就失去了公式真正的意義,從而導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後只能丟出來一句“學數學沒有用”的感慨!

學習數學沒有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數學太有用了!

那為什麼很多關於數學無用論的論調呢?主要原因是大家學習了數學公式,但沒有掌握公式背後的知識,導致自己不會去用。

數學有很強的邏輯性,要想很好的去應用數學就要了解公式背後的數學思想,這樣你才能夠在需要用到公式的時候知道怎麼去用。

總結

數學是很有用的一門知識,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公式是數學的語言和思想的凝練,數學公式不僅僅是冷冰冰的一些字母和數字的組合,更包含了深刻的數學思想。而對於數學的學習,數學思想比數學公式本身更重要,因此在數學的學習中,我們不但要記住公式更要弄明白公式的原理,領悟公式中的數學思想,否則數學公式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數學漫談


対於數學的學習真的要弄清楚公式的原理嗎?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提問者想到了這個問題,說明你是一個肯動腦,善於發現問題的學生。老師常說的“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性記憶。"這話沒錯。作為一個數學老師,我在這裡要說的是:有些公式是可以死記然後應用的。因為公式的推導太難亦或太高深,不在學生掌握的範圍之內。比如高中數學中,三角函數的導數公式,你只管記住用就得了。再比如初中數學內容,“冪的運算性質",只管套用公式就行。這樣的例子多得很,記住公式形式,用對不用錯就oK了。

有些是一定要“理解性記憶",才能記得住的。以三角函數為例,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各象限內的符號,如果你不理解三角函數的定義,是“死記"不住的,一是公式太多,一是太相似易混淆。

對於定義:

Sin乄=y,C0S乄=X,tan乄=y/x

三角函數在各象限內的符合由y,X的符號確定。理解定義,問題迎刃而解。




數學山人行


數學公式不僅僅就是記住公式再去用公式解題。學習一個數學公式,首先要知道公式從何而來的。人們從一些實際的問題中抽象出許多常用的、基本的數量關係,往往寫成公式,以便應用。如一些面積公式,應用這些公式,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義,以及這些字母之間的數量關係,然後再去使用公式。有的公式,如直線的參數方程,要知道這個參數方程是如何而來的,公式中的參數t所表示的幾何意義,這樣才能在應用中熟練使用公式。有的公式可以藉助運算推導出來,有的公式,則可以通過實驗,從得到的反映數量關係的一些數據出發,用數學方法歸納出來。用這些抽象出來的公式解決一些問題,給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帶來很多方便。我們要想熟練應用公式,要弄清楚公式的來龍去脈,這樣就能更好的理解公式,這才能自覺的使用公式。數學沒有強行要背的,多一點理解,多一份輕鬆。





普通人的高中數學解題


當然了,難不成還真去背公式?

在實踐教學中我發現,不少同學都喜歡去盲目的背公式,他們並沒有弄懂公式的原理,只是簡單的套用各類公式,做起題來看起來很有方法,其實一頭霧水。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可以說數學就是一門邏輯學,它的所有結論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礎知識之上的,如果前面的基石沒有打牢,後續的提升將難以為繼。


優博數學


我個人的現點是:數學學習真的要弄明白公式原理。

一,首先數學公式是前人從大量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規律,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侷限性,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從實錢到理論的昇華。所以如果公式只是背下來而不理解。這樣你會記憶不深刻,可能一時記住了,在考試上也應用了,但是長時間就會忘記,另外,運用公式解決問題時,也會出現很多問題,理解公式了,就知道了它的適用範圍和運用條件,還有它的適應範圍。

二,弄明白了公式原理,可以讓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這樣記的住,記的牢,不會學了後面,忘了前面。

現在的考試也越來越靈活了,畢竟考死記硬背的內容越來越少,數學也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理解靈活運用的能力。


空山虛林


這要看你學習數學的目的:

1,是自己的天賦愛好?或者

2,自己另有主攻科目,而把數學作為輔助知識?

如果是目的1,自己該知道要怎麼學數學。因為天賦愛好比什麼都清楚該怎麼做。

如果是目的2,那數學只不過是你的工具,那就無需太過認真,需要的時候可以查找《數學手冊》。


教育反思者


不用,因為你根本弄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