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後的維也納醫生告我們: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


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後的維也納醫生告我們: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


奧斯維辛之後震撼靈魂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

如果不是戰爭,維克多·弗蘭克爾可能只是維也納一名默默無聞的醫生;但是戰爭,讓他成為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在那裡,弗蘭克爾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下來。在集中營裡,他經歷了慘無人道的折磨和羞辱。而最終使他活下來的,是他心中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

即便經歷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慘無人道的折磨和羞辱之後,在被解救之後,維克多·弗蘭克爾一生仍對生命充滿著熱情。67歲時,他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拿到駕照。80歲時,他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就像尼采說:“那些沒有打敗你的,會讓你更強!”弗蘭克爾將奧斯維辛的經驗轉化為心理學的意義療法。《活出生命的意義》就是他對這段生活的回顧和反思。當你覺得生活失去方向、沒有目標、喪失意義的時候,不妨看看這本書,然後思考一下:【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後的維也納醫生告我們: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


【讓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有大兩部分,前一部分講述了作者如何熬過納粹集中營的艱難時光,從而在經歷非人的折磨之後得以倖存的故事;後半部分,作者講述了自己如何開創了心理學意義療法,以及意義療法的主要內容。

在書中,作者認為:【讓人活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意義】。為了說明這一觀點,作者寫了一個失去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有一天號長F(一個著名的音樂家)告訴作者:“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裡有個聲音說,我可以許個願,問任何我想知道的事情,我都會得到答案。”“我就想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得到解放。”“他告訴我1945年3月30號我們會得到解放。”

當距離F夢中得知的日期越來越近,而戰爭很顯然不可能在那個日子結束的時候,F開始生病,高燒。3月30日,就是夢中的聲音告訴他戰爭即將結束的那一天,他陷入昏迷,第二天,他死於傷寒。作者認為隨著希望越來越渺茫,犯人失去了勇氣,變得沮喪起來。這嚴重減弱了身體的抵抗力,導致死亡。

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後的維也納醫生告我們: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

【要想恢復犯人內在的力量,必須首先讓他看到未來的某個目標。尼采說過:“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義、任何目標,因此覺得活著無謂的人是可憐的,這樣的人很快就會死掉。】

因此,【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態度上來個根本的轉變。我們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說服那些絕望的人:我們期望生活給予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對我們有什麼期望。】【生命最終意味著承擔與接受所有的挑戰,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這一巨大責任。】

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之後的維也納醫生告我們:怎樣活出生命的意義

【尋找生命意義的三條途徑】

生命的意義在於主動接受和承擔生命中遇到的挑戰,完成作為生命本身獨特的任務這一巨大的責任。不要期望生活給予你什麼,而是去看生活期望你什麼。即使在無法改變的艱難困苦中,仍舊有自主性去選擇用怎樣的態度面對悲劇性的痛苦。生命的意義是無任何限制的,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有意義。

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佛蘭克爾發現了有可能尋到生命意義的三個途徑:

1、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2、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追尋真善美或者愛上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採取某種態度。

在書中,佛蘭克爾指出:“在苦難中,一個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無私,也可能為了自我保護在激烈的鬥爭中喪失了人的尊嚴而無異於低等生物。”【苦難本身毫無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對苦難的反應賦予其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