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戰爭不會持續太久了。軍官俱樂部的地圖展現了前線的進度,德國所能控制的區域不到原先的一半了,似乎戰爭隨時可能結束。儘管戰爭即將迅速結束,但戰鬥仍在持續,顯然最後幾周或最後幾天將會是一場最後的戰鬥,誰也不想在這最後的一場戰鬥中陣亡。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1945年4月25日凌晨2點,中尉威廉·赫斯利被叫起來準備飛行。赫斯利在四個月前才參加戰爭,但是他已經24次在倫敦北部的波丁頓空軍基地吃早餐,這意味著他已經經歷了24次生與死的戰鬥。

他們的目標是納粹德國控制下,位於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斯柯達兵工廠。一旦能成功到達比爾森市,B-17的機組人員就將重達6000磅的航彈砸到它的頭頂。這是一個佔地400英畝的大型工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武裝過奧匈帝國。自納粹以來, 1939年後,德國軍隊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在那裡有40,000多名捷克軍工人員為德國人制造了坦克,大炮,機槍和彈藥。盟軍轟炸機曾幾次試圖摧毀它,但都沒有成功。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這是德國的最後也是最大的剩餘武器來源。對於我們來說,很難相信戰爭已經結束了,我們還不得不執行這項任務。但是,我們有理由知道為什麼去計劃執行此任務。蘇聯人的推進非常迅速,他們可以在我們的部隊佔領比爾森之前佔領該工廠。羅斯福總統和溫斯頓·丘吉爾總統不希望在蘇聯人能夠擁有這家兵工廠,因此決定在蘇聯佔領它之前,將其由第8空軍進行戰略轟炸。這是第一個為冷戰而服務的任務。


在飛行路線上,赫斯利在駕駛艙下方的一張小桌子上坐了下來,進入了導航員的位置,就在飛機有機玻璃機鼻的後面。他以前從未和這個機組人員一起飛行過,他原本沒有計劃今天飛行,但他自願代替了一個生病的導航員。運氣好的話,他很快就會回到英國,在那裡,妻子瑪麗貝爾(Maribelle)和他們的2歲男孩約翰(John)在那裡等著他。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飛行員劉易斯·費舍爾中尉為這四臺大型發動機點火。裝滿炸彈的飛機從跑道上升起,英國鄉村在它們下面逐漸模糊。296架B-17在空中長達1英里,他們編隊越過了英吉利海峽。赫斯利打開了他的地圖和圖表,開始計算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的轟炸任務。

他們對比爾森的命令是目視轟炸,這意味著轟炸機必須清楚地看到目標。另一種方法是區域轟炸,足夠近就行了。在轟炸德國的工業目標時,盟軍並不擔心炸彈是否落入社區。英國人經常襲擊平民地區,目的在於破壞德國人的戰鬥意願,但是捷克人不是敵人,殺害成千上萬的捷克人只會撒下仇恨,並會減慢他們從多年戰爭和佔領中的恢復。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一些轟炸機廣播進入了BBC電臺,這在於打破一場長途飛行的單調狀態,並使他們的注意力遠離會很快就會分裂天空的炮彈碎片,那些碎片可能會撕裂飛機薄鋁皮。但他們所聽到的並沒有使他們的神經平靜下來,反而使他們感到寒冷。一名播音員說到“盟軍轟炸機今天實力非常強大,他們的目的地可能是斯柯達工廠。斯柯達工廠的工人馬上下班,一直待到下午。”。這是戰爭中盟國第一次在重大轟炸之前發出警告。


該警告可能會挽救成千上萬的平民,但同時也告訴德國人在哪裡集中防禦力量。對於機組人員來說,他們倖存下來的最後一次任務的將會受到了嚴重打擊。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戰爭已經在陸地和海上進行了數千年,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通過戰略轟炸將其完全推向了天空,這意味著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基礎設施,並粉碎其人民的戰鬥意願。


支持夜間轟炸的英國人無法在黑暗中準確地擊中精確目標。所以他們用炸彈覆蓋了德國城市,就像德國人對他們所做的那樣。但是,藉助高科技的Norden炸彈瞄準鏡,美國人確信他們可以準確的打擊重要目標,例如軍備工廠和鐵路轉運場,並且無需戰鬥機護送。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儘管B-17的機槍從鼻子到尾都伸出十幾支或更多的.50口徑(12.7mm)機槍,但無護航理論的擁護者顯然低估德軍戰鬥機的能力,後者會衝破編隊並襲擊轟炸機。

在1943年10月執行的摧毀德國數個裝有滾珠軸承的工廠的任務中,有60架B-17被擊落,當晚在英格蘭各地的空軍基地留下了564個空鋪位。而在同一周裡,對明斯特進行了空襲的戰鬥中,13架轟炸機就損失了12架。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損失不斷堆積。在歐洲空戰期間,第八航空隊有超過26,000名士兵在行動中喪生,比在南太平洋遇難的所有美國海軍陸戰隊都要多。赫斯利仍然認為它比替代方案更好。他對馬裡貝爾說:“如果我要死的話,在空中比在泥濘中更好。”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導航員的工作並不像飛行員那樣迷人,這是飛機上最艱鉅的工作之一。為了保證機組人員能夠到達目標,然後又安全的返回家中。赫斯利必須隨時通過跟蹤空速和方向,注意地面的地形特徵,對無線電信號進行三角測量,甚至通過觀察星像來判斷飛機的確切位置。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1945年1月,赫斯利(Hesley)參戰時,德國空軍幾乎無法造成任何威脅了,因為燃料短缺,缺乏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以及盟軍的重點轟炸。隨著P-51B野馬在1943年末投入使用,這種戰鬥機能夠護送轟炸機深入到德國的後方,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了德國空軍的作戰能力。但是高射炮仍然像以往一樣危險。

德軍用雷達追蹤了轟炸機,並向飛機開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編隊飛越敵人領土時經常改變航向,迫使德軍不斷更改其發射座標。這使得導航員要忙於進行飛行調整,使他們的飛機保持像目標的航行。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即使沒有敵方戰鬥機和高射炮,進出目標區域仍然是極其危險的。4月17日,中隊在德國德累斯頓飛越,炸燬鐵軌和編組場,在雲層中迷航,飛向另一批轟炸機。當飛行員意識到這個錯誤時為時已晚。由約翰·保羅中尉駕駛的“天空之女王”和“頑皮的南希”猛撞在一起並墜落在地。

赫斯利在美國接受了保羅及其乘員的培訓,並與他們一起飛行了前幾個星期。他最近開始在不同的班組中擔任導航員,所以墜機的那天他不在。更多死去的朋友和空蕩蕩的床鋪,沒有時間哀悼。第二天早晨,赫斯利就在德國南部轟炸慕尼黑附近的鐵路場的上空了。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斯柯達這個龐大的工廠為德國人提供了從子彈,坦克到飛機引擎以及摧毀轟炸機編隊的88毫米高射炮在內的一切東西。斯柯達工廠對德國人是如此重要,以至於他們在幾英里外建造了用木頭和帆布做成的假模型,希望可以以此迷惑盟軍的轟炸機。1943年4月,英國皇家空軍向斯柯達地區派出300多架重型轟炸機,但錯誤地轟炸了附近多布蘭尼鎮的一家精神病醫院,並損失了36架飛機。


4月25日被認為是藍鳥節,是理想的轟炸天氣。偵察機報告天空晴朗,但他們迷路了,當編隊在傍晚到達比爾森時,他們發現這座城市烏雲密佈。很明顯天氣報告是錯誤的,前方有云層遮蓋了目標。轟炸機必須通過圍繞目標進行360度轉彎來並再次穿越它,這是非常危險的。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德軍看不到轟炸機,但他們可以聽到轟炸機的聲音並在雷達上觀察到。他們發射了彈幕狀的炮彈,炮彈刺破了黑色的烏雲,載著彈片刺向天空。

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盟軍警告在當時不尋常。1907年的海牙公約指出:“在給予適當通知後,可以開始對未設防的港口,城鎮,村莊,住宅或建築物的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幾乎沒有目標被認為是“不設防”的,因為雙方都準備好了雷達和戰機。1945年,美國人確實向日本城市散發傳單,敦促平民結束戰爭或面對“人類有史以來最具破壞力的爆炸物”。但是傳單沒有明確指出襲擊將針對廣島和長崎。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斯柯達工廠則不同。目標不是在敵人的土地上,而是在敵人佔領的土地上。盟軍發出了明確的警告,儘管這將使德國人有足夠的時間向比爾森附近增援高射炮。

在距赫斯利較遠的另一箇中隊中,幾架飛機發現雲層破裂,能夠在第一時間投下炸彈,但指揮官的飛機沒有投下炸彈,他命令中隊通過電臺與他進行另一次飛行,以維持陣型的完整性。但是飛行員不希望再進行一次冒險。他們從編隊中脫離出來,並與其他幾架飛機一起返回了英國。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幸運。他們仍然有炸彈要投下,所以他們又繞了一圈,並排成一列重新穿越了高射炮群的彈霧。

赫斯利縮在導航員的辦公桌旁,第三遍的情況並沒有好轉。烏雲仍覆蓋目標。在第三次轟炸中,烏雲籠罩了斯柯達工廠。尼爾·莫特特(Neal Modert)撥動了開關,炸彈從飛機的腹部落下。

美軍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轟炸,摧毀了德國最大的兵工廠


儘管因為天氣原因,任務執行過程中一片混亂,但還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目標。斯柯達工廠被銷燬了百分之七十。車間受到430枚高爆炸彈和許多燃燒彈的襲擊,僅有13座建築物毫髮無損。28個建築物和車間被完全摧毀,其中33處嚴重受損,49處輕微受損。完全損毀的物體是公司總部,坦克裝配和維修工程車間,機車廳,車輛部,鋼鐵廠,第一電廠,模型庫,中央材料庫等。工廠以西的公司房屋也遭受了嚴重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