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寬帶將來會不會完全被無線取代?

北瓜影視圈


無線不可能完全取代有線寬帶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2個層面來回答:

大範圍信息傳輸層面,無線是不可能取代有線的

比如數據要從美國傳到中國,上海傳到北京,A區域傳到B區域,中間有很複雜的室外自然環境,使用無線是特別不靠譜的。因為如果是天打個雷、下個雨或者一堵牆、一座山等等,無線信號就會受到干擾,然後就整個網絡就癱瘓了。

小範圍信息傳輸層面,無線可能取代有線

小範圍指的是:你的家裡、辦公樓、電影院、地鐵站等等,你所使用的iPad、手機、筆記本等無線聯網設備都是屬於這個層面上的。這個層面無線取代有線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小範圍內或者室內信息傳播受到大自然複雜的影響較少,傳輸就能保證是很穩定的。

註釋:手機信號也是屬於小範圍的,大家都知道它需要不斷的切換基站保持在線。在很多大樓內手機信號不好還需要安裝信號放大器。

總結

大範圍的信號傳輸肯定是有線的穩定,目前通信基站、主幹網絡之間都是採用光纖進行通信的,光在光纖中的衰減是很小的。但是小範圍來說肯定是無線會更方便,因為方便所以大家都喜歡用無線。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會誤解無線會取代有線。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和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


匯聚魔杖


完全有可能,我想目前4g來看,如果家裡的無線信號完好的話,估計如果流量無限用的話,家用有線寬帶會有很多人退訂。從歷史條件下看,無線wifi最終消滅了有線網絡連接,實現了最開始的小範圍內局域網無線連接,這種趨勢相信將來會逐漸擴大到全局主網絡。目前的4g網絡使用的是中長波段,其優點是發射功率大,並且對建築物,阻隔物等穿力強,但是缺點是建築物牆壁數較多和密集的情況下需要逐級基站覆蓋來補充信號盲點。所以導致有的位置我們的4g信號還是捕捉不到,所以在這些角落裡有線寬帶還是發揮著主力的優勢。但是大家不知道目前的5g發佈時官方似乎一直在宣傳5g無線網的網速而對有線寬帶速度隻字未提。其實好好想想就能想通,既然5g號稱能夠完成無線駕駛等等技術,勢必會對消除信號傳輸盲點和高質量網絡全覆蓋有著絕對的信心。否則在集中區域網絡時斷時續如何實現通過物聯網對運動物體無誤差方式的遠程控制。

所以,相信未來的一天,當我們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收到高質量清晰的無線5g信號的時候,並且流量包月幾十元敞開了用的條件下,估計有線寬帶會徹底被取代。





吉林電腦手機達人



看吧,我們人就是這樣,用完就扔,10年前吵著鬧著讓運營商給寬帶提速,WIFI出現後把臺式電腦放在一邊吃灰,現在5G要來了問啥時候可以把有線網絡去掉......


電纜,性價比最高的數據傳輸方式

實際上有人可能對5G這種無線網絡有一定的誤解,我這裡舉個例子,比如說我現在在美國,打開手機玩騰訊出的吃雞遊戲,那麼騰訊服務器到我手機上的鏈路大概應該是:服務器-海底電纜-美國運營商服務器-基站-我的手機。而5G提升的不是整個鏈路的傳輸,而是最後的一個環節:小區的基站-我的手機,這樣一個環節的升級。而從騰訊服務器一直到小區的基站這一條鏈路,還是需要依靠有線光纜來進行傳輸,尤其是貫穿太平洋的那幾條海底電纜,鏈接了兩個世界。

是的,不要認為現在都是無線通信,衛星傳輸這種玩意兒,實際上還是依靠有線光纜在進行數據的傳輸,為什麼?因為便宜啊,性價比極其高!10年前一根光纜的價格是每公里2000元人民幣,現在每公里價格是200元人民幣,而且性能和質量更加可靠,你算一算價格比麵條還便宜......如果依靠衛星進行數據傳輸,每顆發射成本就是10億人民幣,後期還要維護,還有帶寬限制,現在一部衛星電話實現跨國通話的收費是30-50元每分鐘。現在人類能造出最好的光纜,一根可以支撐135億人同時通話的數據量。


帶寬,無線網絡永遠的痛

3G\\4G\\5G所說的提升的速度,實際上就是小區基站到我手機這樣一個階段的數據傳輸效率,3G大約是20M/秒,4G大約是300M/秒,5G可以達到1G/秒,但是由於波長更短,單個基站覆蓋的面積更小,信號更容易受到干擾,所以5G基站的鋪設數量大概是4G基站的10倍左右,過去大概2-4公里鋪設一個4G基站,現在是200米左右就需要鋪設一個5G基站,可以算一算光是你生活的小區就需要部署多少個。成本這個問題是揮之不去的。

除了“速度”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帶寬的問題,落實到使用上就是延遲的問題,也就是你上傳下載的速率是沒問題的,但是你收到內容的進度是落後於其它人的。這主要來自於傳輸的帶寬問題,4G和WIFI雖然方便,但是由於是不同波段來進行劃分,同一個區域裡面使用的人增加,就會出現帶寬不足,數據延遲的問題,因為同時要傳輸的數據量過大,需要“排隊”。5G雖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要等到SA組網過後才行(不懂SA組網的可以看我之前的問答),而且並不能全面覆蓋。但是有線光纜沒這個問題,也就是說,用無線網的人還在想辦法刷新視頻的時候,有線網絡的人順順利利的用電視機看著4K藍光電影,玩著VR遊戲。要麼,你可以搞一個5G路由器,但是前提你得有5G設備才行。


互聯網本身各個服務器,各個基站都是依靠有線網絡連接到一起的,我們所謂的取代只是希望能夠取代掉“最後一公里”的範圍,但很可惜,現在也很難取代。


PM宋先生


  5G時代的到來,媒體1Gbps的測速,這讓很多人堅信有線寬帶會被5G等無線寬帶取代。從技術角度來說,有線寬帶很難被無線上網取代。

  的確,現在5G測速非常快,一些地區輕鬆達到800M以上,而光纖寬帶不過200M,部分地區開通了500M寬帶。儘管5G速度上目前有優勢,但取代有線寬帶仍面臨很大的挑戰。


  首選,5G一旦商用後,網速會下降很多。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5G網絡的速度肯定也會變慢。與4G網絡一樣,用戶多了之後,網速肯定會大幅縮水。從4G網絡的經驗來看,5G大規模商用後,速度能保持在300M就不錯了。

  另外,5G網絡傳輸的穩定性能比有線寬帶要差很多。有媒體進行過測試,5G手機與基站之間只隔了一道玻璃門後,下行速率只有100M左右。陰雨天,還有牆壁,都會影響5G的信號強度。顯然,5G網絡的速度不如光纖這種有線寬帶穩定。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資費,5G時代不限流量套餐很難普及。而有線寬帶是包年,不用考慮流量消耗。既便5G時代的流量費非常便宜,每GB流量幾毛錢,平時看看電影也是消耗不起的,畢竟寬帶每月才幾十塊錢。


  綜合來看,以5G為代表的無線網絡,在速度、穩定性和資費上面沒有任何優勢。試想,沒有任何優勢,無線網絡如何取代有線網絡呢?


賈敬華


有線寬帶將來我認為還是很難被無線取代。5G部署成熟後,預期一個終端的帶寬可能能超過100M,未來在6G、7G無線的帶寬的確可能更大。但是在一段時間內,有線寬帶依然會堅挺,這裡面有技術的原因,也有非技術的原因。

當然,移動互聯網,例如5G也可能是有線寬帶的一個重要補充,尤其是對一些光纖佈線困難的區域,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原因。


第一個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家庭寬帶的帶寬還是大於5G寬帶的帶寬。從2G到3G、4G,移動互聯網的帶寬一直是在高速增長,但是同樣固定寬帶的帶寬也在更高速的增長。

從業使用上來看,固定寬帶的業務帶寬的增長,一直是快於移動互聯網的。例如我們現在有線寬帶已經可以看4K了,4G依然只能看1080P的視頻。


我們現在4G單基站的下行帶寬總共可以到100M,分給單個終端的帶寬可能連1M都沒有。而當前家庭光纖寬帶的下行帶寬200M已經是主流,還要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向G比特寬帶演進。



5G的理論下行帶寬雖然可以達到10G,但是分給單個終端的帶寬最終估計是百兆級別,是達不到家庭寬帶的規格。而且從業務上來說,我認為5G可以承載4K的視頻,對8K、VR這些大帶寬業務,基站部署如果不夠密集,可能依然不行



第二個因素就是覆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5G基站的覆蓋可能還達不到替代家庭寬帶的地步。我們現在在4G的情況下,很多小區的覆蓋還不完全,5G要達到高速上網的速率,覆蓋會更密集,目前大多數小區可能還沒有這個條件



第三個因素就是價格。現在家庭寬帶價格已經是白菜價。以5G為例,受制於部署成本,無線的流量價格是不會低於光纖寬帶的。不過價格不一定是主要因素,海外無線寬帶的接受率高一些,因為海外沒有國內那樣的光纖部署條件,無線是很好的選擇。


第四個因素就是網絡質量。我們現在家庭寬帶都是獨享帶寬,到了5G時代,5G家庭寬帶實際上還是共享無線帶寬,5G或者未來演進的技術也不可能為每個家庭單獨劃分帶寬,所以要和現在的家庭寬帶一樣,無線每個家庭的帶寬獨佔,很難。


這種模式不夠靈活,而且網絡的質量可能達不到用戶需求,也就是不需要大帶寬和需要大帶寬的用戶共享5G,這種情況運營商無法按照需求給家庭開寬帶,也無法對寬帶質量有一個保障。


第四個主要的因素就是非技術因素。總有人對無線基站的輻射特別擔心,更何況在小區密集部署。5G的基站會非常的密集,如果在小區密集的部署基站,家庭通過無線上網,有極大可能會招致用戶的反對。



所以長期來看,家庭光纖寬帶依然是主流,無線寬帶只能是缺乏光纖寬帶環境時的一個補充,很難完全替代家庭光纖寬帶


IT老菜鳥


有一定可能性

無線網絡指的是任何型式的無線電計算機網絡,普遍和電信網絡結合在一起,不需電纜即可在節點之間相互鏈接。無線電信網絡一般被應用在使用電磁波的搖控信息傳輸系統,像是無線電波作為載波和物理層的網絡。無線網絡的其他重要應用之一,就是在基礎電信建設貧乏或缺乏資源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一個便宜及快速的管道連接上互聯網,像是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


使用無線網絡時,兼容性的問題也同時浮現。不同的製造廠商所生產的組件可能無法在同一個平臺使用,或是需要額外的作業程序來使修正這些問題。基本上無線網絡比起經由以太網電纜直接連線要來的慢。

無線網絡比較容易受到攻擊,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嘗試去入侵無線網絡的信號。許多網絡提供有線等效加密(WEP)防護系統,但它其實也相當容易受到攻擊。雖然WEP能夠擋掉一些入侵者,但許多公司基於安全性考量,仍堅持使用有線網絡直到問題改善為止。另一種無線網絡防護系統為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PA提供了比WEP更安全的無線網絡環境,而這道防火牆可以幫助易受入侵的無線網絡修補漏洞

相比無線網絡,有線網絡在現今網絡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採用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來連接的計算機網絡。價格便宜,安裝方便。網速更快。在防禦病毒,安全等方面比現有無線網絡更加成熟。


而無線網絡主要採用空氣作傳輸介質,依靠電磁波和紅外線等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雖然聯網方式方便靈活,但是由於無線聯網費用高,依照現有技術較難大規模實現廉價建設。所以還不太普及。

但隨著科技發展,未來將有更多革命性的突破,無線網絡取代有線網絡繁瑣,變得廉價化,簡潔化將指日可待。


differentus


根據現在科學條件,可能5G無線網絡永遠代替不了有線光纖寬帶。你們是否知道,本地區(地域)基站與基站之間直線通信距離只有1一2公里,周圍坿近看到許多形式基站,這些基站之間,有些並不是通過無線信號來傳輸,基站本身是個交換點或其它功能作輔助。這個交換點識別後,會自動轉換到其它地區或全國各地城市基站,最後進入個人手機。所以說光靠無線傳輸是不成立的,其中有線光纖寬帶的功勞。從新舉個例子:寧波市一北京有幾千公里通信距離,如果是按1一2公里計祘須建幾千個基站,通過有線光纖寬帶就可以直接交換來完成通信任務,可節省國家和運營商的投資。本人見解,僅供參考。




胡德雲1


從通信行業的發展前景來看的話,目前大的趨勢還是有線網絡做網絡的主幹,負責核心層的數據傳輸和交換。而無線網絡的應用場景還是幾種在網絡通信的最後1KM或者幾百米,以及在相對封閉的室內環境中。

1.無線網絡的頻譜資源有限,無論怎麼規劃總有用完的時候,而且無線網絡信號傳輸是以無線電磁波作為傳播介質,傳輸的路徑上相對來說並不穩定,容易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從傳輸信號的質量,以及距離上來說就不可能完全取代有線網絡。

2.從傳輸帶寬上來說,運營商級的骨幹網,核心網絡都是用有線的,需要的帶寬不是當前的無線網絡能夠提供的。

3. 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由於無線網絡是在開放空間內依靠無線電此波作為介質,所以很容易被嗅探,而有線介質傳輸如果要進行嗅探就必須在網絡節點上才可以操作。相對來說有線更安全一些。國家特殊結構像軍隊,JC以及其他各個重要單位的網絡都必須得依靠有線網絡。而且很多系統都是不對外開放的,只接入自己的內部專網。

4. 成本方面,無線技術起步相對有線更晚一些,目前的無線開發技術還在進一步完善,無線資源以及設備的部署成本相對較高,有線網絡由於是以太網從一開始就在部署所以相對來說成本更低。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考慮,我認為最後趨勢還是有線和無線並存,有線負責骨幹傳輸,無線負責最後的小範圍的覆蓋。


迅奇科技前沿


基本不會,無線傳輸受到電力供應影響,不會有很大的覆蓋面積,也不允許有太大的覆蓋面積(考慮到輻射的影響)

所以無線有線共同組建端到端網絡是會長期存在的,這也是無線網絡供應商和有線網絡供應商在逐漸融合的原因,比如華為無線有線海底光纜都做,愛立信和思科,諾基亞和阿朗,這是都是有線無線融合,提供端到端傳輸的最好例證。

對於個人用戶而言,不會關心全局的佈局,確實可以完全使用無線網絡,但是無線能夠工作的前提還是有通暢的有線網絡。


滾滾糰子


5g的普及會慢慢取代有線網絡,有線網絡不是很方便,但是有線網絡網速穩定,主要就看5g出現後的網路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