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2月18日,甘肅援湖北的女護士剃光頭上了熱搜。

看這個姑娘,滿頭秀髮被剪斷,還被迫拿著自己的秀髮給電視臺的人看,眼淚在眼裡不停打轉。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也許她只是普通醫務人員中的一員。

但是,我們不能需要犧牲的時候想起她們,事情過去了又忘記她們!

這樣普普通通的逆行者還有很多,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01 石在餘,山東人,41歲,廚師

1月27日,武漢封城第5天。

石在餘,接到了火神山醫院打來的電話,問,你能不能送飯?

來電說,火神山醫院開工5天了,幾千位建設者正在工地上爭分奪秒。但全城飯店關門停業、車輛停止上路,吃飯,竟成了最大的難題。

石在餘是武漢“大米先生”廚師長,因從重慶總部回武漢辦事,滯留在這裡。接到這個電話後,他沒有猶豫就一口答應下來。

1月28日,第一批600份愛心盒飯,送到了工地。

工人們反映勞動量大,正常盒飯裡的米飯根本不夠吃,石在餘二話不說,加足!

工人們覺得菜品單一,石在餘二話不說,改!往後的每頓,煎炒烹炸換了個遍。雖然因為特殊時期供應不足,翻來覆去都是那幾種菜,但他想盡辦法,讓工人們吃的更好更舒心!

而且,這些飯菜都是免費的!

就這樣,石在餘帶領他的團隊一直為火神山醫院送菜送飯,直到2月2日醫院交付。6天累計提供4000份盒飯。

石在餘17歲就開始從事廚師,21歲就成為廚師長,35歲時成為當年的全國百強烹飪名廚,37歲成為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廚師,就是要為需要的人做好飯。

石在餘說:“留下來,就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02 蒼禹威,黑龍江人,29歲,快遞小哥

1月29日,武漢封城第7天。

清晨,在漢口城市廣場小區,蒼禹威開始把臨時倉庫中成堆的蔬菜,分揀到他的小拖車上。

馬上,他就要逐門逐戶地去送菜了。

蒼禹威11歲隨父母從黑龍江來到武漢,這裡已經是他的第二故鄉。現在,他是這個小區菜鳥驛站的站長,在這裡已經工作三年了。

7天前,武漢封城,蒼禹威停業。

蒼禹威閒不住,開始想自己能做點什麼呢?他去找火神山醫院報名參加建設,但人家需要專業人士,一直沒給他回覆。

這時,在他的客戶群裡,開始不斷有人問他什麼時候開業。慢慢地,所有群裡的人都在抱怨不敢出門去買菜。這其實是所有武漢人都面臨的困難,這個小區的住戶也不例外。,

蒼禹威又開始琢磨自己的老本行。第二天早上六點,他就出門,去各大蔬菜批發市場碰運氣,無奈全都關門了。一直找了四五天,才從一個拉板車的人那裡,誤打誤撞找到一個蔬菜批發商。

就這樣,批發商每天清晨給他送幾百斤蔬菜,而他把驛站變成了臨時倉庫。

每天早晨,蒼禹威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做好全身消毒,然後開始拉著他的小拖車,一棟樓一棟樓的送。

每次只能拉150斤,一共二三十棟樓。每天得工作15個小時以上,一直送到凌晨才能送完。

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安全,蒼禹威把包裝好的蔬菜放在電梯裡,再告訴客戶按電梯取貨。

蒼禹威說:“作為武漢人,我本身就有一份責任,應該為武漢付出自己一點能量。”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03 甘如意,24歲,荊州人,衛生院醫生

1月31日,武漢封城第9天。

上午10點,甘如意顧不上父母的擔憂,騎上單車,背上餅乾、泡麵、桔子,從湖北荊州,開始她前往武漢的300公里“逆行旅程”。

甘如意,2017年考到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成為範湖分院化驗室的醫生。春節前,甘如意回到荊州休年假,跟父母團圓過春節。沒想到,趕上這場疫情封了城,回不去單位了。

這個化驗室只有兩名醫生,從甘如意休假開始,一直是另一個同事值班,已經10多天了。

甘如意急的要命,跟父母說要回去。可是,公共交通全都沒有,怎麼回去啊?

甘如意想到,可以騎共享單車回去。

就這樣,她辦理了一張特殊的通行證,在車牌號一欄寫著“自行車”三個字,從荊州,到公安縣,再到潛江市,歷經4天,在很多人的幫助下,最後終於在2月1日晚上騎到了武漢。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甘如意說:“我就希望能快點回來。同事一直在前線頂著,我著急去換他!”

04 雪開熱提·肉蘇力,新疆人,28歲,創業者

2月1日,武漢封城第11天。

下午4點,雪開熱提·肉蘇力的3個同事,接到在武漢實習的大三學生圖瑪熱·臺甫拉的求助電話。

武漢封城以後,還有不少學生滯留在大學宿舍,缺少生活物資,但又不能出門去採購。

雪開熱提·肉蘇力在武漢開著一家經營新疆特色食品的店。他春節前,就回到新疆,開始自我隔離,但一直在關注武漢。

6天前,他開始關注到留校大學生這個群體,當即就聯繫公司留在武漢的3個同事,把公司倉庫裡的切糕、奶酪、果脯、葡萄乾、核桃等食品送到武漢各個學校。

他們說,自己來武漢雖然有4年了,但是從來沒有逛遍過武漢。這幾天開著車,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跑遍了武漢,光第1天就跑了中南民族大學、中南財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8個學校。

後來的4天裡,他們把1.86噸的食品送進了武漢18所高校校園裡。

他說:在新疆,也有很多湖北人在支援我們的建設。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圖片來自天山網

05 沈傑,黃岡人,31歲,理髮師

2月4日,武漢封城第14天。

中午,沈傑接到武漢第四醫院醫生的電話,說想剪頭髮。

沈傑在武漢開的理髮店早在1月21號就關門了。快過年那會兒,其實理髮店生意最火。但沈傑直覺疫情很嚴重,便提前關店了。他是那條街上關店最早的。

聽到要給醫生剪頭髮,還得去醫院上門剪,沈傑有點猶豫。

但接下來醫生說的話,卻讓他馬上帶上工具去了醫院。

醫生說,很多醫生很久沒剪頭髮了,也沒時間收拾。防護服很厚,穿上幾個小時渾身就溼透了,頭髮更不用說。更危險的是,萬一頭髮掉地上,做病毒檢驗時就可能粘上病毒,再沾到鞋子上,病毒就不知道會被帶去哪裡,後果不敢想象。

沈傑去了才知道,這個醫生並不認識他,是在網上一家一家打電話給理髮店,但是沒有人願意來。

他是第一個答應的。

從那天開始,沈傑每天都去不同的地點給醫務人員免費剪髮,有時候在東西湖區醫院,有時候在外地醫療隊入住的酒店,常常剪到凌晨。

最多的一天,沈傑給65個人剪了頭髮。

有記者報道了沈傑的事兒,阿里巴巴和楚天都市報給他評了個“正能量”獎,還獎勵他1萬元。

沈傑卻說:“我能定向捐贈嗎?我想稍微閒點,把它買成物資,捐給武漢第四醫院。”​​​​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最新報道,2月18日下午,江岸“方艙醫院”門外,50多名像沈傑一樣的理髮師,主動在這裡設起了“愛心理發室”。

06 駱名良,湖北人,37歲,工人

2月6日,武漢封城第16天。

下午5點,火神山醫院門口來了一位特殊的捐贈者,帶著145箱牛奶,在門口嚷嚷著不肯走。

仔細一聽,他在問:這附近哪裡還有醫院?我想把這些牛奶,送給醫護人員……

他是駱名良,是一名板房設備安裝工,從1月31日開始在火神山醫院參與醫院建設。他忙了6天6夜,6號上午拿到了雙倍工資和加班費,一共7500元錢。

駱名良其實原本不需要冒著風險,參加這次建設,他在春節前已經回到距離武漢150公里外的湖北通山。

但當他聽說要建火神山醫院,自己一直從事了20年的室內裝飾專業,可以幫醫院的病房監護室進行隔板安裝,還可以對房間進行密封打膠,便開車又返回了武漢。

拿到手的工錢雖然不多,但駱名良堅持想再為醫護人員們做點什麼。買來的145箱牛奶,在火神山醫院一箱也沒送出去,所以才急了。

因為火神山醫院已經由解放軍接管,不能收他的牛奶。最後還是在火神山醫院警務室民警引薦下,才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捐了140箱牛奶。剩下的5箱,他硬塞給了醫院門口的執勤人員。

駱名良說,“我這真的沒什麼,做得還不夠好。”

武漢封城第26天,像這6個普通人一樣的千萬普通人,撐起了這座城

駱名良,圖片來自長江日報

這裡記下的6個故事,也許只是這27天來的千萬分之一。

這場疫情裡,還有很多這樣平凡的人。

海明威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每個島連起來就是一片陸地。

每個人連起來就是一個國家。

這些平凡的人應該被記住!

記住每一個平凡的英雄,才能成就一個偉大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