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陝西‖蒲城防疫生產兩手抓 大棚草莓別樣紅

(賀軍棟記者楊晶)2月22日,蒲城縣紫荊街道雙酒村“黨支部+”草莓產業園內,座座溫室大棚有序排列,棚裡一株株草莓生機盎然,葉如碧玉翠,果似寶石紅。如今面對疫情,產業園防疫生產兩手抓,採用多渠道促銷,保障銷售品質。

從開始的3棚發展為後來的6棚直到如今的18棚,33歲的草莓產業園負責人馮強種植草莓已有8年時間。由當初的門外漢華麗轉身為草莓行家,他歷經坎坷,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在紫荊街道和村上的支持下,現在草莓產業園年產值達100多萬元,帶動了全村36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和入園務工增加收入,貧困戶陳蓮花、馮建國等人得以脫貧致富。

視界陝西‖蒲城防疫生產兩手抓  大棚草莓別樣紅


疫情當前,草莓產業園內吸納了雙酒村7名群眾入園務工,出入產業園要求每人都戴有口罩,堅持測量體溫,用酒精進行消毒,工作保持一定間隔距離。為的是避免身體疲憊引起免疫力下降,務工群眾工作時間從原來的每天工作8小時,現在改為每天5小時。

體驗式採摘曾經是草莓產業園的一種銷售方式,但疫情期間,馮強已對上門體驗採摘者婉言謝絕。過去草莓通過網絡快遞銷售到西安等地甚至外省,但如今的非常時期,銷售由“縣外”轉“域內”,馮強的妻子楊靜每天負責為全縣超市送貨,為城內各小區居民提供上門送貨服務。

為了保證草莓品質,馮強從土壤、種苗、肥料、授粉等方面入手,打造有機果品園。他選擇肥沃疏鬆中性土壤進行種植;藉助蘇陝協作良機,精心選擇“紅顏”“白雪公主”等優質品種苗木;技術方面,聽取江蘇句容市農業農村局赴陝西蒲城支農工作組組長阮祥忠等專家建議進行管理,選用了農家肥和生物菌肥……他的草莓已獲得陝西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去年9月還在濟南草莓文化旅遊節全國精品草莓擂臺賽中獲得優秀獎。

雖然疫情來臨,因為種植的草莓甜爽口、色澤豔麗、香味宜人,依然受到市場的青睞。“每天不出縣就銷售一空”,馮強自豪地說,他已向市場監管部門為產品申請了商標,並準備擴大產業規模,相信以後的路會越走越寬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