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醫生日記:病房裡的“大少爺”變成了主動幫忙幹活的好青年

2月22日,援鄂第二十九天,武漢,晴天。

查医生日记:病房里的“大少爷”变成了主动帮忙干活的好青年

今天,我們小組最年輕的病人出院了。他才二十出頭,大約十天前從其他樓層轉來的。因為新冠肺炎住院,但是白細胞將近4萬,同時合併糖尿病和腎功能不全,當時病情非常危重,所以被轉到了我們樓層。 我們小組在周教授的帶領下,經過仔細討論制定了周密的治療方案,不僅解除了患者泌尿道的梗阻,逆轉了腎功能,而且每天監測血糖,通過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控制好血糖。我們為他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藥,他的肺部情況也一天天好轉了。

小夥子漸漸和我們的醫護人員成了朋友,從躺床上翹著二郎腿的“大少爺”變成了主動幫忙幹活的好青年(儘管我們希望他安心休養,但是他堅決要幫忙),他一邊幹活一邊還說他這是在運動。今天他要出院了,護士們想與他拍張合影,他害羞地說自己不好看,堅決不肯露臉,只肯露個勞動的背影。

今天從大群裡得知昨天晚上我們三樓上班的一個護士身體不舒服,三個醫生幫助她,一個揹著她做檢查,一個來回奔走為她找藥,一個夜間守護著她,外圍護士12小時班本來已經很辛苦了,可還是一個人扛下了兩人份的活,還有護士長,放棄休息,一早趕過去接班。今天那位護士的身體好多了,她在大群裡感謝大家,她說:雖然遠在他鄉,但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是啊,我們醫療隊的團隊精神已經形成,我們在這裡守望相助!

得知我們武漢仁濟醫療隊在雷神山那邊的同事一日三餐都是盒飯,生活比較艱苦。這樣的日子我們醫療隊剛到武漢的時候也曾經歷過,沒有坐的位置,端著盒飯站著吃,後來在上海市領導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酒店的關愛下,我們的生活條件一天天好起來了。記得剛到武漢時,我們醫院趙醫生在綠地集團的朋友張先生擔心我們在這邊吃不飽,還特意給我送來了電飯煲和大米、罐頭、醬菜、方便麵和水果等,這些東西在我這裡很多都來不及動,今天,特意麻煩了綠地的張先生,把這些東西轉給仁濟在雷神山醫院的同事,感謝好心人。

與在雷神山醫院工作的仁濟同事們相約:等回到上海,一定要把酒言歡!

查医生日记:病房里的“大少爷”变成了主动帮忙干活的好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