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背書的好方法?

筱柔吖


背書最好的辦法是理解其意思,只有理解意思才能更好的背下去,才不會忘記!


仔仔的丫頭


從我個人學習的經歷來看,背書的好方法有三個層次,一是朗讀背書,即所謂的早讀,在讀書期間,都有早讀環節,這次背書背誦的第一個層次,通過持續的朗讀,增強記憶。

第二個層次就是背誦的相關知識點、公式、定理的默寫。我記得初高中時,家裡地面後來鋪了水泥,就把背誦的知識點通過粉筆書寫在地面上,現在回憶起來還記憶猶新,特別是我記得在學習化學複習鹵素的知識點時,就把鹵素相關的性質、方程式、定理等默寫在水泥地板上。

第三個層次就是知識點的應用,這個就需要選擇一些課外習題集或參考書籍,加強訓練,孰能生巧,進而幫助深化記憶



吉祿學閣


原來兒子讀書的時候,我很少讓她刻意去背書,而是每天早晨起來讓他大聲的將課文讀1到2遍,經常讀,他自然就記住了,並且還沒有壓力

我自己在讀書的時候,也從來不刻意背課文的,不過我喜歡聽同學背課文,也喜歡指出他們在背課文時的錯誤,聽多了,我自己也會背了

不過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同,各有千秋吧!


FirstAidSchool


我在用一個記憶神器 anki。幫我通過註冊暖通考試。是個手機app,根據遺忘曲線設計,嚴格遵守他的規則。把要背誦的東西以問答的形式錄入。背會的東西不惠再出現,沒背會的會反覆出現。做你的私人教練。蘋果收費163元藍色圖標,安卓免費。還可以和電腦同步。電腦端製作卡片,手機背誦刷卡。屢試不爽,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本真經話注暖


背書的方法其中有幾種讓文仔帶你來看看吧!

1

填寫記憶法,不用太頻繁和著急,每天有時間想起就讀一讀,一次讀3遍,讀流利,然後就自己蒐集課文內容編輯進入文檔界面,做出許多空,自己填空,每天填一填,過幾天交換空的位置,自己有了一個印象,再一個自然段地背。

2

理解記憶法,抓關鍵詞背誦,如上面的空白部分,這些就是文章的主要脈絡,記住了這些,就差不多了呢,還有要記住註釋和翻譯,加強理解,按照理解內容背書,主要內容記住了,課文也背熟了。

3

要多回想,一般在路上,在其他不用腦的時候,還有晚上臨睡覺前,可以回想一下是怎麼背的,回想文章主要內容。

4

快速朗讀法,記憶的時候要多個感官並用,手上寫一寫畫一畫,不停地說,還可以大聲的讀出來。

5

錄音法,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被稱作“協同記憶法”,自己把課文錄下來,每天聽,自己就會重複了。





河南文仔


我是鹿鳴老師,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背書確實是有方法的,我來介紹一下我使用過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到你。

一、熟悉你所背的內容。

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我們在背之前要先通一下句子,把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要加上註釋。英語要先理解漢語意思,弄清楚音標,如果能順利的讀下來就說明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

二、選擇合適的時間。

清晨是大家公認的最佳背書時間,清晨有清新的空氣,安靜的氛圍和明亮的日光。人的身體經過一夜的休息,也充滿精力,大腦皮層活躍,記憶起來又快又準確。飯後可以用來複習清晨背誦的內容,加深印象,把短時記憶變成長久記憶。

三、科學的方法。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國際公認的心理學成果,它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我們學得的新知識在一天後,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七步記憶法就是利用遺忘曲線達到記憶目的絕佳方法。

上小學時,我只會對知識進行蠻記,在班裡背書只能排到中等,到了初中之後,英語單詞又成了我的一大難題,總是被老師罰抄。那年寒假,我一上大學的表哥給我帶回來一本艾賓浩斯記憶法的書,我試著用了裡面的七步記憶法,

單詞確實像刻在了腦子裡似的,很難忘記了,當然我也為了按記憶法去學習,早起吃了很多苦,最後我學會了這個方法,並用到了不同的學科,複習起來真的是事半功倍。

我堅信好方法勝過假勤奮,祝你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我是鹿鳴老師,一個八零後的語文老師。


鹿鳴老師S


有什麼背書的好方法?

曾經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從理科專業跨考了文科專業碩士。以下是課本君的一些背書的小小技巧,提供給題主參考:

一、記憶宮殿法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在他的著作《記憶宮殿》中介紹瞭如何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的方法。

史景遷教授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想象打造自己的記憶宮殿。這個宮殿可以是現實中就有的,也可以是你腦海中虛構的。總而言之,它就是一座空空的大房子,而你要記憶的東西,就是填充宮殿的具體擺件。你圍繞著這個宮殿走一圈,就是將要複習的內容串聯一遍的過程。
比如我們就把這個宮殿,定樁在自己的家裡。來背一下《木蘭辭》的第一段。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確定一下場景裡的關鍵詞:織布機、嘆氣的木蘭、軍書、年邁的父親。
我們可以想像,木蘭是我們的姐姐/朋友等,隨意。然後你回到熟悉的家裡,門口坐著木蘭,她在織布、嘆氣,你過去問她怎麼了,她指了指桌上的軍書。看著家裡年邁的父親,木蘭對你說她下定決心要替父出征了。
這其實是沒有抽象的方法,還有可以將具體事物抽象化成為一個系統,形成聯繫,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總而言之就是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把陌生的事物和你熟悉的東西掛鉤。

二、提字記憶法

這個方法其實是我比較偏好的,它不像記憶宮殿那樣複雜,適合記憶那些散碎的、但是又不能遺漏的概念。
比如,聯合國通用的語言有6種,包括:英語、法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
要記住這6種語言,光靠死記硬背是很慢的,而通過提字記憶法,組成一句朗朗上口的句子,我們馬上就記住了,還不容易遺忘。
漢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俄語、法語
形成一句話:漢英和阿西,說俄語法。
是不是很有畫面感呢?一個叫漢英的小女孩,和阿西的小男孩,在討論俄語的語法。這種記憶法最大的好處就在於不容易遺漏掉內容。

三、巧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發現的“遺忘曲線”,我們可以發現,學習一門知識的遺忘速度是由快變慢的,<strong>

忘記幾乎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
那麼究竟如何對抗這種遺忘呢?答案就是,反覆複習。
今天學習的內容,今晚複習一遍,明天背誦一遍,在以後的時間裡,逐漸擴大複習的時間間隔,從3小時,到1天,到3天,再到一個星期,直到形成長期記憶。
一定要注意在複習後才能繼續背誦新知識!養成習慣!
很多英語背單詞app也是採用的這種複習方法。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把知識進行分塊,循環背誦。比如考研政治包括馬哲-毛中特-史綱-思修4門課程,在開啟新的一章學習時,把舊的知識塊粗略過一遍,這樣循環往復,記得就會很牢。

微課本教育


背書是有竅門的,不找到方法,背會幾天又忘記了,等於做了無用功。現在跟大家分享幾個方法:

第一,提煉法。

在背誦一篇文章時,我們要先想清楚文章主要在說明什麼問題,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並寫出文章的提要,記在腦子裡。最好畫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在這個基礎上,反覆朗讀文章,最好聲音大一點,幫助記憶。然後我們再以提煉的關鍵字詞為線索,回憶文章內容,檢查記憶效果。這種方法最大優點是條理清楚,避免了將來回憶時毫無頭緒。

第二,切分法。

有的文章篇幅太長,一遍遍讀下來,很難留下什麼印象,而且嚴重打擊背誦的信心。如果我們把文章分為若干小段,逐一攻破。先將小段背熟,然後連段成篇。分段突破,增強記憶的信心,就能輕鬆愉快地完成記憶任務。例如詩歌,我們把全詩分幾節來背誦,背熟一節再背一節,最後綜合全詩背誦,收效比較好。

第三,導遊法。

在背誦遊記散文時,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導遊,最好能夠畫出旅行的路線,根據參觀地點的變化,根據旅遊者的行蹤進行背誦。例如背誦《小石潭記》,我們就要熟悉作者的旅遊路線:由發現小石潭,接著寫到潭中的景物和小潭的源流,最後描寫在潭中的氣氛比較悽清,作者將自己的感情寄寓在景色中去。我們想象作者的境遇,這樣背誦,記憶的印象就能深刻。

另外,背誦我們最好尋一片安靜場所。因為人在安靜的環境下,精力才容易集中,記憶力也會更好,關閉隨身所帶的電子產品,將注意力集中到背誦的內容中。

我們要先通讀大意,先看一下資料,要了解下文章的大致意思,通讀一遍後瞭解文章的結構,作者的中心意思,文章的層次。如果是文言文,通讀後要充分理解譯文的意思,然後將重點字詞進行翻譯,這樣才能真正瞭解文章的內涵。

再強調一次,大聲朗讀加深記憶。而且背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記憶,排除雜念和外界干撓,大腦皮層就會留下深刻的記憶痕跡而不容易遺忘。如果精神渙散,一心二用,就會大大降低記憶效率。



程老師的作文課


一、三個結論

記憶的情緒依賴性:如果記憶時很高興,那麼在高興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難過時的成績更好;當然,如果記憶時很難過,那麼在難過時,測試出來的成績,比在高興時的成績更好。

所以,如果平時,父母打得你一邊哭一邊背書,在考試中,你不妨一邊哭哭啼啼,一邊做題,有可能分數會更高哦!

記憶的情境依賴性:在小房間裡記憶,然後一些人在大房間內測試,另一些人在小房間內測試,結果小房間內測試的人,成績會更好。

所以,如果考試時換了教室,沒考好是正常的。不怪你,不怪老師,怪教室!

集中在一個時間內,將所要學習的材料連續反覆學習多次,直到熟記為止,這種方式稱為集中學習;把所要學習的材料分散在幾段有一定間隔的時間段進行學習,這叫分散學習。實驗表明:分散學習優於集中學習。

所以,要讓記憶擺脫對情緒和情境的依賴,最好就是變集中學習為分散學習,讓記憶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跨越各種情緒和各種情境!

二、精確性背誦

學習中,有些背誦,需要完全的精確,比如,背詩詞,背古文,背課文,背英語,等等。其中,詩詞背誦比較簡單,很多人都可以不用任何技巧,胡亂朗讀幾遍,就能背下來。

然後,我們就會以為,任何東西,都能這樣背下來。

但是,有些文字很難,有些文章很長,花了很長時間,也無法熟練背下來,好不容易背下來了,過程也極為痛苦。

所以,我們常常又輕率地得出兩個結論:背誦很痛苦;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

其實,這只是我們對背誦的打開方式不對而已!

背誦時,對於那些不押韻的、不順口的、又比較長的文章,儘量避免去努力用最短的時間,在當天就把它背下來。

你可以先朗讀幾遍,把整篇文章能夠讀得通順、讀得流利以後,再去背,就要輕鬆很多。

朗讀時,你甚至可以讀“望天書”,不去管文章的意義,“有口無心”地朗讀。特別是比較困難的古文。古代很多私塾,就是這樣訓練學生的:在不講解意義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反覆朗讀文章。

像古文這麼難的文字,一開始就去理解意義,雖然有人能做到,但學習難度比較高。等到讀熟以後,再聽老師講解,理解意義就會毫不費力。

讀得順口了,意義理解了,這時,文章的大多數內容,其實已經悄悄地,自動地,被記住了。最後的背誦努力,只是去攻克個別的困難詞句,或者文章中一些不太自然的意義轉折和上下文的連接方式。

最好安排每天只朗讀一遍,而不是在一天之內,或一節課內,連續不斷地朗讀同樣的文章。

因為在兩次朗讀之間的時間中,生活的某些場景,有可能在腦海中喚起文章的某些內容,從而自動地,悄悄地,對文章進行一次甚至多次複習。連續朗讀就不會有這樣的福利,每一次內容進入思維,都是大腦主動努力的結果。

連續朗讀多次,肯定比一次效果更好,但效果並不是成倍數地增加。朗讀兩次,也許只有朗讀一次的效果的1.8倍。至於朗讀6次和朗讀7次,估計多朗讀的那一次,幾乎沒增加什麼效果。

但是有時候,老師今天教,就讓學生今天背,該怎麼辦呢?

如果可以預見,你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反正語文和英語的每篇課文,老師都會仔細講,然後會選擇段落讓大家背的。你為什麼不提前就把課文多朗讀幾次呢?提前幾周開始朗讀,等到老師一講,懂了!老師喊背,自然也就so easy!

如果不可預見,是老師臨時安排,那就沒辦法了,拼一下即時背誦的實力吧!

即時背誦時,先朗讀兩三遍,然後背誦。內容太長時,先分段背誦,再整體背誦。背誦中,針對易錯、拗口、生僻的難點內容,嘗試在音調、停頓、意義等方面進行特殊加工,使其更具區辯性,更易背誦。

這些方法,在《 幾個簡單小技巧,輔導孩子背誦不再難! 》中,也有介紹。事實上,如果你平時背誦都很輕鬆,偶爾拼一次實力,你會發現:你的實力遠在大多數人之上!

三、意義性背誦

在學習中的,有些背誦,不需要完全的精確,比如說,學習歷史,地理,或政治時,我們記住的東西,意義上和書中相同,就可以了,文字上有些小差異,並沒有關係。

這種只需要意義性背誦的知識,一般來說,內容都特別多(如果內容比較少,就可以輕易地精確背誦了)。

很多學生背這種知識時,喜歡背完第一章,再背第二章,一章一章地背。不過常常背到第二章,又發現有些第一章的知識忘了。有的學生又倒回來複習第一章。反反覆覆,不少同學到最後考試時,還是前幾章打轉。

正確的背誦方式,應該是首先把整本書從頭到尾閱讀兩三遍,熟悉所有知識,然後再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標記,最後再進行背誦。

最先的兩三遍閱讀,目的是熟悉知識。閱讀要快,像讀休閒小說一樣,儘可能一次把整本書讀完。讀的過程中,出現不懂和遺忘的,也不要停下來細嚼慢嚥,或回頭翻看。

接下來的總結和標記,可以另拿本子作筆記,也可以直接在目錄上寫內容提示,或在章節前寫總結提綱,或在正文中對關鍵詞作標記。我的學習經歷中,標記關鍵詞是必作的,其他的是選作,但條件允許時,儘量都選。

在書中,一個知識點下,常常包含幾個要點。一個要點就是一句話,在這句話裡,可以找到一個關鍵詞。大腦中只要想出了這個關鍵詞,就可以恢復整句話。

通過閱讀,熟悉了所有知識以後,憑著“常識”或“直覺”,就能蒙出兩三個要點。剩下蒙不出的要點,才是真正需要付出努力來記憶的難點。

所以,我做標記時,一般都是找出關鍵詞,標記好,然後編上號。

標記是為了方便下一次複習或背誦時,眼睛迅速定位到重點和關鍵詞。因此,最好不要滿篇都是標記。

據說,有一個實驗證實:滿篇都作上標記,記憶效果會更好。但我不知道在這個實驗裡,是背一兩頁書呢,還是背整本書;是在一兩個小時內背完呢,還是在十天半個月背完。

如果只背一兩頁書,只背一兩個小時,肯定是標記做得越多,記憶效果越好。因為作標記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對知識進行加工,進行記憶。

在真實的學習中,我的經驗是:做標記要簡潔。當然,你也可以去嘗試標記得更多,然後對比各種標記風格的效果。

最後階段才是真正的衝刺背誦。這時,大腦中已經形成整個知識的框架,有些要點已能背出。背不到的,也是比較熟悉,呼之欲出,只差臨門一腳,反覆誦讀兩三次,就能輕鬆背出了。

全部背誦以後,利用目錄、提綱或關鍵詞,大腦可以只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在思維中把書上知識全部遍歷。每一次遍歷,就是一次複習。

大學的所有課程,在考試前,我都會複習十多遍,用這種方法,一門課程的總共費時,也不過十小時左右(當然這十小時會分佈在很多天)。

如果一章一章地背,困難的和容易的,都要付出同樣的努力,很累,效率也很低,還不容易在記憶中形成知識的整體框架。

四、為什麼不用“過目不忘”?

最後說說,中學同學測試記憶力時,我是怎樣裝得好像 “過目不忘”的。

朗讀時,我的語速會比較慢。一邊朗讀,眼睛會同時掃視後面的內容,思維會同時複述前面的內容,然後判斷哪些詞是易混易忘的,是難點,哪些詞是關鍵詞,可以作記憶的錨點。針對這些難點和關鍵點,在文字還沒從眼前消失之前,大腦中不斷地作各種加工。

這個過程,需要大腦具備強大的多任務加工能力、快速加工能力和元認識能力。其中的元認知能力,包括對發生的思維加工的覺察,對加工效果的評估,對效果不理想處迅速找到有效手段。

有一次,和一個十多歲的小孩交談,他說班上某同學背古文不行,無論怎麼背,就是背不到。聽他這麼一說,我當然知道他背古文肯定不錯。於是,就找了段古文,和他進行比賽。

他先朗讀一遍,我再朗讀一遍。然後,他開始嘗試背誦。原以為他可能需要提示幾個字,才能背下來,沒想到,他直接就全部背!出!來!了!

我嚇了一跳!還好,接下來我也面無表情地全部背了出來,雖然思維中經歷了一番翻江倒海。這個比賽,他對我是“讓先”,表面上大家都很輕鬆,但在暗中我已是拼盡全力。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我是沒有的,不過,我卻可以憑藉其他思維能力,在大多數知識上,假裝“過目不忘”。

可是,這種接近“過目不忘”的能力,在學習中我卻幾乎沒有用過。為何?因為我這個假的“過目不忘”,需要在大腦中不停地進行各種激烈的加工,非常的累,而且,就算背住了,也抵抗不了遺忘。

好不容易把知識背下來後,就好像手裡捧著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戰戰兢兢,生怕一個摔倒,就什麼都沒了。然而對於快速硬背下來的知識,遺忘將接踵而至,無論你如何小心!

要抵抗遺忘,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記憶過程拉長到很多天,變集中學習為分散學習。經歷了其他干擾信息的洗禮,擺脫了對情境和情緒依賴以後,形成的記憶,也會遺忘,但遺忘速度會慢很多。

而且,從熟讀到總結再到背誦,在這個分階段的過程中,所有的知識幾乎是同時達到可背誦的狀態。不會像一章一章背誦那樣,背到後面,又忘了前面,到處都是補不完的窟窿,填不完的坑。

所以,就算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也未必能用,未必好用。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藉助有效的技巧,一樣可以輕鬆地快速地背誦。


Sci投刊指導李老師


1.根據人的遺忘曲線,只有不斷重複背,才能記得牢。

2.聽說臨睡前和早上背書效果好,捂住耳多讀書也可以記憶得比較深刻。

3.可以用列表,對比的方法幫助記憶。

4.實在記不住,可以抄,抄比光背好得多。

5.可以將要背的東西編號啊,一段一段來,這樣會快一點的,要是全篇一起反而很慢,另外可以利用獎勵的辦法啊,背好一段就獎勵自己休息一會,或者吃點什麼的,相信持之以恆就會成功!

6.儘量為學習創造愉快的氣氛。在睡前醒後或學習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能考好,想象自己在取得良好的成績之後,父母高興、別人讚揚的情景,想象為自己而自豪。想象越生動具體越好。

7.瞭解自己的學習特點。有些人早晨學習效率高,有些人晚上效果好。所以,學習不一定要早起,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安排自己最佳的時間學習。

8.懂一點學習技巧。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學同一門科目,若長期堅持,學習效率會有提高。再比如,記憶與遺忘有關。人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所以背完了書,應及時複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