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遼寧抗“疫”應急響應“降級”密碼

2月22日,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公告:自2020年2月22日9時起,將遼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

??從1月25日遼寧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到級別調整,遼寧上下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動作“早”、措施“實”、部署“細”、反應“快”、社會“穩”,為全面打贏遼瀋戰“疫”奠定了堅實基礎。??

??抓實做細到點到人:疫情防控打響“人民戰爭”

??嚴峻挑戰面前,遼寧各地各項防控措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向到位,在“十個全力抓實做細”上下功夫,全力抓實做細基層基礎,廣泛動員,到點到人,群防群治,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在瀋陽,市民政局在全市930個社區發動2萬餘名社區工作者、樓長、單元長、物業人員參與群防群控工作,採取電話聯絡、建立微信群、登門入戶等方式展開“拉網式”排查、網格化管理,確保無死角、全覆蓋、零差錯。瀋陽市還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支撐作用,實現了對重點人群的動態監管,收錄重點人員信息300餘萬條。

??社區幹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社區居民也不甘落後。據瀋陽市公安局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投入志願服務的“盛京義勇”超萬人。他們忙碌在社區村屯、微信群中、電話網裡,成為居民安全防範的信息收集員、平安守護員、防控宣傳員、流動情報員、心理疏導員,全方位助力疫情防控。

??在大連,沙河口區依託“15分鐘便民服務圈”,繪製“疫情防控作戰圖”,實現疫情防控工作的網格動態化。非物業居民小區設置社區管理出入口、轄區總戶數、人口數、片區長及其管理戶數、疫區重點地區返連、摸排戶、空房戶、商店、飯店、企業、解除隔離人員等內容,分別用不同顏色和標識標記在每一棟樓,使所有數據一目瞭然。

??在沈撫新區,拉古經濟區利用49個小喇叭組成的農村廣播系統,每日分時間段播報相關信息10餘次。廣播響了,人心就穩了。“這幾天最重要的事,就是聽小喇叭廣播防疫知識,讓我們掌握瞭如何預防疫情。”村民們對小喇叭的作用表示信服。

??信息公開快速有效:病例軌跡推動群防群控

??1月22日,遼寧省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月25日,遼寧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月27日,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令第1號發佈,全省拉網排查人員健康狀況;2月2日,啟用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救治中心瀋陽中心……

??一張遼寧疫情防控時間軸圖標,直觀反映出遼寧的紮實部署與細密推進。到2月21日,遼寧已經連續5天沒有新增病例,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21例中,已有66例治癒出院。疫情防控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快速反應、動作紮實。除了堅決落實防控部署之外,遼寧在信息公開方面的做法和力度功不可沒。

??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就是最好的“疫苗”。1月24日,遼寧本溪確診一例患者,第二天,本溪市即向社會公佈了患者詳細的活動軌跡,隨後,丹東、鐵嶺等地也主動公開了病例信息。這種主動公開、透明防疫的做法,緩解了公眾恐慌情緒,得到社會普遍好評。

??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於1月28日發佈通知,推廣上述做法,在全省範圍內推動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為控制疫情傳播和蔓延起到了顯著成效。

??物資保障及時紮實:快速激活工業基礎實現全省大生產

??原本半年後才能投產的口罩企業,一週就辦完所有手續攻克全部生產難題,順利投產;紅外熱像儀在大年三十研發,初三就拿出了成品;醫用隔離面罩,從研發、試製和生產僅用了48小時……

??此次突發疫情恰逢春節,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多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復工復產十分困難,還有眾多急需品種物資如N95醫用口罩等遼寧本地並無企業生產。面對嚴峻形勢,全省立即啟動“戰時”機制,迅速激活全省大生產。

??遼寧凱斯達防護用品公司從除夕夜開始生產線就沒停過,力保KN95醫用口罩、KP9011平面口罩每天生產4萬隻。

??口罩生產企業瀋陽浩寧實業原計劃半年後才開始正式生產,但在遼寧、瀋陽各部門的快速推進下,生產資質僅用了不到一週時間即審批完成。

??上市公司新松機器人,通過快速研發,成功研發出全自動平面型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及全自動摺疊型醫用口罩生產線,將於2月底3月初形成日產口罩20萬隻以上的生產能力。

??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漢市雷神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捐贈多臺高端CT設備和軟件系統,創造了從接到需求信息到完成設備安裝僅18個小時的“閃電”效率。

??發揮工業優勢,彰顯責任擔當。憑藉雄厚的基礎和快速的“戰”時動員,遼寧不僅可以保障全面復工復產及學校開學後的口罩供應,也為全國疫情防控做出了貢獻。

??支援湖北顯擔當:精銳盡出馳援一線

??這幾天,湖北武漢和襄陽的定點醫院裡,“你就安心擱這旮沓治”“波稜蓋勒生疼”等遼寧話讓患者們感到既親切又好笑。隨著2月20日下午,遼寧支援湖北第十一批醫療隊200名隊員奔赴武漢,遼寧省派出的馳援湖北醫療隊人數已經達到2030人,其中盡為精銳力量。

??除了強大的醫護團隊,遼寧人民還多方伸出援手,支援湖北一線,傾盡全力。

??遼寧企業紛紛解囊,遼寧方大集團向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捐贈2億元;大連萬達集團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鞍鋼集團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門賬戶捐贈3000萬元;東軟醫療向武漢捐贈價值2700萬元高端CT設備及軟件……

??而為了保證防控急需物資生產,大批遼寧企業在春節期間24小時開工。1月24日農曆除夕,華晨集團接到國家工信部下達生產首批30輛負壓救護車任務的指令,一線員工立即結束春節假期,迅速返崗投入生產;遼寧花了7天時間就開始自產醫用N95口罩,而首批4000個馬上就運往湖北前線……

??除了善款和醫療物資,從遼寧出發的援助還包括成車的大米、白菜、水產……這是遼寧人民實實在在的支援。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說:“我們感到十分溫暖,襄陽永遠都不會忘記遼寧的這份深情大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