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描寫了怎樣的畫面?

用戶4404037505335


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的兩句詩:“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是虛實結合的手法。

一.拓寬了空間,提升了意境。

“不見”和“空留”對應,這是留白。

畫面中不見的人的蹤跡就是虛寫。

“雪”和“山”是真切存在於世人的視線中,是虛實結合的體現。

這樣可以拓寬空間,提升意境。

二.融情於景,書寫不捨之情。

這兩句交代的時間是雪後,地點在軍營外。

結合詩句的上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便可以知道。

山迴路轉,暗示的道路坎坷不平,武判官卻要在這個樣的雪天離開,更增添了蕭索枯寂的意境。

而“雪上空留馬行處”,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表達了對朋友依依不捨。

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看著他騎的馬,留下的馬蹄印在雪上,落下道道痕跡,那人那馬已轉過山頭。

可詩人還是佇立良久,不願歸去。

表達的是一種不捨。

這種不捨朋友離開,又是非常含蓄的,因此我們稱之為融情於景。


語凝ly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最後兩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一首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此二句,語言質樸實,描繪出的意象也不復雜。詩人目送友人,道路蜿蜒迴轉,友人消失在那路轉峰迴之處,只留下那一串串馬蹄印在那空曠的雪地之上。

此二句描繪出的意象雖然不復雜,但其體現出的意境卻極富有藝術感染力,而且給我們留下想極大的想象空間。要讀懂這最後兩句,我們應該結合全詩和其創作背景來分析。

“君”是誰?

此句中的“君”是指一位姓武的判官。岑參第二次出塞,被任命為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接替這位武姓判官。在武判官即將歸京之時,將士們為其設宴踐行。在分別之際,岑參寫下了這首送別詩。


雖然眼前是茫茫一片白雪和那一串串馬蹄印,空蕩無物,但詩人的心中卻是百感交集。

友人歸去,心中不捨

在這荒涼、寂寞的邊塞之地,能有一好友相伴,心情自然舒暢不少。然,與友人相聚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終於到了友人歸京的日子,將軍為武判官設宴踐行。詩人在輪臺東門外,為友人送行,望著友人的身影漸行漸遠,空留下馬蹄印跡,心中充滿了不捨。

遠離家鄉,前途未知

望著那串串馬蹄印,岑參也許在想:“友人闊別家鄉多年,歸京後,也許可以回家看看了吧。可我卻剛上任。邊塞生活與我來說已不陌生,但長路漫漫,未來還是個未知數。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夠實現我建功立業的抱負,也不知要過多久才能踏上回鄉的路途。”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幅簡單的留白圖給詩人岑參和我們都留下了極大是思索空間。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討論!

追尋遠方的詩


"山迴路轉君不見,雪上空留馬蹄處。”是出自唐代詩人芩參在第二次出征塞北階段時作的一首邊塞詩。

原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百草斬,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

狐裘不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

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君不見,

雪上空留馬蹄處。

北風席捲大地吹折了百草,塞北的天空飄起了大雪。

彷彿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

雪花飛進散入珠簾打溼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的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湊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遷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芩參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夏秋之交,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青的判官(節度使幕僚),而武判官即其前任歸京時,詩人在輪臺送他回唐代都城長安時而寫下此詩。

岑參在這首詩中,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用敏銳觀察力和浪漫豪放的筆調,描繪了祖國西北邊陲的壯麗美景,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情懷,以及他們對戰友的誠摯感情。


天邊飄過一抺雲qyc


這兩句是岑參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最後倆句,全文是這樣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此詩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作於他第二次出塞時期。這時,他很受安西節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數邊塞詩成於這一時期。唐朝時,部隊裡不僅有帶兵打仗的武官,還有負責公文書信等文字工作的文官,這樣給了一部分文人去邊塞參戰的機會,邊塞詩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岑參就是這些文人中的一員。

武判官名叫武就,是中唐一代名相武元衡的父親。武就和岑參此時都在封常清的手下任文職官員,他的任期已到,將要辭別眾人回到京城長安。這首詩共有十八句,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是前十句,寫"邊塞的大雪";第二部分是後八句,寫"送別武判官"。

首先詩人告訴我們胡地開始下雪和中原地區的時間不同,八月開始大雪飄飄,胡地暴雪之大,簡直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一夜大雪,好像長安地區的千萬株梨樹一夜盛開,這一句是千百年來的詠雪佳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接著敘述胡地之天寒:將軍凍得手拉不開弓,鐵甲不敢穿在身上,沙漠裡冰雪縱橫,天空中常常是濃雲密佈,大雪隨著北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鋪天蓋地而來,自然條件之惡劣可見一斑。

後八句寫送武判官,但是直接對武判官的著墨並不多,重點還是描寫天地間的奇景和邊塞的苦寒。就是在這嚴寒的環境下,在中軍大帳中置酒送別武判官,裡面胡琴琵琶羌笛樂聲震天,邊歌邊舞,開懷暢飲,宴會一直持續到暮色降臨。歸客在暮色蒼茫中迎著紛飛的大雪步出帳幕,凍結在空中的旗幟在大雪的輝映下鮮豔無比,就像是威武不屈的將士們。

最後倆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武判官的馬沿著曲折的山路越行越遠,逐漸消失,能看見的唯有那留在雪地上的清晰的馬蹄印跡。最後這兩句,表現了作者此時兩種複雜的心情:一是對友人一路的擔心,畢竟胡地氣候惡劣,天氣無常,希望友人一路平安到達京城。二也隱約表現了此時詩人心中的悵惘之情:因為在唐代,出征邊塞是職位晉升的一種途經,武判官這次歸京,就是結束了自己在邊塞的任職歷程,回京之後,官位一定得以晉升。而岑參自己呢,還在這酷寒之地,什麼時候也能像武判官一樣回京得以晉升呢?

岑參兩度出塞的目的也是為了仕途通達,理解了這一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岑參此時的心情。我們讀過很多送別詩,基本上都是站在"送人"的角度來寫,或者渲染送別的氣氛,《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並沒有這樣的依依惜別之情,更多的筆觸描寫的是胡地雪景,由此可見,這"送武判官歸京"只是個由頭,寫雪才是全篇的重點。岑參筆下的雪景雄奇壯麗,根據當時的政策,其實表達的是自己對功業和理想的不懈追求,這才是本詩的中心思想。


石徑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選)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

全詩氣勢磅礴,意境雄闊,感情豐富,想象奇特,為唐代邊塞詩裡的傳唱不衰的名篇!詩人在大唐邊境戍邊,在送友人歸京時作了這首送別詩。八月的胡地就飛舞著如梨花般的大雪,狐裘皮衣也難以禦寒,將軍鐵衣都不敢著身,長弓凍得都無法拉開……前幾句著力寫冷,亦襯托出離別時的憂傷。後幾句寫別,中軍大帳置酒痛飲三百杯,胡琴琵琶羌笛奏響千年樂,雪越下越大,軍旗都凍住了,輪臺東門送君去,去的時候雪下滿了路,山地曲折蜿蜒,我站在那裡看著老朋友慢慢的消失在了大雪裡,雪地上只留下了一長串的馬蹄印!最後一句用情至深,讀來令人回味,如飲酒而唇齒留香,如分手而近在咫尺!


楚襄蠻


張某與李某是好友,兩人交往不斷,一度成為至交,由於近些年來,張某外出經商數年才歸。

回到家中,張某思念起好友張某,就想著抽時間前去拜訪,時值天降大雪,家中又值無事,就想借此時成行,一則聊解思友之情,二則沿途觀看雪景。

張某帶上自己從外鄉帶回的地方特產,騎上馬踏雪出發了。

路途離家不近,要走數十里山路。張某興致勃勃地一邊欣賞著沿途雪景,一邊思想著與老朋友見面,舉杯暢飲,共敘友情,詢問老友近些年生活可好,是怎樣過來的,一邊向老友講述自己這些年的所見所聞,經商時觀難困苦,和掙到錢後的喜悅心情。共同感嘆人生的不易。

翻山越嶺,踏雪涉水,不知不覺己到老朋友家前。三間茅屋依舊,看家的小狗見有人來,先是狂犬了幾下,猛地認出主人舊友便又停往了叫聲,圍著張某親熱的搖起了屋巴。見有客人來,李某的妻子迎上門來,連忙招呼屋裡坐。張某不見李某在屋中連忙打聽,李某妻子流著眼淚說到:李某以於今年春間故去,他生前時常唸叨你,盼望與你相聚……

張某心情萬分沉重,望著面前自己來時雪中的馬蹄印,物是人非,世態無常……


丁迎勝


友人已去主長留,

轅門大雪壓刁斗。

長安遠在天山外,

雄鷹難渡行旅愁。

欲隨君去令不許,

欲喚君回旨不留。

左右徘徊難歸帳,

眉毛掛雪寒軀抖。

跺跺腳,搓搓手,

思君難捨再抬頭。

路轉峰迴君不見,

雪上空把蹄印留。

(圖片源於網絡)


甲辛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兩句詩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唐朝詩人岑參。詩句意思是: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我們想象當時的場景:作者岑參的朋友要回京城,作者送友人出軍營,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頭上的白雪在飛舞,地上的積雪很厚。作者陪著友人走了一程又一程,眼看天又暗下來,耳邊是凌冽的寒風,友人轉過臉,微笑著說:“回去吧!”作者對著友人說:“路途遙遠,多多保重!”友人策馬前行,速度雖然很慢,卻也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山路的轉角處。作者騎著馬,立在原處,看著友人離開的方向,再也看不到那一抹身影,只看到雪地上,殘留著一串串深深的馬蹄印伸向前方……



從這兩句詩中,我們瞭解到了作者的感情。

一、作者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感情。既是朋友,肯定是相談甚歡。作者懷著建功立業的抱負,來到戰事頻繁,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邊塞。邊塞生活危險、艱苦、單調、枯燥、乏味,若是有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那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可是朋友離開了,實在是捨不得啊!

二、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遠在千里之外的邊塞,生死未卜,歸期未定,思鄉的心情是多麼的濃烈。友人此次回去家鄉,能與親人團聚,多麼令人羨慕。可是作者不難,他還未建功立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描寫塞外雪天冰地壯麗景象,全篇充滿奇情妙思,給人以瑰異壯美的感受,顯示出詩人驚歎讚賞的心情與豪爽豁達的襟懷。可是再豁達的胸襟,也禁不住兒女情長的浸潤啊。


chen清英雅秀


出自唐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友人即將登上歸京之途。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表明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久久駐留,不忍離去。

第二層意思是:作者的思緒似已隨著友人離去回到家鄉,對家鄉的思念一時忘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qiú)不暖錦衾(qīn)薄(bó)。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zhuó)。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qiāng)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chè)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凡人評論熱點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岺參的詩篇,這首《白雪歌》意境豪壯,是安祿山亂前之作,這首詩的特點,它寫雪景,不寫邊塞苦寒風雪悽緊,卻以"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來渲染雪景的瑰麗:寫送別,不寫黯然銷魂,別易會難,卻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把別懷寫得輕鬆自然:這是作者立意超卓的表現。

杜甫對岑參,高適(與岑參同時並與岑參齊名的一位詩人)的詩有這樣的兩句評語"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長史》)意思是說岑高兩人的作品,立意愜當,令人感動篇末結尾舒暢自然,拿這兩句來說明這首《白雪歌》的藝術特點是切當的。

從這篇裡所描寫的事物看出當時軍官們的豪奢生活,是有它現實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