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因為疫情導致開學延遲,而開啟了網絡教學模式,

有讀者就問了,網絡教學會不會打敗學區房,讓苦於高房價的家長們能夠脫離這種競爭?以下是筆者的回答:

這個恐怕是你想多了,因為疫情的關係導致停工停產,學校開學時間一再延遲,不少地方都組織了網絡教學,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問題很多,這個時候不少人認為網絡教學可以代替線下教育,甚至可以讓學區房消失,這一推理看是合理,卻禁不起推敲。為什麼這麼說?聽筆者道來: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1、線上教育無法代替線下教育

如果線上教育可以代替線下教育,那麼肯定是因為線上的教訓效果更強,如此才能代替,無論是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都是教育的一種方式而已,最終目的是追求教學效果,也就是學生能否學到應有的知識,這個才是最終的評判標準。

如果線上的教育也能達到線下的效果,甚至更強 ,那麼為什麼以前沒有大規模的代替線下教育?因為網絡教育的出現已經不下十年了,早在PC電腦時期就可以有了,在技術上就可以實現,因為視頻會議都早就實現了,技術上並不難,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就更方便了,視頻連接更快了,各種教育APP也層出不窮,但是並沒有代替線下教育。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哪怕是課外的K12教育,更多的也是引導學生到線下學習,這些事實都表明,線上教育的效果是不如果線下的,所以這麼多年一直無法代替線下教育,因為這個並沒有進入的門檻,課外的K12教育早就 有了,但是依然是以線下為主,課外的K12教育是並沒有什麼准入門檻的。

我們再來談線上教育為何無法代替線下教育,因為學習最大的難點就是自律,線下教育有三個優點線上教育是無法替代的,第一就是課堂上老師的實時監督,防止學生偷懶;第二就是現場教學可以保障充分的交流以及信息的傳遞。第三就是學校的學習氛圍會讓大多數的孩子更容易學習。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反過來說,線上教育的信息傳遞是不到位的,這點是無法比得上線下的面對面教學的;其次就是線上教育無法做到有效的監督,即便是把學生放到學校集中起來,然後老師在監督,而黑板變成了大屏幕,但是由於大屏幕的傳播效果是無法持續的,讓一個孩子看娛樂節目盯著大屏幕是很願意的,但是一個孩子是不會盯著大屏幕去持續的學習。現在有很多學校,尤其是學校都錄製了視頻課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去學習,但是真正去選擇的 人寥寥無幾。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2、學區房的根本原因

學區房誕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教育這個產品的供給不足,教育資源的分佈不均,這個才是根本原因,在教育這個產品供給不足,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大前提下,那麼如何去分配教育資源?

有幾種方式:

第一、按成績,這個是我們大家最能理解的,但是也並非是每個人都認同,因為這個勢必是讓學生陷入了考試的競爭,當然,這個目前是我們主要的競爭準則,按考試的成績。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第二、按金錢,這個我們也有過,所謂的按金錢,那就是擇校費,這個方式在我們的教育領域是長期存在的。

第三、按權利,這個也能理解,也就是走關係,看你父母的官大不大,你的親戚的官大不大,以前也是常有的事情,那就是條子生

前面這三個是我們以前在教育領域常用的三種分配教育資源的準則,說到底就是拼成績、拼錢、拼人脈!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但是也是飽受詬病,總有人不滿意,嚷嚷著要教育公平,怎麼能看誰錢多?誰官大?即便是拼成績,那麼孩子就是考試的機器了,反正是不滿之聲灌於耳。

面對這種不滿之聲,教育部於是就進行的改革,為了公平,那麼就劃分區域,也就是就近入學,一個小區對應一個學校,這幾個小區的學生都在附近的一個學校來接受教育,這個制度一經推出,當時也是被看好的,當時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公平的辦法,但是怎麼也沒想到啊,這個方法催生了學區房。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既然是就近入學,看似很公平,但是本質是拼房子!而那些好學校的旁邊的房子這個時候自然就受到家長的歡迎了,價格自然是大漲了,拼房子其實比拼錢更老火,因為房價高太多。這個對家長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也讓局部房價不合理,更是讓政府和學校也沒有任何收益,因為拼錢的時候,擇校費是交給學校的,學校會把這個錢再花在學校的建設上和師資的建設上,但是現在拼房子,家長花費了更多的錢,只是讓這些房子漲價了,房東賺錢了而已。

最近網絡教學的興起,談談入學的四種競爭方式

所以,教育要怎麼樣才好?拼成績?拼錢?拼人脈?拼房子?你認為拼什麼好?

當然,以後大概率還有一種拼法,那就是拼運氣,所有的學生的入學都是電腦隨機選擇,也就是上學要搖號,電腦分到哪裡就是哪裡。

但是如果真的拼運氣了,學區房自然是會消失了,但是這樣就能讓教育公平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