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班主任不再由科任老師兼任,而由教育心理專業的專任,你贊成嗎?有什麼看法?

hualuoshuxiang


這個想法很好啊。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對於科任老師,學生或多或少會有畏懼、抵抗的心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無法避免的,老師對學生的作業、學習程度會有評價。科任老師任班主任時,要關注學生成績,要管理班級大小事務,學生就很容易對老師產生誤解,簡單把老師的處理歸因到成績好壞、是否配合老師教學。而教育心理專業的老師擔任班主任,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因為這個老師與自己的關係較為簡單,學生更相信這樣的老師不太會受到固有印象的影響。從老師的角度來講,每一個科任老師的教學任務都是比較緊張的,上班時間要備課、練課、上課、教研、改評作業,下班之後時時刻刻還在思考能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拉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如果同時要兼任班主任,與“一心二用”又有何異。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顧此就會失彼,不能以“育人之師”對老師進行道德綁架,認為他們就應該完美、全能,就該勝任班主任才正常。由教育心理專業的老師專任班主任,既可以體現心理專業的專業價值,又可以避免職能混亂,既能更好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能讓孩子的心理狀態得到更及時的關注。

所以,如果真的可以實行,我認為是很好的,一方面術業有專攻,另一方面各司其職可以讓老師在職位上發揮最大作用,這樣下來,老師學生都是受益者。


弘毅在線微課堂


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想法,為提出這各思路的人點一個大大的贊。

為什麼呢?因為時代在進步,教育行業也應該與時俱進!一成不變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教育手段已經完全不適應當今的形勢了。

首先是學生的問題,過去的學生抗打擊能力堪稱自帶裝甲……我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高中畢業,在方圓數十里範圍內就沒聽說過有學生自殺……那時的父母送孩子到學校,對老師講的最多的話就是:這孩子交給您了,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當自己的,別客氣就行……一個個皮猴子,整天就知道啥吃悶玩,是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的。

然而,數年之後的獨生子女進校,一個個心肝寶貝打不得罵不得,猶如豆芽菜,經不得半點風雨。老師戰戰兢兢的把他們教到畢業,但還是傳出有學生自殺的消息,有的是因為學校,有的是因為家庭……

如今當年的豆芽菜的後代進學了,更是豆芽菜的翻倍,更加柔嫩,再加上學校的科任老師忽略或者不善於對這些柔嫩的學生心理方面疏導,於是,各種問題出現了:遲到被老師罰在教室門外站著聽課,跳樓;未做課堂作業被老師斥責,喝農藥;甚至被老師多看一眼或少看一眼,也會尋死覓活……

所以,讓專業的老師來做專業的事情,那樣子才是對老師學生的負責。教育心理學的專業老師來做班主任,負責協調老師學生之間的矛盾、疏導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解開學生的心結,而科任老師則只需一門心思督導學生的學業。那樣,我想這才是最終能讓學生心理健康、學業有成的最好方式。





齊魯江陵夢


這一點我很認同,而且我認為,班主任由學過心理專業的擔任,是教育事業,高度發達的標誌之一。

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行為,都有其背後的心理原因,作為老師,如果我們不能深黯其中的奧秘,不能按照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去處理事情,那麼,教育孩子方面,我們只能適得其反,並且事倍功半。

我這一屆六年級學生,中間有一個男孩兒,有事沒事就到我辦公室來,不是告狀那個同學,就是反映班上其他同學的一些事兒,總之,你覺得他的事兒最多。後來,我在五年級老師那兒,瞭解了他以前的情況,這孩子學習不大好,性子特別強,家裡只有他一個男孩兒,被爺爺溺愛長大的,因為太過專橫,任性,班裡其他孩子都不愛和他玩。

這孩子其實是非常渴望,老師對他的理解和認可,所以總是在老師面前晃來晃去,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後來我就安排了這個男孩兒,每天定時給班級灑水,並且他幹完活,我都會表揚他,漸漸地,他和大家能融洽相處了,喜歡幫助同學了。

如果一個班主任對小學生的心理一無所知,或者不夠專業,那麼,他們的行為背後的東西就很難把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跟個門外漢一樣。

所以,我贊成班主任由專業心理老師擔任,這是教育高度發達的標誌之一!


遇見美子老師


各位友友,你們覺得小學、初中和高中哪些老師記得最深?如果讓你去看望他們,你想去看望誰呢?教育心理專業畢業的就一定比多年從事班主任的老師更懂得學生的心理?更能夠理解學生,幫學生度過躁動的年代嗎?

我們學校有一個心理學碩士學位的老師,在初中400學生的大會上教育學生如何處理學生與家長的關係,學生與老師的關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後來教高中英語,當班主任,結果那個班的學生集體反抗,最後,學校派了一個德高望重的英語老師去當班主任,結果清風雅靜。

《教育學》 《心理學》 是師範大學所有專業學生必須要學的科目,也是必須考過關的科目,只是沒有專門的教育心理學專業學得那麼細而已。另外,非師範專業畢業的學生,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才能從教,要考教師資格證必考《教育學》《心理學》。(現在師範專業的學生也必須考教師資格證了)

我們學生最希望的還是主科老師擔任班主任的。小學語文數學老師必然比校長家長的威望高;初中高中的主科老師絕對比心理老師威望高。親其師信其道,所以不要以為教育心理專業畢業的就有多麼神秘!



平淡是真oymlq


我覺得我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有些資格,第一我做過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第二我也是一名心理諮詢師,第三,我也被聘請到一些地區做班主任培訓。

我的觀點是班主任要有有心理學背景的老師擔任。

有些老師回答這個問題認為之所以沒有這個必要,是因為班主任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我理解,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實踐就可以勝任一個班主任工作。在我看來,大部分班主任成長出現了瓶頸正是這方面出問題,他們的工作只是憑經驗,但他們不知道學生為什麼出現這樣的行為,也就是說這個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什麼,所以他們處理有時候對,有時候不對,誤打誤打誤撞的概率很高。

比如我班上有一個學生經常和一個英語老師發生衝突,在常規的班主任工作中會怎麼做呢?無非就是告誡學生要尊敬師長之類,但是對掌握心理學知識的班主任來說,我思考的是,這個學生不可能不懂得尊敬師長,但是他為什麼這樣做,而且還多次這樣做,而且聽說他在小學的時候也這樣做,這是什麼原因呢?

考慮到這個學生數次和英語老師發生衝突理由都不是很充足,也就是說刺激很小,本來不應該會引發這麼大的衝突,我估計過去可能另有原因,再結合我對他是離異家庭的情況的瞭解。

我找到這個學生單刀直入地問:你是不是把英語老師看做你的媽媽?你恨你媽媽所以你恨英語老師?!這個學生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我這麼一問,愕然良久,最後無話可說,自此之後,這個學生和班主任關係緩解很多。

曾經有一個班主任很沮喪地問我:為什麼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去關心後進的學生,我班上的學習好的學生越來越少了,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

我說:很可能就是因為你花很多的時間在學生的身上。

這個班主任聽了大為吃驚,我說:因為你對差生過於照顧,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就容易被你忽略,學生知道你只對學習差的學生花時間,所以他們沒辦法之後讓自己的成績下去,這樣你才會注意到他們。

班主任聽了將信將疑,後來回去調整自己工作的方式,果然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沒學過心理學,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是不可能這樣思考問題的。對心理學的知識不掌握,許多所謂的處理才表現得真正的非常奇怪,學生出現問題,可以說大部分的班主任想的是拿出對策,而很少思考他們為什麼這樣,只是習慣性地拿出方法,而這些方法只是平常積累襲來的經驗,如果我們到醫院,醫生看到我們就開藥方,讓我們去拿藥,我們能放心嗎?但是老師們對這樣缺乏診斷的治療卻是自信滿滿,教育沒有診斷是當前班主任和老師工作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這正是班主任不夠專業化的原因。

有的老師說我們沒辦法找到這麼多的班主任,但是我們是可以把一般的班主任培養成能夠對學生問題進行初級診斷的班主任,再培養一些更高級的班主任,可以做更深入的診斷,讓他們對一個地區的班主任進行培訓,這也是我之前做的班主任培訓中一個目標。


門前海藍藍


這個觀點不贊成!

班主任的工作並不是要專門獨立了,由教育心理學專業的教師專任,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完全可能是背道而馳的。

班主任的工作是需要載體的,這個載體就是學科。在學科教育的學習交流中,我們班主任的工作才好實施,我們不能把我們的德育工作脫離學科環境,學科學習是孩子在學校裡的重要生活,他在這個學習生活環境中才會暴露出很多的問題,暴露出需要我們班主任要幫助解決的問題。

我們嘗試過在小學時候,班主任由語文、數學等重要學科之外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其效果並不是很好,感覺到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權威就沒有主科教師那麼明顯,收到的教育效果也會打折扣。到了初中,相對而言會有所改變,因為初中的孩子在其年齡特點上不同,受班主任影響模式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

班主任工作要與家長溝通,而溝通的最好素材就是學科。班主任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的橋樑,是重要的溝通紐帶,在學校教育裡起到主力軍的作用,這個作用與其身上所任教的學科有著密切的關係。家長不會因為單純的一個品行問題與班主任溝通,班主任也是如此,他們在共同語言與教育的實施上,都會是以學科為載體的。

如孩子的學業成績出現問題了,然後與家長一起全面分析孩子的各種表現問題,最終也是通過學科上的一些舉措來改變孩子。

班主任工作要創造更多的時間,與孩子有面對面的機會,而學科才會賦予這樣的機會。班主任工作需要時間,需要與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時間,需要與孩子有更多的合作時間,而學科教學就會為此創造機會,否則孩子要想找班主任就沒有更多的理由了,並且接觸的學生面會非常狹窄。

例如,我們學生如果以班會活動課的問題找班主任,那也只是少部分學生去找,而剩下的大多數都沒有這樣的藉口與機會了。

班主任要觀察研究孩子,只有在生活學習的實踐環境中去觀察,那班主任所獲取的信息才是最具價值的。孩子在最自然狀態下所暴露出來的品行才是最真實的,我們班主任也可以藉此來評測孩子的價值觀,評測孩子的人際關係,評測孩子的學業能力,評測孩子的管理能力等等。有了這些充分的材料積累,我們班主任對一個孩子的評價才是客觀的,才是全面的。

題主擔心著我們的孩子非常迫切地需要很專業的成長指導,不論是孩子的心理品質,還是德育成長,或是孩子的職業規劃,都需要一個很好的成長導師,並且這個導師的工作負擔不輕,非常渴望更專業的人來做,希望不會因為兼職而讓班主任工作打折。這個擔心也是完全對的,所以我們可以不斷地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制度化建設,來更好地規範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提升我們班主任工作的專業性。


六和麥田


可以肯定的說你的假設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可取的。為什麼要這樣說?

1、什麼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調者。由此可見班主任有比其他教師更高的職責,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勝任班主任工作的。

2、班主任工作職責是什麼?一般來講班主任至少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做好本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教育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積極參加文明活動,及時糾正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行為。(2)負責班班集體的建設。組織選拔班級學生幹部,指導班委會和團支部、學生社團開展工作,培養骨幹隊伍;抓典型,樹標兵,做好後進學生的轉化工作。(3)組織指導班級開展學風班風的創建活動。抓好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教育,組織開展學術活動和學習競賽,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有利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課外活動。(4)加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關心愛護學生,瞭解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及學習生活狀況,經常深入學生教室、宿舍,家庭,瞭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努力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做好特殊學生工作,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樹立健康向上的自我形象,優化個性,完善人格,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和安全意識。(5)負責本班學生的素質測評工作,力求及時、準確、公正,在此基礎上,做好各項先優評選的推薦工作。(6)按時參加學校召開的班主任工作會議,認真及時貫徹有關工作要求。工作中要貼近學生思想,貼近學生學習,貼近學生生活,注重總結工作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水平。(7)有效協調各科教師的關係,做好家校溝通工作等等。可以說作為班主任要對班級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或調控,既要管人、又要管事、還要管物,有一個方面沒有做好,都有可能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

3、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具備的哪些素質。應該包括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質,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完善的知識結構,良好的能力素養,這包括愛的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繼續學習能力等,總之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是由師德高尚,形象好、能力強的教師來勝任。

4、班主任本身就是教育學專家心理學專家。我們不可否認,教育心理專業的教師,具備更佳專業化的知識體系,但是作為班主任並不僅僅是要有這些方面的知識就可以勝任,更重要的是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熱愛學生的一顆心,要有良好的形象和信服力等,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好班主任工作,更何況班主任本身就是教育學心理學專家,我國班主任工作職責中明確規定: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職責明確、責任重大。

5、班主任的困惑。不可否認,由於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日常工作當中事無鉅細,非常繁忙,很多教師不願意做這項工作,而且這幾年,班主任工作風險很大,付出很多,得不到應有的榮譽和報酬,甚至有的時候會得到領導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家人的抱怨,這些都可以理解。也就有了一些班主任喊出“讓領導來當”“讓專家來當”的話,一時的氣話而已。班主任應該是最幸苦的教師,也是最偉大的教師,應該是每一名教師積極爭取的工作崗位。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歡迎下方留言探討。【秋日私語工作室】願與各位同仁朋友一起學習交流。

<strong><strong>

<strong>


秋日私語工作室


這個事情,已經有一些學校在嘗試著做了。有一些私立學校,有一種老師就是“專門的班主任”,他們往往不教課,專門擔當著班主任一職,管著學生的一些日常雜事,其中就包括著思想教育,因為每天的晚自習就是他們看著的,也有思想教育課。

有點類似大學裡的輔導員的性質。不上課,只是給學生做各種思想工作,或者有什麼活動就組織。

這種老師,有的學校叫“領事,”或者“班導”之類。

一開始聽著,感覺好羨慕。後來,接觸了一些其中的事情,就會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

首先,這些老師不上課。不上課,就容易和學生脫離實際情況。 我們必須承認,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是每個學生最其實的一面,他們的各種心思,如果在課堂上仔細觀察一下,就會注意得到。

但是,如果不上課又不批改作業,這些老師其實是不瞭解學生的,或者只是瞭解了學生的一小部分。對學生的看法,就非常容易流於表面化。

其次,這種抓學生思想的課程,如果高考不考,就會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呢?學生自己也不重視。老師慢慢地也會不重視。都不重視這門課,很難保證效果的。

比如 ,我知道一個私立學校有一門課叫“領事課”,就是專門由領事來管理學生,最後給學生打個分數 ,叫做領事分。他們不會根據 上課的表現來打,基本就是因為學生的出操情況、早晚自習有沒有翹課現象,還會因為對學生的一種感覺來打分。

而學生呢,因為這個分數 不算入學生的總評,也對高考沒有任何制約力,久而久之,這門課就成了大家都敷衍了事的課程了,這個老師也沒有什麼威望和制約力。

所以,這種想法,也許是好 的,但是如果不上課,不腳踏實地地跟學生在一起,只是專家類型的老師,對學生而言,尤其是中小學生,我感覺好處並不大。


Longsuixinyuan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我們可以更深入的去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在我們學校有一個特殊的方式,就是數學走班教學,一個班級本來是根據隨機抽取的一些學生,然後通過數學成績,將兩個班甚至三個班級裡面同一個層次的學生放到一起上數學課。那麼問題來了,凡是數學老師做班主任的班級在行政管理上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就是因為班主任不教其中一部分學生,就造成了,這部分學生對這位班主任沒有學識上的崇拜以及課堂風采的見識。另外,也因為不教這部分同學,這些班主任也沒辦法全面的瞭解他們的特性。所以就造成了,學生不服班主任,班主任不懂學生。最後就是行政管理一團糟。


那麼我們回到這個問題上來,如果由專業的心理老師做孩子的班主任,固然,可能在心理疏導上更加有方法,但是教學過程不是簡單的心理疏導就可以的。我們學校一週只有一節心理課,那麼我跟一個班的同學的互動只有這一節課,沒有互動就談不上了解。如此一來,似乎弊大於利了。


我覺得班主任應該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這樣才能更瞭解學生。心理老師的一些理論也是源自學生的現狀。比如現在的我,如果沒有帶一個數學班,可能很多事情我只是在紙上談兵。而事實上,很多老師雖然沒有取得專業的心理資格證,但在管理學生上可能不遜於取得證書的。


不教的教育43331906


(1)如果每個班有單獨的一個教育專業人員當班主任。必須給這個學校點贊。非常贊同。

有這樣一位老師專門為一個班的同學做心理輔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的指導,建立每個同學的健康檔案,因材施教,隨時和家長,學生溝通,督促孩子養成讀書習慣。將孩子父母缺失的家庭教育的部分完善,這個學校必須給他大大的贊。

(2)如果是像請心理醫生一樣,一個年級有一個教育心理專業的專職,那就沒有什麼意思,只會教育的越來越差。必須給大叉叉了。

心理教育是有針對性,對於特殊個體的輔導,瞭解每一個孩子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一個年級的孩子最少有300--500人,一個老師專門負責心理教育,老師的精力和體力無法完成。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們在大操場,這一個老師用大喇叭給孩子講教育,這個比較荒唐的。這個一個老師不可能瞭解這幾百號人的情況,甚至名字會叫錯。

(3)從現有學校的配置和資金來看,班主任是由科任老師兼任,其他任課老師一起來協助,是比較合理的。因為這個班的孩子,老師們都熟悉,孩子的性格特點,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生活習慣等老師都熟悉,作為指導孩子的學習心理都可以勝任,只要老師們用心專注,有點耐心和堅持,不用專業的人員也是不錯的選擇。現在出現的問題是這些老師是否用心,是否有耐心和堅持的問題。只要做到這點,也應該給這個學校點贊。

希望這個回答能讓你滿意。你的關注,轉載和評論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