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

2月22日,據豬價系統顯示,今日豬價迎來了“4連降”,這也是疫情不斷向好發展後,各地復產復工等多種因素,造成市場供給發生變化帶來的!據瞭解,今日外三元生豬價格較昨日下跌0.13元/公斤,均價跌回38.07元/公斤,即將步入“18元”區間。內三元生豬較昨日下跌0.17元,均價36.94元/公斤,土雜豬豬價下跌0.09元,均價36.24元/公斤。

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


豬價呈現出連續下跌的行情,不過,飼料方面卻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比如說15水分玉米價格較昨日上漲5元,均價達到2033元/噸,而43%蛋白豆粕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漲幅,較昨日上漲33元,均價3161元/噸!豬價走低,飼料上漲,意味著豬糧比開始下滑,今日豬糧比18.73比1,這也意味著養豬的利潤不斷下滑!對此,養殖戶遭遇雙重“打擊”!

豬價自2月18日以來,出現了4連降的行情,原有如下;

首先,道路運輸通暢,調運成本逐步下滑;

其次,屠企復產復工,提價收豬後,養殖戶出欄不斷增多,市場豬肉供給有了變化;第三、

豬肉消費低迷,高豬肉價格,打消了不少消費者的購買慾,另外,儲備凍肉不斷投放,白條豬肉不斷補充,市場豬肉供給偏緊的局部大有好轉!

第四,豬肉消費短期內提振有限,餐飲、學校還未恢復,農民工依然有多少滯留農村,豬肉消費能力難有大幅提升,很難支撐生豬價格的上漲!

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


那麼,此輪豬價下跌,迎來“4連降”,是否是豬價下跌的“拐點”呢?對此,專家認為,有潛藏上升的“拐點”,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年後,豬價淡季卻紅火,這多半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隨著,疫情逐步向好發展,各地穩固推進復產復工,市場生豬出欄難,屠企收豬難的問題逐步克服,豬肉供給偏緊的現象逐步的好轉。因此,此輪豬價在筆者看來,是連續多日上漲的“回調”。那麼,豬價就此拉開下跌的序幕嗎?據有關專家認為,豬價仍有上升的“拐點”!

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


第一、市場供需豬價恢復,豬價也迴歸到理性水平,隨著餐飲以及學校等都恢復如初,豬肉消費也將逐步的回升,豬價也潛藏跌後上漲的空間基礎。不過,生豬產能也在慢慢恢復中,這勢必會抵消豬價上漲的幅度,因此來看,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想要回歸到目前的行情,比較困難!

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


第二、儲備凍肉不斷投放,是否要加大“收儲量”。凍肉不斷的投放,對於穩定豬肉價格有明顯的優勢,那麼,未來是否會加大豬肉的“收儲量”,這也影響豬價的走勢!

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


豬價“4連降”,下跌“拐點”來了?專家:2因素推動豬價上漲!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為筆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