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文 / 洋松果職場說(個人第73篇文章)

閱 / 總計3400字(閱讀6分鐘)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近期和一些做Tob業務的朋友聊天,話語間有一種對於未來的焦慮。雖然很清楚B2B的業務性質,不像ToC的業務可以快速跑起來,但還是希望可以加速加速加速,提快業績增長的步調,避免在奔跑起來之前就消失在半路上。

朋友的焦慮其實很容易理解,現在外部不可控因素比較多,大部分沒有資金鍊支撐的業務,每一步決策都需要更加謹慎,也需要更加註意每個團隊每個人的成本和效率。

B2B營銷能不能快起來?

其實像做菜一樣,可以三下五除二快速調一個爽口的小涼菜,也可以文火慢燉煲一鍋味道濃郁的湯。

B2B業務快和慢的問題,和業務本身的盈利模式,有很大的關係。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一、B2B業務的區別,決定了不同的數字營銷方向

話雖這麼說,我們先回歸ToB業務的基礎屬性。B2B業務是和多個人在在理性的狀態下做談判和交易,不是一次衝動的消費。這一點從B2B和B2C業務關注點的區別就能看出來。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B2B和和B2C的區別

而且對於B2B的業務本身,當我們區分目標客戶的畫像、成交路徑之後,可以更加清晰的劃分。

一般來說,像SAP、Dell、Oracle的B2B業務,最關注的永遠是大型企業,像阿里雲、釘釘、滴滴企業版,收益以中大型企業為主,同時有一個小微企業的用戶池,來孵化核心客戶的同時,不斷積累資源,做新的業務嘗試。

可以先來看一下,對於常規ToB企業來說,獲客模式中涉及到的市場職能: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B2B的營銷要有內容,有媒介渠道,以及能夠輔助成交的路徑。有了這些基礎的優質原材料,像線上業務為主的涼菜我們參考涼菜的做法,是線下大客戶或者政府客戶的硬菜就急不得,需要慢慢來。

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線上業務的涼菜,有沒有可以跑的更合適的營銷路徑,數字營銷的方向需要先理解和線下業務銷售驅動的ABM營銷模式的區別。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以LG模式為主的線上業務雖然成交單價低,客戶可挖掘空間和穩定性差一些,但優勢在於有著龐大的客戶群體,而且一旦建立起在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核心優勢,會有相當一部分長尾的價值可以進行拓展。

數字營銷對於線上業務,也就會有著和傳統B2B營銷不同的方法和方向。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二、線上ToB業務,該如何理解轉化路徑和數字營銷的關係?

簡單來說,線上B2B業務需要限定業務模式,首先要區分出大客戶和小微客戶,另外不要求大而全,先找準一個突破口,努力夯實出核心競爭力。這些都是做數字營銷,快速跑起來的前提。

下圖是一個線上業務常見的轉化路徑。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用戶訪問我們的頁面,會隨著路徑的延伸,會被分隔成幾部分,最終有很小的一部分會進行下一步操作,甚至留諮或者付費。

1、98%用戶的生命週期

對於大部分可能會流失掉的用戶(中低意向用戶),我們的第一次接觸,就需要考慮好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互動和溝通,比如在網頁上聊天,在微信中留言,在下載優質內容的時候。然後對這部分人進行二次篩選和觸達,最終會培養一批意向增強的用戶,再次進入下一步操作。

2、1.8%強意向客戶的流轉路徑

對於有一些動作,但未到最終操作的用戶(往往屬於強意向用戶),需要進一步的培育,增強了解,建立信任感。因為這部分用戶的價值更高,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進行維護和運營。常見的方法比如圍繞優質內容進行郵件或微信的互動、電話溝通等等。

3、0.2%老客戶的運營,同樣不可忽視

在現在的營銷數據中,老客戶運營的成本遠低於一個拉新的成本。B2B業務不是一錘子買賣,那些付費的用戶,後期需要重點進行老用戶的運營,不斷培養信任感,培育成忠實用戶。這部分用戶往往可以通過口碑傳播帶來更多付費的機會。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在整個轉化路徑中,我們有媒介的傳播和拉新,也有線索中心的培育,以及老客戶的運營。最基礎的原材料就是我們業務本身,以及圍繞業務搭建的內容體系、運營體系和營銷體系。

每個環節之間屬於強綁定的關係。內容和運營體系需要營銷體系的助力,營銷體系也需要內容和運營的支持。而且線上業務所對應的數字營銷,也需要更加輕量化和注重用戶體驗。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三、線上ToB業務進行數字營銷,該如何“快步小跑”?

線上業務的數字營銷,從最初基於產品和業務模式對用戶做圈層、搭建營銷漏斗、營銷工具的組成和流程的優化,貫穿在整個業務流程當中。

下圖是之前給某一個業務搭建的數字營銷流程,基本涵蓋了線上業務所需要的主要營銷元素。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基於這個數字營銷的流程圖,來看看如何進行“快步小跑”。

1、需要理解數字營銷的角色

數字營銷在整個業務流程中,並不是一錘定音的角色,主要作為排頭兵和轉化收口來使用的。

可是在實際業務過程中,因為是高成本中心,容易被賦予成交最核心的角色,當期望未達成的時候,就會受到很多質疑和挑戰。

這其實是一種誤區,也是現實存在的問題,營銷中心需要和運營中心、銷售團隊達成一致,每個環節都在為最終的成交貢獻力量,只依賴某一方是不合理的。這也間接對每個環節的協作和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需要理解數字營銷的基本方法和準備工作

a)營銷人員也要深入一線業務:

數字營銷的所有工作,都是基於對業務的理解。很多的營銷人員,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理解業務,所以營銷策略容易標榜著高大上的標籤,不落地,實際很可能刷出爆款,但叫好不叫座。

只有長期瞭解一線業務的營銷人員,才能更好的做營銷用戶的圈層,創建更加合理的營銷活動,搭建的營銷漏斗,才能在和銷售以及運營的協作中,讓每一分資源,真正有實際效用。

b)搭建媒介矩陣的觸達工具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營銷工具分為廣告營銷工具和非廣告營銷工具。

廣告營銷工具:指具體的營銷渠道:比如SEM、SEO、原生廣告、垂直類媒體等資源。這部分通常和預算掛鉤,也可以和直接轉化關聯。

非廣告營銷工具:包括了業務的營銷型官網、郵件工具和常規的雙微一抖的內容渠道。這部分既是廣告渠道的補充,也是內容不斷沉澱和傳播的渠道。

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的目標用戶,建立認知和初步的信任關係,給後續成交搭建好橋樑。

c)不斷進行營銷傳播內容及流程優化

除了營銷工具,同步不可忽視的是內容和流程優化。

內容是數字營銷的核心,也是用戶整個生命週期中最能建立信任和忠誠度的核心。包括線上線下活動、服務案例和解決方案、白皮書等等。

這也是和B2B業務有較大區別的一點。

此外,哪怕線上業務的原材料比線下要多,但和B2C業務依舊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更需要優化流程和效率。

包括整個轉化路徑的效率,最終成交的效率,儘可能的做好每一個細節,減少流程的損耗。這方面的內容,可以從各大企業ToB業務的數字營銷方法和用戶體驗上大概瞭解到。

瞭解了基本方法和準備工作,可以基於目前的現狀,快速搭建基本策略,小步快跑。但同時也要注意幾個誤區。

3、需要避免執行過程中的幾個誤區

除了正確理解數字營銷的角色,以及基本的方法。整個數字營銷的過程,是伴隨業務的發展不斷優化調整的。也需要注意幾個執行過程中的誤區:

a)數字營銷需要不斷的探索和試錯: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現在的預算可能不像以往那麼充足,無法進行全方面的試錯。這就要求我們需要進行更多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最重要的是:和銷售、運營人員一起,確定策略,達成一致。

而且這個過程,是隨著業務的發展階段,不斷調整的。在初期可能需要關注如何先邁出第一步獲取更多優質流量,在中期可能是需要擴大圈層同時做好細節,後期需要優化流程和效率並尋求創新突破點。

b)數字營銷的效率雖然不如以往,但仍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很多人會說現在營銷的效果比以往大大下降,新的營銷方法層出不窮,數字營銷是否還繼續有必要,或者說權重是否需要降低一些?

營銷實際上是在與人做溝通,人性是最難以把握和捉摸的。無論何種情況下,這種溝通都是需要且必要的,而且營銷和產品、銷售、運營一樣,都是基礎的原材料。

在現有商品與人供大於求的基本關係下。產品不能解決與人溝通的問題,運營無法觸達儘可能多的人群,營銷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建立信任關係。需要多方的配合,互相補足和助力。數字營銷仍舊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c)雖然介紹了小步快跑的方法,B2B營銷欲速則不達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B2B畢竟是需要多方決策的業務,尤其是線上業務在國內的盈利空間並不算清晰,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基本方法,憑藉對業務和用戶的瞭解,稍微走快一些,但欲速則不達。

B2B業務仍有其自身的基本規律,不能為了跑的過快,而忽略了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哪怕是一盤涼菜,做的好的仍舊不多。我們的原材料,也需要認真篩選,仔細準備。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四、寫在最後

近期因為疫情的影響,本就步履很慢的B2B業務前行的愈發的艱難,但困難既然已經發生,我們也可以藉機去進行更多深入的思考。

做好當下的決策,拋掉負擔過重的冗餘,精簡流程,提升各部門協作的作戰力。未來有更多挑戰,也更有趣。

B2B營銷唯“成單”論?生命週期+數字成長路徑,有不一樣的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