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服寫上全家的名字,我們永遠在一起

防護服寫上全家的名字,我們永遠在一起

  你在湖北安陸,我在黑龍江大慶。

  國家需要,你參加戰“疫”,衝上“一線”!

  不管你到哪裡,“我們一家永遠在一起”。

  全家安好,請勿掛念!

  期待,你和“戰友們”圓滿完成任務。

防護服寫上全家的名字,我們永遠在一起

醫療隊從大慶出發前,愛人楊麗來送行。


  他的回答很堅定——願意去

  王東國,今年43歲,是大慶市第五醫院神經內科的一名副主任醫師。他不僅業務能力突出、工作經驗豐富,而且責任心強。“疫情發生後,院裡組建發熱門診時,我就向院領導提交了去一線的‘請戰書’。”王東國說。

  2月11日早上5點多,王東國接到院裡徵求意見的電話,自己的回答很堅定,就仨字:“願意去”。

防護服寫上全家的名字,我們永遠在一起

家人、親朋送別出征湖北的王東國。


  困難再大再多 也會想辦法克服

  “離開大慶已經快10天了,工作上忙不忙,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現在是不是已經完全適應了?”2月22日13時,剛查完病房回到宿舍的王東國在電話中回答起了記者的問題。

  他談到,在參加完培訓後,從2月16日開始,自己就進入了安陸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六病區值班。到了新的環境,因為和當地患者交流的時候,他們經常會說一些地方話。還有對醫院的電腦程序(醫療業務系統方面)不熟悉,所以開始值班時的確有點不適應。

  “醫院患者多,醫護人員少,包括查房、化驗、核酸檢測結果對比、制定診斷方案等,每天要乾的工作不少。為了儘快適應和熟悉,就讓患者放慢語速說話,把電腦程序操作過程錄下來多看多記。”王東國說,兩三天下來,自己就基本完全適應了。

  提起自己在當地醫院值的第一個夜班,王東國深有感觸。“2月17日,醫院就安排了我獨立值夜班。說真的,當時心裡有點兒壓力,怕剛到這裡哪兒塊幹不好。”王東國表示,當晚的夜班結束後,自己越來越感覺作為大慶第一批醫療隊的隊員,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即使困難再多,也要想辦法克服,把工作做好。

  “我們是‘鐵人式’硬核醫療隊,我們有信心早日戰勝疫情,讓患者早一天治癒出院。請家鄉人民放心。大慶加油!安陸加油!”採訪結束時,王東國這樣說。

防護服寫上全家的名字,我們永遠在一起

王東國一家三口。


  防護服上留思念 讓家人放心

  說起“小家”,他表示,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後,都會抽出10分到20分時間,和家裡人視頻說會兒話。“每次通話過程中,愛人也會叮囑好多遍,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護。”王東國說。

防護服寫上全家的名字,我們永遠在一起

  王東國

  楊麗,家領導

  王子銘他爸

  大慶加油

  在王東國的防護服上,不僅有自己的名字,還寫上了家人的姓名,因此,看上去挺“特別”。“就是想讓家裡人放心,寬慰他們的心。因為,我們一直在一起。”王東國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