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景陽岡有大蟲,寫明“三碗不過崗”,武松為何不聽?

大有可為888


這個應該算是兩個問題,而且之間沒有直接關係。應該是景陽岡裡有大蟲,武松不聽,三碗不過崗,武松不鳥。

為什麼這兩個理由都沒有留下武松呢?其實主要還是武松對於江湖上的勾當太瞭解,防備心比較重。

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武松是怎麼應對這兩個問題的:

01.先說說景陽岡的大蟲

武松在景陽岡吃過酒之後,拔腿就走,卻被店家攔住,原來這店家也是心存好意。因為這景陽岡最近鬧老虎,已經死了二三十人了,店家也是怕武松喪命景陽岡,所以好意提醒一下。

不過武松卻不領情,對於店家的說辭,他是一點都不相信,為什麼呢?

第一、武松也算是半個本地人,往年這景陽岡來來回回的也走過幾趟,不相信有老虎。

第二、武松本是江湖草莽出身,對江湖上謀財害命的勾當甚為了解,以為店家不懷好意。

基於以上兩種原因,武松頭也不回的走進來景陽岡,進入景陽岡後,先是有樹幹上寫的景陽岡老虎傷人事件,這時候的武松還是不想要,以為這是店家耍的小聰明。

繼續前行後,發現了陽穀縣的印信榜文,看著官府的大印,這時候武二郎才相信老虎出沒的事情,想要轉回酒店,有怕別人恥笑,加上酒勁上湧,酒壯人膽,就繼續前行。這才成就了武松打虎英雄的名號。

<strong>02.再來說說‘三碗不過崗’

這‘三碗不過崗’其實是這家酒店的名字,只是因為過往的旅客,吃了三碗酒後,就醉倒在地,沒辦法過去景陽岡,所以才叫‘三碗不過崗’

但是武松卻不一樣,要說梁山眾人,誰最能喝,這個不好說。但是如果要有酒量排行榜,我想武二郎必定是榜上有名。

武松喝了三碗之後,沒有感覺,纏著酒家在上酒,喝了九碗之後,店家不肯再賣了,這時候的武松已經喝得興起,狂性大發,吵著要鬧事,店家沒辦法,只能有賣了六碗給武松。

武松前前後後共計喝了十五碗,出門的時候還笑話店家“我又不曾醉”還說‘什麼三碗不過崗’,可見武松的酒量確實不小。

也正是感覺店家在酒的事情上誇大其詞,所以在店家說明景陽岡老虎的時候,武松一點都不相信,覺得店家的話就像這‘三碗不過崗’一樣,是個笑話。

不過也正是這樣種種巧合連在一起,才成就了打虎武松的威名,讓武二郎的名號真正的響徹江湖,人盡皆知。



三點文墨


《水滸傳》景陽岡有大蟲,寫明“三碗不過崗”,武松為何不聽?

第一,武松此前經常經由此地回家鄉,從未遇到老虎,也沒聽說有老虎,他認為店家騙人,所以置之不理;第二,武松認為酒家耍詐,想要以老虎來恐嚇他,讓他住店多消費,所以置之不理;第三,武松認為即便真的景陽岡上有老虎,他也不怕,以他的本事,完全可以應付得下來。

第一,武松此前經常經由此地回家鄉,從未遇到老虎,也沒聽說有老虎,他認為店家騙人,所以置之不理。

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 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說有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 便有大蟲,我也不怕!”

武松在酒家喝完酒後,提起哨棒就走,酒家攔住他,苦口婆心勸他喝了這麼多酒就不要上景陽岡了,因為那裡有老虎出沒,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碰到老虎了。酒家提議武松就在店裡歇著,等第二天湊齊了二三十人,大家一起過景陽岡,就不怕老虎了。但武松認為他這條路已經來來回回走了一二十回,從來也沒聽說過有什麼老虎,所以,他認定了是酒家故意拿老虎嚇唬他的,當然就置之不理了。

第二,武松認為酒家耍詐,想要以老虎來恐嚇他,讓他住店多消費,所以置之不理。

武松道:“你鳥子聲!便真個有虎,老爺也不怕!你留我在家裡歇,莫不半夜三更, 要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鳥大蟲唬嚇我。”

緊接著,酒家說我是好心好意救你,你若不信,可以進店來看官府發出的榜文。但武松這時候已經喝了十八碗酒,腦袋裡正是亢奮的時候,哪裡聽得進酒家的話,只把酒家當作歹意,因而對酒家來了一下黑色幽默,說是酒家留他住宿,是想半夜謀財害命。話說到這個份上,酒家再執意說什麼,就顯得真的沒事找事了。說白了,武松就是認為酒家以老虎嚇唬他,要他在酒家住宿消費,所以武松對此置之不理。


第三,武松認為即便真的景陽岡上有老虎,他也不怕,以他的本事,完全可以應付得下來。

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 這條景陽岡上,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見說有大蟲?你休說這般鳥話來嚇我。 便有大蟲,我也不怕!”

酒家對武松,其實真的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從武松喝完第三碗酒,向酒家索要酒的時候,就在提醒武松,景陽岡上真的有老虎,在我這裡喝酒不能超過三碗,超過三碗就得老老實實等著明天湊齊二三十人才可以一起過岡。奈何武松就是不聽。武松很精明,但也是基於他有足夠的自信。他認為即便景陽岡上真的有老虎,他也用不著害怕,他認為憑自己的本事,老虎還是完全可以應付得下來的。因此,武松沒聽酒家勸告,執意提著哨棒,帶著酒意,上了景陽岡,這才有了“武松打虎”這段故事。


喬鞅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松絕對配得上這種英雄豪氣。

武松打“”死”人後,逃到柴進府避難,一年多遭受冷遇,不受待見,讓武松很是窩囊和鬱悶。

宋江不但和他結拜,稱兄道弟,贈銀子做衣服,極大地治癒武松受傷的心,尊嚴得到滿足。

宋江的氣場,令人敬仰頂禮膜拜的網紅名聲,深深的刺激著武松。

只有江湖聞名,有真正實力,才會得到他人尊重而不是空氣般無視。

武松暗下決心以大哥宋江為榜樣,在江湖弄出動靜和名堂。

第一場打誰?挑戰高難度,打死景陽岡那隻武力值高的老虎。

武松與別人不同,他越喝酒越膽大,打大蟲如此,打蔣門神也一樣。

這是常人所不及的地方。

酒壯英雄膽,酒精刺激讓人亢奮,使人熱血沸騰。

只不過他最後居然成功了,而且是折了哨棒,赤手空拳打死的。令人震憾!

打死景陽岡那隻老虎,給武松帶來諸般好處,這風險冒得值!

首先江湖揚名立萬,藉助口碑傳播,一夜間家喻戶曉,令人側目。

其次得了賞銀,還如期進入縣衙做都頭,有穩定收入,還倍有面子。

三是誰還敢欺負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想想他背後站著強大的武松。

最大的震懾效應,就是西門慶懼怕武松實力,不是鑽床下,就是獅子樓無心戀戰,只顧逃命而被殺。

四舍鄰居誰敢不出來作證?連知縣和府尹都愛惜他是個忠烈漢子,其實就是被他勇敢所折服。

就是那三碗酒和那隻被打死的老虎,奠定了武松早期打虎英雄的形象和基礎,是最後看破世事,出家六合寺的鋪墊。




綠樹常青428


武松與宋江告別,急於回家探望大哥。途中路過一酒店,挑一面旗子,上頭寫著“三碗不過崗”;吃飽喝足後,店家告訴他景陽岡有大蟲,武松皆不信,這是為何?


一、武松連喝了十八碗的“透瓶香”,認定店家的“三碗不過崗”是在誑人。

武松天生豪爽,酒量大,最是怨恨欺詐之徒。他喝了三碗的“透瓶香”後,覺得酒好,這勾起他的酒癮。且這酒不像店家所說的酒勁那麼大,所以武松一開始就認定這店家在騙人,至於景陽岡有大蟲,無非是店家想留客過夜好賺錢的把戲。

二、武松歸心似箭,急於回家見大哥。

武松在柴進莊上待了許久,結果不受待見,恰好碰到宋江贈予銀兩,便急忙趕回家與大哥武大郎相聚。武松自幼是大哥賣炊餅撫養成人的,對大哥相當敬重。他一路急趕,為的是早日見到大哥,所以對於店家所說的景陽岡有大蟲、需留住一宿自然是聽不進去的。

三、武松自恃功夫了得,藝高人膽大。

武松天生神力,曾拜師周桐,功夫了得。不要說他認定景陽岡沒有大蟲,就算真有,武松也並不畏懼。他喝了十八碗的“透瓶香”,略帶醉意,而且好面子,所以即使一路上看見官府的榜文告示,也不回頭。

總之武松是上了景陽岡,也赤手空拳打死了大老虎,這成為他個人最值得驕傲的一段經歷,也成為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一個故事。


菸斗的傳說


景陽崗有大蟲,和寫明"三碗不過崗"武松為何不聽?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武松原在清河縣,因打傷人到柴進處躲禍,過了陽穀縣就是清河縣,所以武松對這一帶是熟悉的,原從未聽說有什麼大蟲,所以不相信。二是武松武藝高強,並且武松酒量又好,很能喝,所以很自信,加上喝了18碗也開始有醉意,更大豪氣沖天,更是天不怕、地不怕,這方面原因是最主要的。還有離兄一年多,回家看兄的心情比較急迫,所以綜上幾方面因素就不聽,也不怕,後來山上看了有虎榜文方才相信,但回去又怕扔臉面,所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走。


老夫常談


武松武二郎,是真的“二”。

武松從小沒了父母,是哥哥武大郎把他拉扯大的。他的愛好就是兩樣:喝酒、打架。每次喝過酒就出門打架,因為拳腳工夫不錯,每次都能把對方打趴下。傷了人之後就被巡警抓走,然後再由賣炊餅的哥哥用錢來贖回他。回家後再不斷重複喝酒--打架--被抓--贖回這樣的程序。為贖他武大郎花了多少錢我們不清楚,只知道他離家一年多後武大郎做小買賣賺的錢就能在縣城買下一幢臨街的二層小樓。——而他離家時武大郎可是將家中的積蓄全部交給他帶走了的。

說到他離家的原因,那也是因為打架,誤以為打死了人,不能再靠錢來免罪了無奈出逃。逃到柴進莊上,“二”勁不減,人家免費供給吃住,他仍舊要酒後鬧事,毆打莊丁,這能怪人家服侍不周嗎?

說到景陽岡,依然與武松“犯二”有關係。賭氣連喝十八碗酒把自己灌得暈暈乎乎就夠“二”的了,還不顧店小二的勸阻偏要連夜過岡。說你行走江湖警惕性高怕店小二謀財害命我們也能理解,但你在山腳見到蓋有縣政府大印的公告,證實山上的確有吃人的老虎了,還因為害怕店小二的嘲笑而不願回頭堅持上山是不是太“二”了?——我是不會相信武松此時認為對付餓虎是有必勝的信念的,如果有,那仍然是“犯二”。


紅塵中人11


我來回答!!武松為什麼不聽。

第一,因為武松的性格就是這樣,要強,不示弱。店小二告訴他三碗不過崗,他自信,自己豈是三碗就能喝夠的人。店小二告訴他有大蟲,那他更就要彰顯一下自己的武力值了。所以要去,不能讓人小看了。

第二,最重要的,他以為店小二說有大蟲是在嚇唬他,他不信有老虎。後來上山果真看到官府榜文,他也心裡發怵,想回去又怕折了面子。最後老虎出現武松尿都差點嚇出來。藉著酒勁兒打死了老虎,他自己也嚇個半死。

綜上所述,武松完全是自己要強,再加上不信覺得小二吹牛想嚇唬自己住店。所以就有了打虎的壯舉。。


錦繡時代


武松在《水滸傳》裡,是個令人們喜愛的英雄形象。他機智、勇敢、不怕困難、富有反抗精神,景陽崗打虎,顯示出無比勇武的英雄氣概;痛打蔣門神,表現了嫉惡如仇的高貴品質。武松是力與勇的化身,人民在他身上,寄託著戰勝自然、戰勝惡勢力的理想。從他哥哥以賣炊餅為生看來,他大概也是城鎮下層貧民出身。同情封建社會制度下的廣大農民,憎恨貪官汙吏。但是他武藝高強,秉性剛烈,撒潑大膽。

《水滸傳》景陽崗有大蟲,寫明三碗不過崗,武松為何要過?

在外漂泊,倚人離下而受富人白眼的武松,遇到“及時雨”宋江。宋江的買衣、送銀感到了大哥般的溫暖,在對宋江頂禮莫拜,感激萬分的同時,想到自己在陽穀具的同胞哥哥武大。與宋江萍水相逢,不能相伴終生,在外流浪不是長久之計,而且,父母早亡,哥哥扶育之情隱於心底,於是武松便動身去陽穀尋找哥哥武大。景陽崗有大蟲的告示,並沒有阻擋住武松去陽穀尋哥哥的決心。而且越是艱險越向前,明知山有虎越上虎山行。文人心中有詩氣自華,而武松身懷絕枝神自豪。

三碗不過崗,為尋哥哥,三碗酒豈能擋住武松,一連十八碗。文人喝酒詩連篇,武松喝酒壯雄膽。只要喝了酒天不怕,地不怕。因此,在景陽崗上,他赤手空拳打死猛虎,連獵人們也驚喜地說他是吃了豹子膽、獅子腿,膽包著身軀的傳奇勇士。毛澤東曾說:“我們要學景陽崗上的武松。”也正是讚揚他在野獸面前沒有絲毫懦的敢於挑戰的精神。

這說明了武松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百姓一樣有情有義,為尋哥哥續手足之情,克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這是武松的性格。


用戶王者孝


書中已經說明,店家已打招呼,而且貼有安明告示,三碗不能過崗,可武松還以為店家為了賺錢要留他過夜消費,加上武松自恃酒量寬和藝高人膽大的心高氣傲才貿然上崗。結果創造了武松打虎的千古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