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看完《亮劍》是什麼反應?

似沐夕梓


雖然沒有官方的確切消息,但日本電視臺通過正規途徑引進中國經典抗戰劇《亮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的確有不少日本網友通過網絡看過《亮劍》,就像中國網友通過網絡看過日本拍攝的“很日本”的電影《男人們的大和》一樣。那日本網友對於中國網友熱衷的《亮劍》持何種觀點和看法呢?



記得此前有精通日語的網友翻譯過日本人看《亮劍》後發的評論,其中一部分日本網友覺得《亮劍》拍得還算真實,尤其是劇集對於日軍特種部隊的描寫和演繹,這在日本國內的相關題材作品中,幾乎沒見過。



有覺得真實的,就有覺得不真實的,有一部分日本網友覺得《亮劍》有點兒“神”,尤其是殲滅“山崎大隊”,讓他們感到了“被殲滅的羞辱”,所以這些人固執地覺得這一戰未必像《亮劍》演的那樣。



最離譜的日本網友,甚至因為李雲龍的一句臺詞,還想讓他道歉……李雲龍那句“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竟然引來了日本網友的口誅筆伐,覺得李雲龍侮辱了武士道……網傳李雲龍飾演者李幼斌對此進行了回應,“道歉是不可能的。”這霸氣的回應真是像極了李雲龍。



總體來看,日本網友看《亮劍》還是比較客觀的,沒有像韓國人“全天下我最強”的心態,但《亮劍》的確讓日本網友很不爽,畢竟劇集是客觀而有力的。


南瓜報告


我舅舅是日本遺孤,小時候被我姥姥領養,後來他日本媽媽找到他,1998年帶著中國的老婆,兒子回了日本。 他兒子就屬於中日混血,後來他來北京留學,被導演發現,讓其在亮劍裡演一個日軍特種兵的軍官,就一句臺詞,演得挺好。這劇我舅舅,舅媽也在日本看了好幾遍,也沒啥大反應,他喜歡李雲龍,因為我舅一直覺得他不是日本人,他在日本工作平時都不太和日本人說話


深海的思考


記得那年在廣州軍區服役,跟日本自衛隊一起處理二戰時期廣州日遺化武,正遇電視劇亮劍熱播,讓翻譯告訴日本自衛隊派遣到廣州和我們一起處理日遺化武的軍人,第二天翻譯告訴我,日本人回去看了亮劍根本睡不著,一晚上沒睡!就想讓日本人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惹的!


FH老四


說一件真實的,十年前我媽是東方外國語學院的老師,認識了來自日本的優子姐姐。

那是亮劍在熱播,我們關係很好也覺得讓她看一下抗日片不會有多大的遭來反感,結果她的第一句話卻是:“他們講的日語,我聽不懂。。。”

現在想想還挺搞笑的,但是至少比現在的話音不同步的“鬼子”要精彩

可以說亮劍真的是抗日劇經典中的經典了


小光明知多少


兄弟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據我瞭解《亮劍》作為一部現象級的抗日片,不僅在中國播放,而且還流入了日本國內,並且很多日本人也對這一電視劇感興趣。能流入日本,被日本官方媒體所接受的原因就在於一點,這部電視劇比較真實的反應了當時中日兩國的交戰狀況,雖然人物虛構,但是能把人代入到當年那個時代。

一位中國網友上傳了一段和自己朋友觀看《亮劍》片段的視頻,而他的這位朋友就是一位日本小哥。觀看的片段就是《亮劍》第一集李雲龍率領新一團大戰坂田聯隊,看過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這一段坂田和他的副手有著大量的日語對白,但是這位日本小哥聽了沒多久就憋不住笑了出來。

日本小哥用英語和這位網友做著交流,當被問到為什麼笑時,他坦言道:“我感覺他們說的日語不好啊,非常好笑,反正不是正常的日語。”接著他還問道:“為什麼不說中文呢?我感覺這些演員也不是日本人,這部電視劇面面向的不是中國人麼?”用中文的話就顯得不真實了啊,就像《新亮劍》那樣。

坂田的那位副手的日語真的是太有魔性了,直接讓這位日本的小哥笑得停不下來。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想到了一些美國的電影中那些說著中文的外國人,我們也會覺得搞笑。當然,我們在看《亮劍》時是聽不出來的,畢竟不是所有的觀眾都會日語,而美國人在電影中聽中文肯定也聽不出不同。

亮劍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是這麼說的:“什麼他孃的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中國人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在日本人的眼睛裡面,就是在侮辱他們神聖的文化。

因此,日本的觀眾在看到李雲龍的這句臺詞之後,很是憤慨。因為他們感覺中國人在侮辱他們日本的武士道文化,這是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所以日本網友紛紛留言,要求把這句臺詞去掉,不論是中國播放的亮劍還是日本版本的都不能有這句侮辱性的臺詞,否則必定跑到“李雲龍”家裡興師問罪。





撩影奇譚


《亮劍》在我國的熱度一直很高,深受大家喜愛,那麼日本人看到該劇會是什麼反應呢?


我認為日本人看到《亮劍》與看到其他抗日神劇的感覺不會有太大出入,首先一開始一定會渾身不自在,畢竟看到劇中自己的“同胞”被砍瓜切菜般的殺掉心裡肯定會不舒服的,接著他們會有所釋然,畢竟是我們國家拍攝的劇,演繹的側重點不同,因為他們知道抗日戰爭我們的損失比他們大的多,而且我們的戰士整體素質確實不如日軍,所以我們拍攝這樣的影視劇在他們看來這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最後他們會將我們拍攝的抗日劇當成一種娛樂方式,用來打發時間或者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所以總體來說,日本人是不會很認真對待這些抗日神劇的,因為他們認為這不真實。

那麼《亮劍》這種深受大眾所喜愛的劇也屬於抗日神劇嗎?說實話,《亮劍》雖然不是抗日神劇,但很多地方也與實際戰爭有很大出入,並不真實。


這裡就簡單舉幾個例子:

李雲龍還是新一團團長時率領全團擊潰坂田聯隊,說實話,整個抗日戰爭八路軍就從來沒有過如此傲人戰績。

還有李雲龍在李家坡殲滅山崎大隊,這是有原型的,原型是彭總指揮的關家堖戰鬥,當時日軍三十六師團的岡崎大隊五百多人誤打誤撞發現了八路軍的黃崖洞兵工廠,這是我軍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兵工廠,於是我軍就在關家堖包圍了這支部隊,企圖全殲他們,參與包圍的我軍多少人呢?兩萬多人,兩萬多人圍攻兩晝夜,愣是沒全殲了這五百多人。那戰鬥的結果呢?就是日軍傷亡二百多人,其餘突圍而去,我軍損失一千多人。

還有就是李雲龍,楚雲飛等四人一起參加日軍指揮官的生日晚宴並大鬧會場,殺掉數十名日軍和偽軍,然後從容而退。

再就是李雲龍率領一個團攻打縣城,理由還是為了救自己的老婆,這在那時候也是根本不可能發生在我軍身上的事情,也是堅決不允許的。


所以總體來看,《亮劍》裡塑造的李雲龍和獨立團等我軍指揮官和部隊戰鬥力都太過強悍,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但《亮劍》不屬於抗日神劇,因為我們喜歡《亮劍》主要原因不在於他有多麼的貼近歷史事實,它甚至都不如《我的團長我的團》真實,但大家依舊喜歡,原因就是《亮劍》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是真實的,裡面的每個人物都刻畫的非常鮮明,有血有肉。人物的刻畫,情節的跌宕起伏這才是我們喜歡的理由。

《亮劍》不是紀錄片,不需要真實的反應當年戰爭的殘酷和真實,如果大家想了解真正的抗日戰爭大可從書籍和相關紀錄片中去了解。


鹹魚閒聊


《亮劍》是我最喜歡的抗戰劇,沒有之一,喜歡它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反映史實,而是因為他刻畫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肉,李雲龍、趙剛、楚雲飛、和尚,甚至是隻出現幾個鏡頭的騎兵連連長、打了勝仗前往繳獲物資的小兵,都讓人記憶深刻。

日本人觀看亮劍的真實反映

亮劍作為一部抗日劇,是不可能被日本引進播放的,也即絕大部分日本人是看不到這部劇的,而能看到的那些人,如通過網絡渠道觀影、留學時網友推薦等,他們對於此劇的真實反映如何呢?有人就專門搬運過日本人觀看此劇的彈幕。

其中最常見的是對這部片子和我國社會的負面評價,如“沒腦子的瞎麻雀”“慫人窩裡鬥”“這是戰國時代嗎”等等。有些網友對於劇中李雲龍關於武士道的言語大為不滿,認為這是對武士道的侮辱,甚至讓其道歉。


為什麼日本人會這樣評價呢?

1、民族立場和情感:其實,我覺得糾結日本人怎麼看待《亮劍》這個問題沒有必要,他們對於這部劇的負面情緒不用問我們就可以想象,日本當局一直不承認其侵略中國的歷史,這就導致日本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是否認侵略歷史的,他們認為若沒有美國,早就帶領大東亞共榮了。記得有部反戰因素的日本動畫電影,戰爭讓女主喪失了手臂和親人,但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日本,女主直接崩潰,其心聲是:為什麼不再堅持久一點呢?堅持久一點就勝利了。由此可見其國民對於侵華的態度。

2、沒有史料研究價值:《亮劍》的不尊重史實一直為人們詬病,無論是李雲龍開了掛的勝仗和其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都是不尊重歷史的表現。當時,中國共產黨的紀律嚴明是出了名的,屢立戰功的黃克功因為憤怒中槍殺了和自己處對象的女生就被就地處決。李雲龍一而再再而三不遵從上級指令,在現實中是沒有政治前途的。既然不尊重歷史,那對於真正想要了解這段歷史的日本人而言就沒有研究價值,也就談不上好評了。

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我們對這部劇的喜歡,劇中日本人說日語,而不是蹩腳的中文;擺脫臉譜化,刻畫了楚雲飛這一讓人心生喜歡的國民黨軍官形象,這在當時都是一大進步。


我是愛追劇的樂樂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在評論中補充。


愛追劇的樂樂媽


其實,日本人還是比較喜歡看抗戰劇的。日本人編了一本《抗日劇大全》的書,而且在日本賣的還不錯……

這本書的作者巖田宇伯,他自己很快,就被抗戰劇的情節深深吸引,不能自拔了。雖然他當時並不太會說中文。但他還是對抗日劇產生了巨大的熱情,還找來21部不同的抗戰電視劇研究。

因為有1部電視劇,日軍都是,穿著帶有明顯現代風格的護膝、護肘、手套和戰術背心一應俱全。還引發了日本觀眾的吐槽說:我很好奇當年有這裝備咋還贏不了美軍呢?”

看到有的自媒體說:有的日本網友卻在看完《亮劍》之後,表達了自己對《亮劍》的不滿,甚至提出要讓李幼斌向“全日本國民道歉”的要求。

其實,別說亮劍這種拍攝還是非常精良的抗戰劇了。就是,各種抗戰神劇,日本人一樣看的津津有味。巖田宇伯就感嘆:不愧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啊,出演抗日神劇的女演員都是美女,男演員淨是帥哥。<strong>

這種類型的電視劇在日本被成為“特攝劇”,是指包含了特效和特技的電視劇。

而且日本人自己還拍攝過抗戰劇,比如,《レッドクロス: 女たちの赤紙》,譯成中文的話,便是“紅十字 :女人們的紅紙信”。 這一部電視劇先後拍攝了3個月,其中一個月,還是在我國黑龍江省拍攝的。

日本過去還拍攝過一套電視劇,叫戰爭與人間,一共是三部影片,從發動九一八到戰敗!還有,日軍到村子裡掃蕩,遭到游擊隊伏擊的場景。

實際上,日本不會公開引進抗戰影片和電視劇在電視臺播放,基本上,都是以錄像帶和光盤引進,在出租和出售給個人觀看。


深度軍事


日本人能看到《亮劍》嗎?


抗戰劇算是一類中國特有的電視劇類型。上個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了殘酷野蠻的侵略戰爭,犯下了累累血債。所幸十幾年的時間裡,以中共為代表的中國抗日力量奮起反抗,與武裝到牙齒的日本軍隊鬥智鬥勇,譜寫了一段段傳奇。這些事蹟實際上就是抗日劇的靈感。



但是日本政府對此類影片是極為牴觸的

現在的日本政府以安倍為首相,妥妥的偏右翼。所以日本政府是不允許有關抗日題材電影或電視在日本的散播,極力的阻擋著類型的影視作品引進,普通日本民眾是看不到這類電視電影的。既然看不到,又哪裡來的感想呢?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實際上,我們應該明白的是,這種劇目不可能通過官方的渠道引進,所以自然而然也僅僅只是日本少部分人會去觀看,在網上當然也有一些日本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便是日本人看完《亮劍》的4種反應。

一、《亮劍》客觀而有力;

有人認為《亮劍》之中描述的情節有真有假,對於他們來說,總是認為自己老一輩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精神是無所比擬的,而在中國抗日劇當中我們也都明白日軍所表現出來較為脆弱的狀態。

國人對於地理以及各個方面較為了解,所以在某些戰役當中就有可能佔優勢。很多人認為日本人看了《亮劍》之後會非常的生氣,可是亮劍之中所描述的某些事實確實是真實的,他們也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批判。

二、自己國家的武士道被侮辱;

眾所周知,對於日本人來說他們國家一直崇尚強者,也就是說,只要你表現出來較強的狀態,就能收穫他們的尊敬敬佩。而在亮劍之中對於日本士官也有相應的描述,只是最後因為中國士兵表現出來較為敏銳、智慧的狀態,可能將這些日本士官殺害。

就拿其中所說的“山崎大隊”來說,很多網友就在批判說這不真實的,當時在網上還有一部分網友因為李幼斌說的“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這句話而感到十分的生氣,還揚言要人道歉。沒想到最後演員卻表示“永遠不可能道歉”,這就讓日本人很尷尬了,當然這也是他們對於劇中角色的看法。

三、所有的演員都非常的美貌;

可能在劇集討論當中提到演員讓我們啼笑皆非,但實際上有一部分人的關注點確實是演員的容貌。當時就一名名為巖田宇伯的人感嘆說“出演抗日劇的演員大都比較帥氣靚麗,不愧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國。”

加之國人對於地理以及各個

實際上,出演抗日劇的演員大都需要符合當時的狀況,通過一定的特效以及化妝術也可以將這些演員和當時時代表現出來的情較為符合。不管是演員選擇還是情境架構,都還是比較客觀。當然出現這種評論,主要還是因為國人本身的美貌吸引到了別人。

四、自己國家被過分醜化;

中國所拍的一些關於抗日時期的電視劇,大家可能都能感受到其中描述一些場面確實較為搞笑。除此之外,因為對於日本人本身的憤恨,大家也會根據史實進行相應的改編。因為在電視劇當中所選的大部分演員都會較為矮小,同時看起來不太睿智,這就讓日本人感到十分的憤恨,也是最難以接受的。

他們認為自己國家的士兵都是比較聰明的,加上從小就鍛鍊武術,所以力量以及能力各個方面必然比中國軍隊強。可是在電視劇當中因為這樣的反轉,就會讓他們覺得劇目是不是太假了?可是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內心不接受自己國家失敗,而將此全部歸結為電視劇改編。

我們也相信每一位日本人看了《亮劍》之後,他們也會有相應的思考,對於當時環境以及先輩們之前的戰爭有一定的反思。雖然他們不願意承認中國人的智慧以及其他的品質,但實際上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能力也是他們無法企及的。

在看完《亮劍》之後,他們也會對於這種精神體會得更加深刻,如果瞭解了相應的史實,也會明白當時日本人對於中國的打擊以及殘害有多麼的殘忍。日本人一直以來不承認對於中國人的傷害,這種行為是比較錯誤的。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文化傳輸過程之中,歷史將被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