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看《易經》?

黎小潔


先天太極八卦圖才是真正的需要學習的。後來的卦及爻詞,釋文,和孔的傳,都是“先天太極八卦圖”的一個分支:道教,教化人,人道,道德至上,當官至上。可就是因為這個影響了中國,以至於中庸之道深入骨髓。但先天太極八卦圖不是這麼點點學問,首先是天,天道,其後是地,地道。天道:宇宙也,宇宙規律。地道:地球,地球規律。天道,人道,地道,三道協調:黃道。一切都還在運轉,路漫漫。


給vvv


要問如何科學地看《易經》,我的回答是:用科學的眼睛看《易經》,《易經》就是科學;用占卜的眼睛看《易經》,《易經》就是占卜。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以我本人為例,我前半生五十年看《周易》,認為《周易》是占卜;後三十年看《周易》,認為《周易》是科學。同是一個人,對《周易》的看法卻有天淵之別,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自小讀的是四書五經,讀到《周易》的時候,老師講的是占卜,我聽的是占卜,頭腦裡記的是占卜,所以總認為《周易》就是占卜,占卜就是《周易》。自我五十歲之後,又讀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書,尤其是讀了《毛澤東選集》和《資本論》及《自然辯證法》以後,再回頭來讀《周易》,就截然不同了。我驚奇的發現:《周易》和《資本論》居然像從一個智者口中說出來的真理真言。總認為《周易》就是辯證法,辯證法就是《周易》。從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中可以看出前後兩重天:所以說用科學的眼睛看,《周易》就是科學,用占卜的眼睛看,《周易》就是占卜。有一句俗話說:理有一反一正,話有三說三解。意思是說同樣一個理是有反有正的;同樣一句話是有多種解釋的。由於立場觀點方法的不同會產生諸多的歧義,這是很難避免的。

我所以能夠發現《周易》中的辯證法,完全是個偶然機遇,使我大喜過望。於是不揣固陋,便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破解《周易》。自2001年始至2012年,歷時十年撰寫了一部《周易辯證法》(約30萬字)之所以名為《周易辯證法》,是因為全部《周易》原經文都是用馬克思的辯證法解釋的。書稿完成後已過去八九年時間,至今無法出版無人問津,等同一堆廢紙!

老朽今年已八十四歲,恐怕看不到出版的那一天了!如有關心《周易》的朋友,懇切希望與我本人聯繫。如能想辦法幫我出版,鄙人到九泉之下也會感恩戴德的!


朱友振


我一直覺得《易經》是世界上把辯證法運用得最成熟的著作,簡直可以說出神入化,無人能及,我真想把桌子一腳踹倒,以表達我激動的心情!

在觀察與表達這個錯綜複雜的現實世界的時候,人總是感到無能為力,所有的一切自以為是都失靈了!而且還有茫茫的,自我不可感知的未知世界,和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來的複雜的人生。把這一切雜亂無章冥冥中似乎又有章法的一切進行表達與陳述,以便我們能認識這一切,就算不能控制這一切,至少在心裡上得到一些安慰,就成為古今仁人志士不停奮鬥的一個目標。中國古人把自己認識世界最高的智慧都藏在一本書裡,這本書就叫《易經》。

遠古時候還沒有文字,但人們通過生活觀察發現,有一些東西總是強大的,耀眼的,有一些東西總是弱小的,不起眼的,但強者總有衰落的時候,弱者總會經歷繁盛,這種週而復始的變化後人總是要強加感情色彩,認為盛時要謙遜,敗時要堅強,總是讓人又想做到又彆扭,忘記了更深刻的更持久的自然之力,在自己體內也存在。

祖先用一根完整的、堅硬的木棍代表強大者,取名為陽,用一根斷開的、脆弱的代表弱小者,取名為陰,這就有了中國哲學史上,中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兩個概念“陰”和“陽”。陰陽永遠處於相剋相生中,它們是整個世界最穩定,最本質的東西。

當然世界不可能只有兩樣東西,為了進一步圖構出世界更加豐富,更富變化的基本元素,人們又進一步由陰陽推演出八卦,來模擬圖解整個現實世界,這種用最簡單的線條組合來表達豐富變化的現實世界的思想,真的是一個天才的創舉,我對原始先民們簡單而高深的智慧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後來文王又將八卦演化為更加複雜豐富的六十四卦,來象徵天地萬物的種種跡象與情境,當然是以人為中心,配上爻詞與卦詞,使得《易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拓展,這就像宇宙的演進一樣,由簡單到複雜,由一到多,但那根主線始終不變。

從古至今,對《易經》進行哲學層面闡述合格的只有孔丘的十翼,其它的水平不夠。孔丘使得《易經》系統化,條理化,給了《易經》以理論支撐,使得《易經》的本來面目展現在眾人面前。

對《易經》最大的曲解就是認為《易經》的那套對世界的詮釋與現代科學完全不同,辨證法,唯物論,這是《易經》的兩大基礎,你給我說這與現代科學有什麼不同?要討論要深入到《易經》具體的每一卦,每一爻,不要泛泛而談,你就會覺得,嗬,說得還真他媽在理,真他媽科學,牛!





騎驢去高考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源頭了,易經是很多學科集大成的一本書,古人把易經的學科分細分為山醫命相卜,平時生活中應用最多的就是中醫和算命,運用的都是陰陽五行的知識。易經據說是伏羲氏做八卦圖稱為先天八卦,周文王又根據社會情況把先天八卦的方位改變一下,成為後天八卦,河圖就是先天八卦,洛書就是後天八卦,洛書也就是九宮格,橫豎斜著怎麼加都等於15,河圖洛書是易經的基礎,到現在易經易經有很多應用。其實易經是一部反應自然哲學規律的書,把天地萬物分為八種類型也就是八卦,所以已經常常用於占卜,而人頭五臟六腑四肢還有其他器官也有對應的卦象,所以易經也可以用於治病,其他的學科原理是一樣的。




今天你逗比了嗎


如何科學地看《易經》?

一是要從歷史的高度,科學地看待《易經》。

二是要從人類對客觀事物認識的規律,正確看待《易經》。

三是要從現代人類認知的頂部,科學地看待《易經》。

四是要從當代科技前沿的高度,正確地看待《易經》。

五是要從哲學的境界,科學地對待《易經》。

六是要從系統論的視野,科學地看待《易經》。

七是要從信息論的方法,正確地看待《易經》。

八是要從數學的方法,科學地看待《易經》

九是要從計算機科學的層次,正確地看待《易經》。

十是要從文化思想的層面,準確地認識《易經》。

十一是要邏輯學的維度,科學地對待《易經》

十二是要從當代預測學的角度,客觀地對待《易經》。


沃克特爾


《易經》即《周易》。《史記》稱《易》,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礎上重為六十四卦。孔子為之作《易傳》。西漢之後,《易經》與《易傳》合為一書,儒家經典之一。

《易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辭,爻辭。卦辭爻辭盡是占卜吉凶之辭,別無其它。

《易傳》包括《彖》,《象》,《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其中,《彖》與《象》附在《易經》每卦之中,解釋每一卦每一爻之“象”,《文言》則附在《易經》乾坤二卦之下。其它篇附在《易經》之後。

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帛書《周易》,與通行本大不一樣。《易經》與《易傳》分離。

帛書《易經》部分:一,卦符不同,爻為“一”與類“八”形。二,卦名多有不同。三,卦辭爻辭多異體字,但內容大致相似。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鍵(乾),第二婦(否),,第三十三川(坤),,第六十四益。

帛書《易傳》,僅《繫辭》名同,但文字不同,如“太極,四象”為“大恆,四馬”,凡象字皆為馬。其它篇完全不同,為《二三子問》,《衷》,《要》,《繆和》,《昭力》。

同一個周文王作兩套卦序不同的《易經》?同一個孔子作兩套文字不同的《易傳》?哪個是真經?哪個是真傳?


趙日金141


《易經》是形而上的,科學是形而下的。

簡單說,《易經》揭示的是天道規律,科學是這種規律下的某種物質的規律,就是這種規律已經存在,科學家去發現和論證。細分到學科,如生物、化學、物理等。

可以這麼說,《易經》揭示的規律是一個非常大的整體,這個整體由成千上萬的科學組成。

科學,是近代的名詞,往往被貼在了《易經》的背面,一本正經的存在。但是,科學能證明宇宙的存在,物質的存在,人的存在,細胞的存在嗎?不能,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是已知存在下的發現,但卻證明不了為什麼存在。

因為不懂而執迷,本身就是迷信。請善待《易經》,請理性科學!

《易經》讓我們有了生活的意義,科學讓我們有了生活的樂趣。兩者從來沒有矛盾,矛盾的的只有人類。



金塘鯉


善易者不卜。

卜筮僅僅是易經的小術而已。

易經是樸素的哲理書。

充滿著智慧,辯證,矛盾,統一。

再深一層次,可以在易經中找到從哪裡來,我是誰,到哪裡去的答案。

明白因果,

解釋關於宇宙人生的根本。

明白人生的目的、價值、意義、態度等。

相比理論化、系統化的哲學而言,它的表現形式通常更具智慧。

使我們順其自然,理性的看待發生的一切物事。

天人合一,更高層次的俯視問題。

大局觀,整體觀,世界觀的看待人生。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履霜堅冰至,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處處充滿著樸素的哲理。


玉長風


易經,現在多指周易,確實是一本很玄奧的哲學著作。這本書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第一世界上有萬事萬物,何以周易僅用八卦就能整理天下萬事萬物?而八卦卻是八個抽象的符號。八卦是陰爻和陽爻的某種排列組合。為什麼不用陰陽道盡變化,而用陰爻和陽爻排列組合成六十四卦來講天下運動變化?八八六十四卦究竟是如何命名,依據的是什麼觀念?周易沒有五行相生相剋,又如何斷出卦之吉凶?僅僅憑陰爻和陽爻的位置,感覺很難理解。到底是卦象準還是判卦的人對事情的判斷準?有沒有卦象跟事實對不到的情況或者判卦之人根本就看不出什麼情況?判卦之人對卦象的研究究竟依據什麼來判?是按邏輯思維還是僅憑感覺?為什麼很多起卦判卦的人多半在事後才明白,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判定事情的結果?


八卦小一


過早的解釋了科學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