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家長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而是一門心思地花時間花財力幫孩子找培訓班?這樣好嗎?

豔陽少俠


關於這個問題我分享以下的觀點,希望對您有幫助。

樓主描述的問題“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卻花時間和財力找培訓班”,這應該屬於一個普遍現象。這裡折射出父母對孩子成績的期盼,可惜卻用錯了方法,具體的來說:


1、培養閱讀和找培訓班二者雖都屬於幫孩子提高成績的方法,但二者卻完全不一樣。培養閱讀是根,培訓班是枝;培養閱讀是道,培訓班是術;培養閱讀是小無相神功,培訓班是少林羅漢拳。培訓班是短期知識補充,培養閱讀則是長期知識積累;培訓班是臨陣磨槍,培養閱讀卻是厚積薄發;培訓班可拔苗助長,培養閱讀卻是緩慢生長。


2、家長的教育思想大多屬於“寄存式”教育,覺得把孩子的學習“寄存”給培訓班老師就OK,只要花錢就可以了,其它的交給培訓班就行了。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陪孩子一起養成閱讀習慣,讓孩子能獨立學習,才是取得好成績的基礎。


3、好不好問題。這個不好評判,這要看孩子現在處於什麼水平,如果成績特別差,那是先需要找培訓班把孩子的成績補上來,能讓孩子跟得上老師的節奏。在課堂上有了自我存在感,對學習有了興趣,希望。在這同時,陪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我覺得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積極教育


其實培養孩子閱讀並不需要太多精力和時間,更不用跟父母學歷高不高有關,而是看父母是否有那個細心觀察、細心引導的耐力。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初中89年畢業生。小時候沒看過多少書,每年基本就是學校發的幾本書。放學回家每天首先面對的是一堆家務活。

兒子07年出生,剛讀幼兒園時我常給他講睡前故事。起動都是亂編的,不過他愛聽,那怕每天講重複的。後來逐步買些注音版的故事書讀給他聽。

孩子讀一年級後,我開始逐步停止給他講故事,讓他看給他講過的注音版故事書。一次偶然去書店幫他買了三本書,《十萬個為什麼》《百科全書》《動物百科全書》花了近120元。沒想到的是孩子迷上了,並發現以前常問的為什麼不問了,反過來還經常跟我講看到過他所知道的東西。比如:天文類的、人體類的等等。說得一套一套的,講得很好。至此,我開始帶他去書店,每次去都讓他挑幾本書回來。當時我就因常幫他買書還常被他媽媽說過好多次,說我盡買些沒用的。不過,幾年以後就不再說了,因為他也發現孩子的詞彙量不斷增加,懂的東西越來越多。成績穩步提升,作業按時完成。四年級時家長會老師還請我發言介紹培養孩子的閱讀經驗。此後麗每次家長會老師都講我孩子學習方面進步很大,上課如何認真聽講等。

多年來,家裡累計買的書差不多600本左右(近年來因發現他看書有的書太快,大多買的都是較厚的書)。圖書館借閱的書記錄看完的有700多本。當初幫他借書怕借重復和忘計借多少本跟家裡的書混了難找,所以從二年級圖書館借書借一段時間後都開始記錄。今年小升初,看過的各種書已有一千多本。老師講他知識面廣,學習態度好。發現他每天上學都挺自信,特別在數學方面特自信。每天沒一點壓力感,放學回家先看會課外書,作業基本學校裡完成。對此,他上學我基本不操心。



喜歡下國際象棋



走到哪,看到書就走不動了,非得看完一本再買幾本回去才肯走。

培養孩子閱讀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難的,反過來說愛看書的孩子基本不用操心的。

個人經驗希望能幫助想培養孩子閱讀的家長們。
這是幾年前的


豔陽少俠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一個新聞。

大體是說,正趕上最近放暑假,有一位爸爸並沒有給孩子報輔導班、興趣班,而是給他買了1萬個西瓜,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賣掉。

爸爸的觀點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上培訓班也很重要,但不差這一個暑假,以後還是要上。

但這種讓孩子親身實踐的精力,卻非常難得。而且在賣西瓜的過程中,孩子能學到的知識,一定遠多於在培訓班裡學到的東西。

所以,通過這個例子,相信你能感覺出我的觀點:培訓班也要上,但一味的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培訓班,這是不合理的。

上培訓班的本質,也是為了學習知識。但被動填鴨式學習,和主動閱讀學習,兩者是不一樣的。

有很多培訓班的確很好,但不可否認,培訓班還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這和讓孩子自己讀書比起來,就少了一份“純真”。

如果你能培養孩子讀書的能力,讓孩子主動看書、看繪本、學習知識,其實效果並不一定比培訓班差。

至少從大人的角度來看,自學的效率反而更高。而如果你不教會孩子自學、自主閱讀的能力,以後他學習只能靠外力幫助,這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

或者,回想下自己吧,你自己平時不讀書,小時候沒怎麼讀書,難道現在就不後悔麼?難道還要讓這種悔恨,繼續留在你孩子身上嗎?

不,千萬,不要,你讓讓他多讀點書,打開一個更精彩的世界。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在下千城


這樣絕對是最錯誤,最費力的學習方法。不僅家長花錢多,而且孩子學習累,還成績差。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父母因為工作忙的關係 ,從來沒有注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親子陪伴的時間也非常少。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就遇到了識字量小的問題,一年級的時候是題目讀不懂,寫作業慢。到了二年級,還能夠勉強跟得上平均成績。


但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水平明顯的下降。第一,因為缺少閱讀,孩子的識字水平遠低於經常閱讀孩子的水平,在佔語文高分的閱讀和作文題型中,孩子因為平時閱讀積累少,閱讀能力差,當然閱讀理解就丟分多,第二,因為閱讀積累少,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沒有東西可寫,沒有詞語可用,根本寫不出來。發現了這些問題之後,孩子的父母不是抓緊給孩子進行閱讀的強化訓練,而是找了很多機構培訓班,甚至是一對一地對孩子進行輔導,想通過短期的突擊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來。雖然,補習之後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這並不是孩子自己真正的學習能力,而是填鴨子式的學習。只要沒有老師輔導,孩子的成績馬上直線下降。

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成績變成了倒數第二。老師勸留級。這下,父母著急了。送到我這兒來給孩子診斷,我隨便給孩子抽查了幾張語文試卷,發現,孩子的識字能力差,閱讀能力差,作文能力差。其實,就是閱讀積累不夠造成的。

現在給孩子每天閱讀半小時,我選用的是帶注音版故事類書籍,一來孩子閱讀起來非常有興趣,二來,在閱讀中,孩子潛移默化就認識了很多高頻詞,三是有針對性的加強孩子的語文知識點訓練 。現在已經過去半個月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並且做了第三次測試,語文成績足足提高了十分。

而我做的這些工作,其實家長們在家也可以給孩子進行閱讀培訓和輔導,根本不需要花大價錢給孩子上培訓班。

下面,給大家送一個福利,語文學習的思維路徑圖。希望對孩子們的學習有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源媽親子營”,ID:【ymshq99】。和你一起來討論育兒的那些事。

源媽親子營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關鍵在於平時的積累,而不是光靠上培訓班就能提高的。

我兒子上一年級之前,非常喜歡閱讀,家裡的各種各樣的嬰幼兒書籍都是看了再看。很多看了幾遍都會背了。有時候他如果哭鬧不聽話,我就說咱們看書吧。他馬上就開心了。所以他讀一年級之前,不是太難的漢字也都慢慢認識了。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他自己要讀,不是家長給他的任務,他反而讀的很投入。但隨著他年齡的增大,我們給他推薦該階段的必讀書目,看得出他內心是抗拒的,他認為閱讀是佈置給他的任務,他沒了興趣,閱讀也是應付了事。不會深入閱讀,閱讀效果可想而知。

現在孩子上初中了,閱讀的書目範圍也在逐漸擴大。我們現在也是想辦法讓他喜歡上閱讀,現在家裡的床上,沙發上,書桌上,茶几上,都要放幾本書。我感覺還是非常有效果的。他只要看幾頁就會被裡面的內容吸引了。讀的也很認真。他也慢慢的發現其實家長給他推薦的這些書還是很有意思的,不但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增加自己的文學素養。

另外,閱讀還需要氛圍,在家裡,不能光催著孩子要看書,要提高。我們做家長的也要以身作則。家長也要找一本好書看看。認真做閱讀筆記。我們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的同時,也能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我想孩子認認真真看上一個小時的書,比在外面上幾個小時的輔導班或許收穫更大。家長和孩子要一起愛上閱讀。當閱讀成為習慣後。孩子的文學素養也就慢慢提升了。也就會更願意通過閱讀去汲取知識,充實自己。以上是個人的一點關於閱讀的小經驗,分享給大家。家長如果有好的點子,可以私信我,我們隨時溝通。謝謝大家。


思蘭聊教育


當然不好,這是一種偷懶的做法。不過可以理解。如果親自陪孩子閱讀的話你知道有多麻煩嗎?從挑選購買繪本,到每天的陪讀,要付出大量的財力和精力。我兒子現在一歲八個月了,從月子裡看黑白卡開始,各種卡片繪本,到現在光繪本就二百多本,一個書架都放不下,不知道是天生的還是培養的,現在超級喜歡看書,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看書!我躺床上玩手機,他把我手機拿走扣床上說,不看手機了,看書!晚上不睡覺,不讓關燈,要看書,早上醒來一睜開眼就吵著要看書,早上我沒起床他得把我拽起來陪他看書,一本低幼的書反反覆覆看幾十遍,看完一本最怕他說再看一遍,分分鐘要瘋掉,壓著火再繪聲繪色的給他講兩遍。天知道陪孩子看書有多抓狂!



啊小拽


我從小就喜歡朗讀課文,每天晚上媽媽回家做飯,爸爸坐在小桌旁邊喝著酒聽著我一遍遍的念著揹著語文書,那時的我們非常幸福。當我有了孩子後依然堅持我的做法,從一年級到高三畢業語文課文不是倒背如流也是朗朗上口,示範學校老師要求的也嚴格。我們那個年代是沒錢買書,他們這個年代是沒時間閱讀,只能充分利用語文書的機會好好學習。朗讀不僅鍛鍊膽量培養記憶力,而且裡面的課文非常好增長知識,現在我又開始朗讀起來。


YYYY體溫計


因為許多家長太相信培訓班了,而且很多家長也是靜不下心來,耐不下心來,仔細努力地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的。他們只感覺到,如果能讓他們花錢就能讓孩子提 高成績 ,那就是最好的了。

而如果讓他們坐下來,仔細認真地引導孩子讀書,他們沒那個耐心煩。

就像我一個朋友,從來不引導孩子讀書,而只是讓孩子,去上培訓班,去上培訓班,整天就是花錢找各種班去讓孩子上。

上了之後,連個效果也不問,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這孩子,最後花的錢也不少,但是就是成績 上不來。

一家子還氣得夠嗆!

比如, 我樓下的小夥子,孩子剛上小學,人家就探聽到了,學校附近有個託管班,就開始一上學就把孩子送了去,孩子從早晨在家吃了早飯出發,一天都不用管孩子,到了晚上,快睡覺時,打電話問,作業寫完了嗎?才接回來。回來之後,洗漱之後 就睡覺了。

這種父母當得可真是輕鬆啊!

可是他們自己並不感覺到輕鬆,因為在外面一直打拼工作,給孩子掙 各種培訓班的錢,也不容易。所以他們也感覺到自己很委屈很勞累。

所以,想處理好這之間的平衡關係,需要耐心細緻地下功夫,尤其是對孩子,想只花錢不下功夫,就想讓孩子變好,很不太可能 啊!


Longsuixinyuan


現在家長工作、二胎佔了大部份時間,就拿我來說二胎以後,整天抱著小的還有家務,幫忙打理淘寶店鋪,老公上班本來就忙,回來也要店鋪鋪貨,有時也忙到7.8點才能吃晚餐,老大隻能自己玩。慢慢的老二也大一點了,生活規例了才能利用睡覺前的時間教他認字,讓他自己讀故事書。 現在一年級了,讓他自己看書老是說看不懂,認的字也很多啊,但是也一直堅持讓他看,有空也陪她讀,這次放假每天堅持兩個或三個故事,也終於說看得懂了

看故事書還是要提早培養,不要像我一直認為孩子看不懂聽不懂,覺得沒用。興趣還是慢慢培養的,我弟媳的孩子1周半以後開始陪伴讀書刊,兩週歲後非常愛看書,想象力非常豐富,孩子也很聰明,玲俐。因為老二坐不住,只能等今年開始也要提前培養這方面的愛好。



80侯典範


雖然這樣不好,但是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農村,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我老家是農村的,現在算是走出來了,在城市裡定居買房。有了孩子以後也很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時回老家和左鄰右舍聊孩子學習問題,真的感覺到城市和農村差別真的很大。

也不是抨擊農村,現在留在農村的年輕父母不多了,大部分是早早就輟學了。當年上學時自己都不願意看書,更何況工作後。大部分都是很多年不再看書了,很多人更是翻遍家裡沒有一本書。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怎麼會培養出閱讀的習慣呢?

等到孩子上學後才發現,自己根本輔導不了孩子,也不想去花那個心思。寧願拿點錢去上輔導班,也不多給孩子買點課外書。也許在他們看來,閱讀是沒有必要的事情。

網上很流行一句話,真正的教育都是拼爹媽。

這裡拼的不僅僅是財力,而是你對孩子付出的耐心還有精力。

孩子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要閱讀。但現在很多父母手機不離手,除了刷抖音就是玩遊戲。很多在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迷上了手機,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玩遊戲。更有甚者,拿著父母辛辛苦苦攢的血汗錢,去充了遊戲會員。

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都是需要我陪伴的。報再多的培訓班都不如你和孩子每人手捧一本書,共同閱讀來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