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春秋末年,一場鉅變拉開了戰國時代的序幕!奄奄一息的禮樂制度墜入完全破碎的深淵,周天子僅存的威嚴散落於地,國際關係風雲變幻,諸侯國陷入連年混戰的局面由此開始……

這一事件便是魏趙韓三家分晉,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諸侯

但實際上,最初控制晉國大權的不僅僅是魏趙韓三大家族,而是四大家族,另一個智氏家族。在四大家族中,以智氏最強,整個事件可以理解為三個“臭皮匠”合夥幹掉了一個“諸葛亮”。

智氏這麼強大,為何會被消滅?這要從智氏家族的最後一位族長智瑤說起,正是他使自己的家族陷入安全危機,以致於最後慘遭滅族!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一、繼位

智氏家族的老族長智宣子(名為智申),準備立智瑤作為他的繼承人。消息一經公佈就有人站出來反對,此人就是智果。他認為智瑤全身上下哪都好,可就是有一個缺點不能勝任族長之位。於是,智果羅列出了智瑤的五個凌駕他人之上的優點和最致命的缺點用以說服智申。

據《資治通鑑》記載:

“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智果認為智瑤雖然儀態不凡、箭術高超、精通各項技能、文章流利能言善辯、堅毅果斷,可以利用這五大優勢欺壓人,而且他的思想和行事殘酷不仁,心胸狹隘,沒人能和他和平相處。

總結來說就一句話:智瑤有才無德,小則毀家,大則亂國。假如智瑤當族長,最終必定導致智氏家族的滅亡。

最後,智申沒有聽取智果的意見,智瑤順利接任族長的位置。

而智果則離開智氏,改姓為輔。

二、擴張

智瑤繼位後,開始大規模的擴張行動。

晉出公三年(公元前472年)率師伐齊、伐鄭,壯大了智氏家族的勢力。

晉出公十一年(公元前464年),第二次攻擊鄭國,收穫略小。

晉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智瑤聯合魏趙韓三大家族,瓜分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和財產。而智氏獨佔大部分“蛋糕”。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隨後取代趙氏而掌管晉國政事,居晉國四大卿之首,智氏勢力達到最強,並自稱為“伯”。

不得否認,智瑤能力出眾,在他的領導下智氏的勢力逐漸增強。

<strong>周朝行封建制度,階級分為公侯伯子男,智瑤是晉國的大夫,應該是子爵,歷史上稱他是智襄子。但是,自從他接管晉國大權之後,竟然自稱為“伯”,也就是說在他心裡已經自抬身價,高於其他三族。

古語云:盛極而衰。越來越強的勢力讓智瑤漸漸地變得傲慢自負,目中無人,殊不知他正一步一步地朝著可怕的深淵走去……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三、藍臺戲韓,結怨之始

晉國的行政大權原在趙鞅手中,趙鞅死後,智瑤接管了晉國的政事。

有一天,智瑤和韓氏家族族長韓虎、魏氏家族族長魏駒在藍臺聚會,喝酒聊天。

酒過三巡,智瑤先是戲弄韓虎,緊接著又侮辱韓氏家族的秘書長段規。

《戰國策》記:

“還自衛,三卿宴於藍臺,智襄子戲韓康子而侮段規。”

事情一發生,智氏家族的謀士智國趕緊勸諫智瑤,如果激怒對方而不做防備,將來可要是大禍臨頭的啊!智瑤卻說:“我就是大禍!我不給他們災難,已經算是他們運氣好了,誰還能給我災難?”智國再勸,智瑤仍然當作耳邊風,不予理會。

經藍臺宴會之後,智瑤不僅表現出傲慢狂妄之態,而且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四、強奪土地,關係惡化

不管在任何時期土地都是一個國家的命根子。

一天,智瑤無理由地要求韓康子割地給他。

起初,韓康子心裡是一萬個不想割地給智瑤。但是,他的秘書段軌出謀劃策說:“智瑤貪婪好財,目前實力強大,我們不能硬剛。如果不割給他地,他一定會來攻打我們,到那個時候可能會失去更多的土地,不如現在給他。智瑤得到了土地,一定會變得更加狂妄,繼而向別人要地。如果別人不給,一定會爆發戰爭,我們就可以伺機而動了。”韓康子覺得段軌說得極有道理,於是同意割地給智瑤。

智瑤得到土地後果然非常高興,於是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

魏桓子剛開始也是一百個不願意,在他的秘書任章的勸說下才同意割地。任章的說詞與思路和段軌不謀而合,都是想讓智瑤變得更加狂妄,更加驕傲,他們好團結一致幹翻智瑤,典型的<strong>“欲擒故縱”之計。

要想一個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周書》雲:

“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

智瑤在韓魏兩家得到了好處,於是照搬老套地向趙襄子索要土地。

老趙家不願意割地,直接拒絕,正面硬剛智瑤。

原因多半是在智氏當權之前,一直是趙家主持晉國政事,如今雖然是智氏掌權了,但是強取豪奪前任當權者的土地實在是欺人太甚。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智瑤帶領韓、魏兩家攻打趙家,趙襄子打不過,逃奔到了晉陽。

智韓魏三家追到幷包圍晉陽,因為晉陽是趙家的最堅實的大後方,所以久攻不下。

智瑤非常憤怒,於是引汾水灌晉陽。

五、三家滅智

在水淹晉陽的時候,韓虎和魏駒面色焦慮,智瑤手下的謀士看到了這一幕,他認為韓魏兩家會反叛,於是上報智瑤。

第二天,智瑤直接把謀士的話說給韓虎和魏駒聽,韓魏立馬向智瑤解釋,並表明絕不會放棄攻打晉陽的立場,智瑤就輕易地相信了。在謀士的又一次勸說下,智瑤仍不改變主意,不做任何防備,認為韓魏兩家不會背叛他。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魏趙韓分晉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個愚蠢的族長


韓虎、魏駒二人仔細商討後,聽取唇亡齒寒的道理,和趙襄子展開了合作。

夜裡,趙襄子派人殺死智氏守堤的士兵,決堤放水倒灌智瑤的兵營。

韓魏倒戈,趁機從側翼殺來,趙襄子正面進攻。

三家合力打敗了智瑤的軍隊,並殺死了智瑤。

最後把智氏一族趕盡殺絕。

六、評價

晉國智族,在智瑤的帶領下由弱到強,強極而滅。

滅亡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由於智瑤個人的愚蠢。

<strong>有道是“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智瑤才能出眾但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傲慢輕敵,狂妄自大,剛愎自用,最終只會引火燒身。

遂,引以為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