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嗎?

我夢惜紅顏


新冠狀病毒主要傳播途徑:

1、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2、密切接觸者傳播。

3、氣溶膠傳播。

通過上述三種途徑可以看出:

第一種呼吸道飛沫傳播可以通過戴口罩及護目鏡進行有效防護,儘可能不要用手指接觸粘膜,例如摳鼻子,平常少出門和儘量不去人員集中的場所有可有效進行避免。

第二種密切接觸者傳播較為危險,因為感染新冠狀病毒後因個人體質而異會出現不同時間的潛伏期,目前已知的最長潛伏期達40多天,在潛伏期內可能有人無任何症狀發生,這段時間是極為危險的。發現身體異常的朋友日常需多測體溫,有咳嗽、發熱、腹瀉現象應儘快去醫院進行檢查,避免與他人接觸,儘可能進行自我隔離。

第三種氣溶膠傳播泛即指空氣傳播,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自然界中,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中微粒無處不在,構成一個宏大的“氣溶膠世界”。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但是一般情況下很少發生。

因為氣溶膠傳播有兩個限定:第一是密閉空間,第二是高濃度。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被感染的可能。醫院病房,尤其是ICU病房是高危區域,威脅的主要是醫護人員,普通人並不太容易接觸到。

“公眾無需對氣溶膠傳播過於恐慌。”平常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仍然是最佳的預防措施。在家裡可注意多通風,通風可吹散飄浮在空氣中的病毒顆粒,降低濃度,可有效避免氣溶膠傳播。

所以綜上所述,大家對於新冠狀病毒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不必過於恐慌,空氣傳播只有才特定的條件和特定的場所才會有感染的可能,平時個人做好安全防護,儘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回家用純度75%酒精、84消毒液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毒感染。

另外病毒怕高溫耐低溫,出門回家後衣物鞋帽勤洗多晾曬,勤洗澡,多喝熱水,也可有效避免病毒感染!


阿彪說事


大家好,我是醫療工作者張,是一名執業醫師,可以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識,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情況比較嚴重,大家也都很重視這個病毒的感染情況,都想知道一些大致信息,好做相關的防護措施。今天就來說一下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嘛?

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病毒在空氣中是無法存活的,如果想要存活,必須要有一定的附著物,比如說液體,因為病毒是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 由於結構的特殊性,病毒沒有新陳代謝,脫離宿主就是一粒粒有機物,所以通俗意義上的“存活”指的是保持感染能力。大部分病毒在體外的存活時間並不會很長,且耐寒不耐熱,溫度越高,病毒就越難存活。另外溼度也很重要。潮溼的環境中,病毒更容易附著在物體表面,也更容易存活;而在乾燥環境中,病毒的存活時間大幅縮短,但傳播距離卻會得到延伸。



新型冠狀病毒在空氣中能保持感染力多久呢?

《華盛頓郵報》2003年5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紹說,SARS病毒可以在人體外的普通表面存活數小時,在人體常見的三種排洩物(痰、糞便、尿液)和血液中,非典病毒能長時間保持活力,在24℃條件下,在痰中和糞便中存活約5天,在尿液中存活約10天,血液中可存活15天。 SARS病毒對溫度敏感,隨著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能力顯著下降。無血清培養條件下,37℃可以存活4天,56℃加熱90分鐘、75℃加熱30分鐘能夠殺死病毒。

相比SA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更容易被高溫殺死。56℃加熱30分鐘即可使新型冠狀病毒全部滅活,在室溫25℃左右時,新型冠狀病毒很快會喪失傳染性。但現在是冬季,病毒在體外存活的時間會更長。 此外,陽光、紫外線等都會對病毒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實際環境中病毒的存活時間也不會很久。如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在白天相對乾燥的天氣裡,存活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分鐘。



總結:根據以上內容可知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但並不能在空氣長時間保持感染力,只要不密切接觸感染者,與之交談,自身就不會被感染,這是目前所知道的。如有不實,敬請斧正。


醫療工作者張


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嗎?

答案是動物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比如這次給人們帶來很大麻煩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讓人們害怕的病毒是什麼?

病毒是一種微生物,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結構簡單、體積微小,病毒被看作是“一包基因” ,基因則是由人們熟悉的核酸組成,核酸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質之一。病毒繁殖下一代只能寄生在易感的活細胞進行,病毒對抗生素不敏感,但是對干擾素敏感。



病毒和人類許多的疾病密切相關,如病毒性肝炎、流感、梅毒、艾滋病、某些腸道感染、出血熱、皰疹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及狂犬病等,大約七成的傳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某些病毒不僅傳染性強,廣泛流行,而且沒有特效藥物治療。

病毒的傳播方式

病毒的傳播方式有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

所謂水平傳播主要是指人傳人、動物傳給動物再傳給人。

所謂垂直傳播主要是指通過胎盤或者產道傳給下一代,如梅毒、乙肝等。

病毒的傳播途徑

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黏膜、性接觸、血液、接觸、蚊蟲等節肢動物叮咬、創傷感染等途徑傳播。

從病毒的傳播途徑來看,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主要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說話等排出的飛沫和分泌物等傳播。


佳園道


新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並且主要以通過空氣傳播為途徑。

新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

噴嚏

根據科學家相關研究數據表明,我們每次在打噴嚏的過程中,會釋放大約10000個以上的飛沫,這些飛沫最遠能達8米。

咳嗽

每次咳嗽大概會產生2000個以上的飛沫,最遠能達到6米。

交談

此外,我們平時正常的交流也會產生大約500個左右的飛沫。

講到這裡,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根據力學原理,這些飛沫會因重力到地上啊。

的確,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產生的飛沫大致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外圍的大飛沫,它們遵循力學原理掉落到地,還有一部分是在中間霧狀的小飛沫,因為質量夠輕,所以它們會漂浮在空氣中,迅速脫水乾燥形成帶病毒的乾燥核,直至再次接觸到他人。

講清了新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再加上我之前文章提到過的這張圖。

也多少能理解國家採取交通管制乃至封城的相關舉措。當然當我們在家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同時,別忘記了一樣重要的東西。

戴好口罩,從根源上切斷傳播途徑!

感謝您的點贊,如有什麼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流浪的貓2


今日問題: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嗎?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病毒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我們生存的世界存在者各種各樣的病毒,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而它的傳播方式是有多種途徑的,空氣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傳播途徑。



就像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感染髮展的那麼快,就是因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接觸了患者的分泌物或者患者的環境,空氣中存在的病毒就會通過空氣傳播給其他人。在這次疫情的發展以及醫治過程中,也有患者家屬及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之後被感染,可以說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是非常兇險。

病毒有哪些傳播途徑?

自然界中存在無數的病毒,例如我們常見的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禽流感病毒、腸道病毒、皰疹病毒、輪狀病毒、狂犬病病毒、登革熱病毒、流行性乙性腦炎病毒等等。而它們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途徑,一個是呼吸道傳播,一個是食源性傳播,一個是血源性傳播。

1、呼吸道傳播

就是指患者的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乃至呼出氣體中都帶有病毒,當人們近距離接觸這些分泌物或者被分泌物汙染的物品,又或者直接吸入患者周圍的空氣,都可以導致感染。就像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2003年的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可以通過空氣傳播。

2、食源性傳播

食源性傳播主要是通過消化道傳播,就是指食入了含有病毒的食物或者病毒通過糞口途徑等從而引起傳播。最常見的就是腸道病毒、輪狀病毒、甲肝病毒等。

3、血源性傳播

這主要是通過血液接觸傳播,包括蚊蟲叮咬、皮膚黏膜損傷、手術器械損傷、輸入汙染的血製品等。最常見的病毒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登革熱病毒、艾滋病病毒、皰疹病毒等。

怎麼預防病毒空氣傳播?

要預防病毒傳播感染,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而預防病毒空氣傳播就要不接觸到被感染的空氣或者物品,具體如下:

  1. 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例如電影院、商場、超市等地方,這些地方因為人流密集,病毒也比較密集,容易造成感染,特別是有病毒源的時候,就更加容易被感染。
  2. 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如果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應該佩戴口罩,這樣可以有效的阻斷傳播途徑。就如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果不呆在家裡,外出時最好帶上醫用外科口罩,而到病毒感染的地方,最好就是戴上醫用防護口罩。另外,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對著別人打噴嚏,分泌物要用紙巾包住後再扔垃圾桶。
  3. 多通風。通風可以保證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含量,自然就不容易引起感染。
  4. 勤洗手。洗手也能有效預防病毒,特別是當手接觸了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者物品,通過洗手能有效去除病毒。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記得幫我點贊,謝謝!

左撇子說醫


一,何為病毒?

病毒和細菌、真菌、寄生蟲、立克次氏體等人人類和動物感染性疾病的最常見病原體。和普通的細胞不同,它結構非常簡單,僅僅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同時病毒不像細胞一樣,它沒有酶,也不能自行代謝。所以,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但是,病毒會"想盡一切辦法進入宿主細胞",因為只要進入細胞,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隨後進行"繁殖後代",包括複製、轉錄和轉譯。最終,它產生同樣的病毒或者新一代病毒!



二,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嗎?

可以,但是不僅僅侷限於此!其實大家應該認識很多病毒,比如可以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的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播的甲肝和戊肝病毒;本次流行的、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傳播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腸道傳播的柯煞奇病毒、輪狀病毒等等。


三,怎麼預防空氣傳播的病毒?

1. 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比如大商場、步行街、車站、電影院等等。只要你沒有暴露在感染者,傳播者的空氣中,那你肯定不會被傳染。這是最積極主動的方法!

2. 戴口罩!實在沒辦法,比如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接觸感染患者,那麼一定要戴口罩!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醫用外科口罩和N95這些口罩才有用,防塵口罩是沒有用的!

3. 公共場所積極消毒!雖然空氣是流動的,但是積極主動的消毒仍然是必須的。比如用含氯消毒液,酒精或者用紫外線消毒。


骨科木匠劉醫生


因為不同的病毒的傳播條件不盡相同,比如艾滋就不會空氣傳播,而感冒病毒可以。

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途徑常見通過飛沫傳播,另一種是接觸性傳播,即飛沫掉到桌上、門把手,手接觸後進行傳播。一般情況下不會在空氣中傳播,因為飛沫都不會超過2米,即使使勁咳嗽、打噴嚏,傳播的距離也在5-8m這個範圍,所以飛沫很難遠距離傳遞。

若在特殊情況下形成氣溶膠,氣溶膠能夠在空氣中懸浮,可能通過空氣傳播。但這種傳播會發在ICU病房當中給病人做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有可能形成氣溶膠,有可能會發生空氣傳播。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發生空氣傳播。


豆米Oo


當然了,病毒是可以通過控偶器傳播的!

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中國疾控中心專家解釋,偶然經空氣傳播,指主要通過飛沫等其他途徑傳播,但在特殊的條件下可以發生氣溶膠傳播,尤其是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可以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例如流感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當然了空氣傳播也有很多種,戴口罩還是有效果的;

比如飛沫傳播是之傳染病的一種傳播途徑。飛沫傳播即空氣飛沫傳播,是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腦、猩紅熱、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一般情況下,飛沫傳播只有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才可能實現,而距離傳染源1米以外是相對安全的,距離2米以上是絕對安全的。因為,沒有外部條件(如風力)的幫助,飛沫噴射到兩米以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比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俗稱非典”,還有正在發生的“新型冠裝病毒”,

帶好口罩,堅決不外出,進行隔離!


鑫哥美好生活


病毒當然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比如這次我們遇到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就是由空氣傳播,而戴口罩就是預防空氣傳播的一個有效的途徑。防止空氣傳播,並不意味著需要將空氣中所有的病毒都殺死,只要能夠阻止空氣中的病毒進入你的呼吸道,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預防作用,而口罩就能夠很好的濾過病毒,還不影響你的正常呼吸。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我們人類目前發現的形態最為微小,結構最簡單的微生物,但是它到底是不是一種生命,目前尚有爭議。由於病毒微小,必須得用電子顯微鏡放大幾萬倍,甚至幾十萬倍,才能夠觀察到它的形態,因此病毒的發現比細菌要晚很多。

病毒的結構很簡單,最主要的就是其具有一段遺傳物質,這種遺傳物質只能是RNA或DNA的其中的一種,然後在遺傳物質外面有一層保護的膜,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由於病毒不具有細胞一樣的細胞器,因此,病毒本身不能進行任何生命活動。與其他胞內專性寄生的微生物不同的是,病毒進入活細胞以後,不是進行類似細菌的二分裂進行繁殖,而是根據病毒的遺傳物質的指令改變所寄生細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動,在活的細胞內利用細胞器,進行遺傳物質的複製和蛋白質外殼的加工,然後再組成新的病毒。

在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當中,毒引起的疾病佔到了約75%,有些常見的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比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腦炎,病毒性胃腸炎等。而且病毒和某些癌症的關係也十分的密切,比如我們熟悉的宮頸癌就是由HPv病毒所導致的。針對宮頸癌的疫苗,目前已經上市這種疫苗並不是能夠直接預防宮頸癌,而是預防HPV病毒已達到預防宮頸癌的目的。這次非常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就是感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肺炎。

病毒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

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傳播途徑,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常見於以下幾種類型:

  • 空氣傳播:空氣傳播常見於一些呼吸道疾病,比如說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以及17年的SARS都屬於典型的呼吸道傳播疾病。比如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當病毒感染一個人以後,這些病毒在人體的呼吸道內大量的複製,當人在說話,打噴嚏咳嗽的時候,這些病毒會隨著人體呼呼吸道分泌液以及飛沫向外傳播。

  • 體液傳播:通過體液傳播的疾病也非常多,我們比較熟悉的艾滋病病毒就具有體液傳播的特性。這裡所指的人體的體液主要包括血液,腦積液,組織液,淋巴液等,而不包括唾液和尿液,唾液和尿液不屬於人體的體液。當人接觸到含有病毒的體液以後,就有可能會被感染。

  • 飲食傳播:當我們吃一些被汙染的食物,有可能會被感染,這種情況就是飲食傳播。飲食傳播其實也就包含了糞口傳播。通過飲食傳播的疾病也是比較多的,比如病毒感染性的腹瀉,據研究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也有部分是通過糞口傳播的。

  • 生物媒介傳播:有些病毒並不能直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但是通過一些生物媒介就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比如流行性乙型腦炎,它就是由蚊子進行傳播的。

  • 接觸傳播:當接觸到被病毒汙染的一些物品被感染,比如毛巾、衣物、餐具、把手、手機等。預防接觸傳播最好的辦法就是勤洗手,所以洗手對於預防接觸傳播非常重要。

  • 性傳播:能通過性傳播的疾病非常多,艾滋病病毒、人皰疹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

  • 母嬰傳播:女性在懷孕的時候,母體與胎兒之間有一層胎盤屏障,可以隔絕很多疾病,但是有些病毒是不能夠隔絕的,比如說艾滋病病毒,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據報道也有母嬰傳播的例子。

以上所列舉出來的這些傳播途徑之間往往是有一定的重疊的,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以空氣傳播為主,據研究表明也有經糞口傳播的可能,而母嬰傳播已被證明。

如何預防病毒的傳播?

我們知道病毒的傳播首先要具有傳染源,還要有傳播途徑,還有易感人群,這三者缺一不可。假如一個病毒很強,但是它在月球,它沒有傳播途徑去感染人類。如果一個病毒具有傳染源也有其傳播途徑,但是我們人類對這種病毒不易感,是無法傳染給人的。所以要想預防病毒的傳播,或者掐斷病毒的傳播,就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一、控制傳染源

當一個傳染病爆發的時候,我們必須儘快的找到傳染源,就類似於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現其感染源來源於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這也有人表明這不是唯一傳染源,因此專家們還在積極尋找另外一個傳染源。我們可以從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可以看出,當專家們確定華南海鮮市場是一個傳染源的時候,就立即行動將其封閉並進行徹底的消毒,這是一種控制傳染源的非常好的辦法。如果傳染源來源於某些動物,我就需要對這些動物進行治療或者捕殺。本次武漢疫情雖然確定病毒來源於蝙蝠,但是蝙蝠並不是直接將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因此沒有必要將蝙蝠全部獵殺,蝙蝠並不會直接感染人。

就本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來說,已經被確診的人也是一個感染源,因此要對這些人進行嚴密的隔離,防止其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二、切斷傳播途徑

當我們確定一種病毒的傳播途徑以後,就需要對病毒的傳播途徑進行切斷。本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已確定是通過空氣嗯進行傳播,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隔離,普通人需要佩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聚會,這些都屬於切斷傳播途徑的方式。而在醫院或者疫情嚴重的地方,還要進行物品及空氣的消毒,這樣也是最大程度的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應該積極配合工作,帶好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一方面是避免自己感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他人。

三、保護易感人群

保護易感人群包含兩種方式,一種是非特異性,一種是特異性。所謂特異性保護,其實就是指疫苗保護,比如我們熟悉的HPV疫苗,還有一些其他傳染病的疫苗,而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疫苗上市。而非特異性保護主要措施有,避免與患者接觸,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過度疲勞。

每一種病毒有每一種病毒的特性,有的病毒容易感染小孩,有的病毒容易感染青壯年,有的病毒容易感染中老年,因此根據病毒特性的不同,對不同的人群進行宣教,保護這些易感人群並採取一定的措施,也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感染幾率。

總結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就是通過空氣傳播,其主要形式是飛沫傳播,也有報道稱其可以通過糞口傳播。而口罩可以很好的預防病毒的傳播,假如你是一個攜帶者,你戴上口罩以後,在你說話、打噴嚏、咳嗽的時候,飛沫就不會傳播到空氣中,因此就不會感染給其他人;如果你是一個健康的人,你也應該戴上口罩,這樣有病毒的飛沫也會被你的口罩隔絕,從而保護你的健康。關於糞口傳播,我們應當做的就是勤洗手,按照要求有將手洗乾淨,並且將食物洗乾淨,這樣就可以避免糞口傳播。

面對疫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眾志成城,方可戰勝疫情!


嶽文昌醫生


回答:不是所有的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有些病毒是通過飛沫核傳播的。

因為有的能從呼吸系統進入,有的能從血液傷口進入,進入後需要附著在細胞內,以狂犬病毒為例,在傷口處附著在神經細胞上需要72小時。不能通空氣傳播的病毒,因為他不能附著在支氣管,肺泡等呼吸系統的細胞上。不同的病毒進入細胞的方式不一樣。但也有例外,當病毒濃度特別大的時候,有可能通過黏膜進入,不是絕對的。

本次爆發的新冠狀性病毒就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狂犬病毒通常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傳播方式

包括經飛沫、飛沫核和塵埃。

1.飛沫傳播:

含有大量病原體的 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侷限於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周圍的 密切接觸者。這種傳播在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如車站、臨時工棚、監獄等較易發生。對環境抵抗力較弱的 流感病毒、 百日咳桿菌和 腦膜炎雙球菌常經此方式傳播。

2.飛沫核傳播:

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由於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稱為飛沫核。飛沫核可以 氣溶膠的形式漂流至遠處。 結核桿菌等耐乾燥的病原體可經飛沫核傳播。

3.經塵埃傳播:

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乾燥後形成 塵埃。易感者吸入後即可 感染。凡對外界 抵抗力較強的 病原體如結核桿菌和 炭疽桿菌芽孢均可通過塵埃傳播。

流行特徵

1)傳播廣泛, 傳播途徑易實現, 發病率高;

2)冬春季高發;

3)少年兒童多見;

4)在未 免疫預防人群週期性升高;

5)受居住條件和 人口密度的影響。

傳播途徑

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源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溼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等。由於飛沫質、量均小,難以承載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蟲感染幾乎不由此途徑傳染其它個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預防?

目前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來源尚未找到,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病毒變異仍需嚴密監控。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接受媒體採訪認為,病毒的源頭可能來自野味,存在人傳人現象。因此可從如下途徑預防:

(1)降低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

用肥皂水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避免與任何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2)防止自己和他人生病

a.洗手

在咳嗽或打噴嚏後;在照護病人時;在製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飯前;便後;手髒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洩物後。

b.保護他人免於生病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咳嗽或打噴嚏後,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洗雙手。

c.防止自己生病

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接觸(包括在公共場所吐痰、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以及與牲畜或野生動物接觸。

(3)注意食品安全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4)到生鮮市場採購,可通過以下預防:

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5)在生鮮市場裡工作,可通過以下方式預防:

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每天至少對設備和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消毒;在處理動物和生鮮動物產品時,穿好防護服、戴手套和麵部防護;下班後脫去防護服,每天清洗並將其留在工作區域;避免家庭成員接觸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