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疫情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消费等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这场疫情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消费等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这场起于武汉、蔓延至全国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这个喜庆祥和的春节蒙上了阴影,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伤害,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冲击。好在由于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医疗科研部门加班加点,探索研究,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的奋不顾身,顽强拼搏,疫情高速扩张的势头总算被遏制住了。每天新增数病患量逐渐下降,致死率不断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社会各界已经把目光从专一做好疫情防控转移到恢复生产与疫情防控并重的方向上来。这预示着这场疫情即将进入尾声,全国人民走出家门,畅享春暖花开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这场疫情来势凶猛,传播快速,危害巨大,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些人外出购物,片刻间被传染病毒,躺着中枪;有些人在回家途中遭遇封路,无处可去,流离失所;有些人工作延期,收入锐减,生活陷入困顿等等,都让我们反思和警醒,我们该如何转换现有的工作、生活和消费观念和习惯,更好地预防和规避突发事件影响,保证家庭生活更加平稳有序呢?这场疫情,又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那些改变呢?笔者以自己的角度,进行下梳理分析,不足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正。

一、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将会明显增强。由于承平日久,很多家庭没有忧患意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束手无措,无可奈何,只能听天由命,被动等待。一旦疫情结束后,这些家庭必定会痛定思痛,将风险防范放在家庭首位,毕竟家庭稳固和家人健康才是我们不懈奋斗的中心和目标。从笔者角度看,做好风险防范:一是需要预留充分的风险准备资金。每月将一部分收入预留下来,存入专门账户,专门用于突发事件比如重病、失业等紧急时刻支出,保证家庭在困难条件下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维持正常运转,不至于瞬间停摆,陷入困境;二是家庭急救包常备不懈。疫情期间隔离防控,给正常的就医买药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和困难。这个时候家庭急救包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可以让你缓解烦恼,减少外出就医买药的风险和麻烦;三是适当进行生活物资储备。不少家庭有当天吃当天买的习惯,保证饮食的新鲜卫生。这种习惯在平时受益良多,在疫情冲击下却是不堪一击、一败涂地。面对空荡荡的冰箱,不少家庭应该后悔平时怎么没多买点呢?由此可见,一些适宜储存的食材还是要适当多买点,以备不时之需。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些什么呢?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有了储备就能心平气和、泰然自如地应对一切;

四是健康投资摆上重要位置。这场疫情也让我们看到,患病的大多是年老体衰的中老年群体,身强力壮的年轻群体罹患风险要小得多,而且新冠病毒至今没有特效药,药物只起辅助作用,恢复健康还是要靠自己的免疫能力。相信在以后,大家会更加把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加强身体锻炼,进行健康养生等等,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能力。

二、家庭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会更趋于理性。在经济刺激和媒体渲染下,现在的都市家庭尤其是年轻一族的消费方式极为大方超前。他们摒弃了老辈人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不断储蓄的观念,热衷于超前消费和借贷消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不顾经济收入实际,不计长远考虑,整天买买买,刷刷刷,让家庭经济不断透支,导致家庭几乎没有风险保障能力。多少人在网上哭诉“工作延期,收入降低,房贷、车贷、花呗、信用卡都到期了,怎么办呢?”这就是脱离实际,疯狂消费的后果。如今这场疫情给超前消费方式当头一棒,让不少狂热的消费群体头脑清醒下来。让这些乐天派们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有艳阳高照,还会有雷电交加,不仅有一马平川,还会有沟壑丛生。

这场疫情过后,相信很多家庭会抛弃那种不切实际、不顾后果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更加趋于理性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注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开始银行储蓄,并逐步压缩和削减一些不必要的消费,减少珠宝、香包等看起来光鲜亮丽、璀璨夺目,关键时候却百无一用还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奢侈品的购置,将更多资金用于保障领域投资。人们消费习惯更加趋于理性化、合理化,疫情过后,奢侈品消费市场会有较大幅度降温。

三、家庭线上购物将会大幅增长。新冠病毒在无声无息、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就可以大肆传染的特性让人刻骨铭心、心生余悸,也势必让人更加警惕。随着疫情的减轻,生产和生活逐步恢复。但人们的心理阴影短期内无法彻底消除。可以想象,今后人们会更注重自我保护,减少外出购物和聚会,尽可能通过网上下单、配送直达的方式购买生活用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避免可能存在的传染。疫情期间,不少商家和店铺出于自我救助图存的目的,被迫改变了原有的销售模式,改为配送到户服务,方便周到还快捷,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和好评。相信疫情结束后,人们线上购物热度不会下降,电商业和快递业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四、人们择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将会转变。一是公务员、事业人员、教师这种旱涝保收、稳定可靠的职位更受人们欢迎,未来报考人数会更多。这场疫情让人们看到了虽然厂矿企业里工资待遇较高些,可是风险大,隐患多,遇到突发事件停工后,不确定性增加。疫情中,不少企业降薪甚至停薪,让本处于困顿中的员工雪上加霜。而公务员、事业人员、教师等公共职位受风险影响最小,可以说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通过这一对比,将更加刺激人们报考这些职位的热情;二是农民工的就业习惯也将改变。疫情期间上演了多少农民工春节回家遭遇坎坷挫折的苦情事件,让人们心生同情和怜悯。坐车走的遇到交通工具停运,走不了了。开车走的,遭遇封路,前进不了,后退不着,流离失所。这种痛苦和悲伤局外人根本无法想象和体会。疫情结束后,想必很多农民工会改变外出打工的观念,选择就近就业,虽然工资待遇低点,可却保证了家庭的完整,方便照顾家人和孩子。外面再好,也不是家。

五、人们的购房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这场疫情也让两套房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出现症状,居家隔离,如果只有一套房,只能和亲密的家人朝夕相处在一起,难免会给家人健康带来隐患。有了两套房,大可以自己独处一套,哪怕生活不便些,也胜似感染家人内心痛苦和自责。这场疫情中,有多少是因为被迫呆在家中,结果造成全家感染的。难怪有人网上感叹道,就凭这,今后我也得买个二套房。相信有条件的人在疫情结束后会出手购买二套房,就为了给自己和家人一个缓冲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