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會對今後的工作、生活、消費等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這場疫情會對今後的工作、生活、消費等產生多大的影響呢?

這場起於武漢、蔓延至全國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給這個喜慶祥和的春節蒙上了陰影,給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傷害,給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沖擊。好在由於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醫療科研部門加班加點,探索研究,以及一線醫護人員的奮不顧身,頑強拼搏,疫情高速擴張的勢頭總算被遏制住了。每天新增數病患量逐漸下降,致死率不斷降低,治癒率明顯提高。社會各界已經把目光從專一做好疫情防控轉移到恢復生產與疫情防控並重的方向上來。這預示著這場疫情即將進入尾聲,全國人民走出家門,暢享春暖花開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

這場疫情來勢兇猛,傳播快速,危害巨大,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有些人外出購物,片刻間被傳染病毒,躺著中槍;有些人在回家途中遭遇封路,無處可去,流離失所;有些人工作延期,收入銳減,生活陷入困頓等等,都讓我們反思和警醒,我們該如何轉換現有的工作、生活和消費觀念和習慣,更好地預防和規避突發事件影響,保證家庭生活更加平穩有序呢?這場疫情,又會對我們今後的工作生活帶來那些改變呢?筆者以自己的角度,進行下梳理分析,不足之處,還請多批評指正。

一、家庭的風險防範意識將會明顯增強。由於承平日久,很多家庭沒有憂患意識,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下束手無措,無可奈何,只能聽天由命,被動等待。一旦疫情結束後,這些家庭必定會痛定思痛,將風險防範放在家庭首位,畢竟家庭穩固和家人健康才是我們不懈奮鬥的中心和目標。從筆者角度看,做好風險防範:一是需要預留充分的風險準備資金。每月將一部分收入預留下來,存入專門賬戶,專門用於突發事件比如重病、失業等緊急時刻支出,保證家庭在困難條件下可以堅持一段時間,維持正常運轉,不至於瞬間停擺,陷入困境;二是家庭急救包常備不懈。疫情期間隔離防控,給正常的就醫買藥製造了不少的麻煩和困難。這個時候家庭急救包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可以讓你緩解煩惱,減少外出就醫買藥的風險和麻煩;三是適當進行生活物資儲備。不少家庭有當天吃當天買的習慣,保證飲食的新鮮衛生。這種習慣在平時受益良多,在疫情衝擊下卻是不堪一擊、一敗塗地。面對空蕩蕩的冰箱,不少家庭應該後悔平時怎麼沒多買點呢?由此可見,一些適宜儲存的食材還是要適當多買點,以備不時之需。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些什麼呢?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有了儲備就能心平氣和、泰然自如地應對一切;

四是健康投資擺上重要位置。這場疫情也讓我們看到,患病的大多是年老體衰的中老年群體,身強力壯的年輕群體罹患風險要小得多,而且新冠病毒至今沒有特效藥,藥物只起輔助作用,恢復健康還是要靠自己的免疫能力。相信在以後,大家會更加把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加強身體鍛鍊,進行健康養生等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能力。

二、家庭的消費觀念和習慣會更趨於理性。在經濟刺激和媒體渲染下,現在的都市家庭尤其是年輕一族的消費方式極為大方超前。他們摒棄了老輩人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不斷儲蓄的觀念,熱衷於超前消費和借貸消費,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不顧經濟收入實際,不計長遠考慮,整天買買買,刷刷刷,讓家庭經濟不斷透支,導致家庭幾乎沒有風險保障能力。多少人在網上哭訴“工作延期,收入降低,房貸、車貸、花唄、信用卡都到期了,怎麼辦呢?”這就是脫離實際,瘋狂消費的後果。如今這場疫情給超前消費方式當頭一棒,讓不少狂熱的消費群體頭腦清醒下來。讓這些樂天派們認識到,生活不僅僅有豔陽高照,還會有雷電交加,不僅有一馬平川,還會有溝壑叢生。

這場疫情過後,相信很多家庭會拋棄那種不切實際、不顧後果的消費理念,消費方式更加趨於理性化。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注重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開始銀行儲蓄,並逐步壓縮和削減一些不必要的消費,減少珠寶、香包等看起來光鮮亮麗、璀璨奪目,關鍵時候卻百無一用還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的奢侈品的購置,將更多資金用於保障領域投資。人們消費習慣更加趨於理性化、合理化,疫情過後,奢侈品消費市場會有較大幅度降溫。

三、家庭線上購物將會大幅增長。新冠病毒在無聲無息、人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就可以大肆傳染的特性讓人刻骨銘心、心生餘悸,也勢必讓人更加警惕。隨著疫情的減輕,生產和生活逐步恢復。但人們的心理陰影短期內無法徹底消除。可以想象,今後人們會更注重自我保護,減少外出購物和聚會,儘可能通過網上下單、配送直達的方式購買生活用品,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避免可能存在的傳染。疫情期間,不少商家和店鋪出於自我救助圖存的目的,被迫改變了原有的銷售模式,改為配送到戶服務,方便周到還快捷,受到了廣大客戶的歡迎和好評。相信疫情結束後,人們線上購物熱度不會下降,電商業和快遞業還會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

四、人們擇業觀念和就業方式將會轉變。一是公務員、事業人員、教師這種旱澇保收、穩定可靠的職位更受人們歡迎,未來報考人數會更多。這場疫情讓人們看到了雖然廠礦企業裡工資待遇較高些,可是風險大,隱患多,遇到突發事件停工後,不確定性增加。疫情中,不少企業降薪甚至停薪,讓本處於困頓中的員工雪上加霜。而公務員、事業人員、教師等公共職位受風險影響最小,可以說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通過這一對比,將更加刺激人們報考這些職位的熱情;二是農民工的就業習慣也將改變。疫情期間上演了多少農民工春節回家遭遇坎坷挫折的苦情事件,讓人們心生同情和憐憫。坐車走的遇到交通工具停運,走不了了。開車走的,遭遇封路,前進不了,後退不著,流離失所。這種痛苦和悲傷局外人根本無法想象和體會。疫情結束後,想必很多農民工會改變外出打工的觀念,選擇就近就業,雖然工資待遇低點,可卻保證了家庭的完整,方便照顧家人和孩子。外面再好,也不是家。

五、人們的購房觀念也會發生變化。

這場疫情也讓兩套房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出現症狀,居家隔離,如果只有一套房,只能和親密的家人朝夕相處在一起,難免會給家人健康帶來隱患。有了兩套房,大可以自己獨處一套,哪怕生活不便些,也勝似感染家人內心痛苦和自責。這場疫情中,有多少是因為被迫呆在家中,結果造成全家感染的。難怪有人網上感嘆道,就憑這,今後我也得買個二套房。相信有條件的人在疫情結束後會出手購買二套房,就為了給自己和家人一個緩衝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