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咬定“抗疫”不放鬆 立根原在“使命”中

四川新聞網廣安2月22日訊(湯志斌)2020年春節因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變得緊張起來,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廣安市嶽池縣公安局按照 “堅守崗位,主動作為,擔當風險,全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總要求,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在疫情防控前線,全局近100名文職幹部、500餘名輔警也毫不示弱,積極行動,以“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的責任擔當,像民警一樣、與民警一道衝鋒向前,把打好阻擊戰作為檢驗自身能力水平的現實問卷,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

【“疫”線感言】退伍不退色,關鍵時刻向前衝!

【人物檔案】高傑,男,198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2月退伍,嶽池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輔警。

【抗疫事蹟】“我是共產黨員,又是退役士兵,這個時候不衝上去還等什麼時候?”交警大隊啟動疫情防控工作後,高傑主動向大隊領導請纓。1月27日,他被安排到G42高速路嶽池出入口執勤。該出入口是進出縣城的主要通道,每天車輛川流不息,高傑與同事會同衛健部門工作人員,仔細核查每輛車,並對駕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幾個月前,高傑就與女兒約定,要陪她過生日,但疫情突襲,高傑天天上班,與女兒曾經的約定被迫取消。

據統計,戰“疫”執勤以來,高傑和他的戰友們共檢查車輛5000餘臺次,協助醫務人員測量駕乘人員體溫15000餘人次,勸返外籍車輛1000餘臺,妥善處理矛盾糾紛10起。

守一道卡,護一座城。作為退役軍人和共產黨員雙重身份的高傑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氣概,堅守崗位,全力發起阻擊疫情攻堅戰。

【“疫”線感言】能為萬家值守,我願意!

【人物檔案】莫兵,男,1983年8月出生,嶽池縣公安局酉溪派出所輔警

【抗疫事蹟】1月27日,莫兵剛從同興派出所調整到酉溪派出所僅幾天時間,疫情來襲,派出所安排人員到酉溪與同興交界的卡口執勤,“我剛好在那邊工作過,那裡情況很熟,我去!”接到執勤通知,莫兵第一個報名。受命後,莫兵除了酉溪派出所安排的社區工作外,額外加卡點執勤工作,卡點執勤輪休的時候,他就回到派出所做社區工作。

黑夜中孤零零的燈光堅守著崗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不遠處的萬家燈火,“能通過我們的值守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這是一件艱鉅的工作,很值得!”莫兵說。元宵之夜,莫兵與同事冒著嚴寒在卡點執勤,雖沒有家人陪伴,但有肩上的責任,有人民的期盼,有身後的家園,他們忘記疲勞,願意用小家的不圓換得千萬個大家庭團圓。

【“疫”線感言】“警醫”伉儷 “分居”式隔離

【人物檔案】吳昱升,男,1990年11月出生,嶽池縣公安局普安派出所輔警。

【抗疫事蹟】春節期間,吳昱升負責的交通疏導工作本來就很忙,而疫情發生後,他的工作就更加繁忙,普安派出所轄區與武勝、羅渡、廣安、石埡等地接壤,按要求都要在交界的地方設卡口,派出所人手有限,吳昱升每天輪流轉,今天在與武勝接壤的幹堰塘村卡點值守,明天便到S18高速齊福出口執勤,也許後天就在與石埡相鄰的黃泥牆村或者與羅渡接壤的齊福場鎮卡點執勤。

吳昱升的妻子餘靜是一名護士,在武勝縣城一家醫院的發熱門診工作,每天都要直接面對發熱患者,其風險不言而喻。而吳昱升的工作也是每天接觸大量車輛、人員,為了家人的安全,夫妻倆約定疫情期間誰都不能回家,分別住在各自單位,他們用這種“分居”的方式進行隔離。

【“疫”線感言】疫情不退,就不休假!

【人物檔案】姜軍,男,1977年7出生,中共黨員,主治醫師、職業藥師、心理諮詢師,嶽池縣公安局後勤服務中心文職幹部,縣監管場所醫生。

【抗疫事蹟】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和緊迫性,嶽池監管場所醫生薑軍深感壓在肩上的責任。“不能出問題,也不敢出問題!”是所領導給姜軍下的命令。姜軍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加強與衛健部門溝通、聯繫,及時掌握全縣有關防控疫情工作的部署要求和疫情動態。他還多次向防疫專家請教新冠肺炎防疫知識,完善監所應對傳染性疾病的處置預案。做好這些,姜軍又建議將監管場所的防控納入全縣疫情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爭取防護物資統籌安排。

為嚴格控制疫情進入監所,2月1日,該縣公安監管場所實行駐勤封閉式管理,姜軍向領導主動要求全程上班,並承諾“疫情不退,決不休假!”在所封閉期間,姜軍嚴守戰時紀律,嚴格落實戰時工作制度。每天配好消毒藥水,對監所各部位各區域徹底進行消毒殺菌;對新入所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加強甄別篩選;增加每日醫療巡診頻率,診治好日常患病人員。此外,他還對在押在拘人員開展健康防疫宣傳,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克服恐慌情緒,以積極地態度面對疫情。特殊時期,在押人員難免會產生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的情緒波動,姜軍發揮自己心理諮詢師的專長,協助管教做好在押人員思想工作。

【“疫”線感言】我當“騙子”我自豪!

【人物檔案】劉洋,男,25歲,嶽池縣公安局城南派出所輔警。

【抗疫事蹟】為不影響工作,春節前,劉洋就把妻子和1歲多的女兒送到鄉下的岳父家。正月初三,連續值班幾天後,劉洋正準備駕駛車去把妻子和孩子接回來,這時手機響起,派出所來電話通知為抗擊疫情,全員取消休假。

劉洋與同事們一起,拖著疲倦的身軀又緊張地投入到關停娛樂場所、疏散聚集群眾、設卡檢查、查尋外地返鄉人員等工作。每天下午6點過,妻子的電話都準時響起,電話那頭,女兒稚嫩的聲音哭喊著:“爸爸,你來接我……”劉洋總是回答道:“女兒乖,聽媽媽的話,今天有事,爸爸明天來接你!”就這樣,劉洋“騙”女兒已經10多天。

抗疫一線真的危險。1月28日,城南派出所接到衛健部門報警,稱轄區一居民與確診患者接觸過,按規定需要對其進行隔離,但該群眾不配合。

劉洋與值班同事前往現場,發現該群眾態度很不好,怒斥醫生,聲稱自己身體沒有任何問題不需要去醫院。劉洋見醫生反覆勸解無果後,戴著口罩冒著風險向前靠近,給對方做思想工作,通過幾分鐘的耐心勸說,對方終於同意跟著醫生一同前去檢查。

“說實在的,遇上這麼嚴重的疫情,作為公安的一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上前線,不過,假設以後老了的時候,回憶起這段往事,肯定會自豪地對孩子們說‘我曾參加了2020年那場疫情戰,那麼危險的情況都挺了過來’”最後,劉洋笑著說。

【“疫”線感言】越是危險越向前!

【人物檔案】楊康,男, 1994年5月出生,高中文化,嶽池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輔警。

【抗疫事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楊康充分體現了責任與擔當,他瞞著家人,到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執勤,值守的對象是疑似和確診病人,可能除了醫生和護士外,他們是最靠近病毒的人。

自從該縣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後,楊康就被安排到定點治療醫院的感染科去值守。2月3日,衛健部門將一名疑似病例患者帶到感染科,這名年輕的患者得知要被隔離治療後,情緒相當激動,拒不配合。楊康與同事衝上去,將該青年攔住,並要求他配合治療。

“不敢把這些告訴家人,只能說我們每天工作很忙,近段時間不能回家了。”楊康說,在如此危險的地方值守,為以防意外,楊康與在醫院值守的同事都不能回家,他們自行“隔離”起來。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崗位;相同的信仰,相同的責任。緊急關頭,為了共同的目標,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克難攻堅,砥礪前行,就一定能戰勝疫情,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