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只要疫情需要,群眾需要,我們共產黨員就應該‘扛炸藥包衝鋒在前’。人在陣地在,人在黨旗在!”葉嘉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多天奔波防控一線,雙腳走出水泡,仍然堅守他“信息員”“守門員”和“採購員”的陣地。

葉嘉是咸寧市信訪局群眾信訪接待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疫情發生後,他是市信訪局第一個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參加疫情防控的志願者。

“過去我在部隊是黨的兵,現在還是黨的兵!”

1月30日,市委直屬機關工委關於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的通知收悉後,市信訪局通過局機關工作微信群傳達文件精神,葉嘉第一個回應:“報名”。

葉嘉的女兒三歲不到,雙親年邁,他報名參加志願者後,家中重擔全部落在曾是軍嫂的妻子一人肩上。葉嘉對妻子說:“現在國家有難,我是黨員,‘扛炸藥包是共產黨員的特權’,我責無旁貸。這段期間我不在家時,你要繼續保持軍嫂本色!”

1月31日一大早,葉嘉便前往桂花社區點名報道,正逢社區幹部在搬運酒精等物資,葉嘉二話不說,脫下退伍時部隊配給的軍大衣,和社區幹部一道一箱一箱的搬運到社區辦事大廳。根據社區網格管理,他所負責的地段是漁業小區、桂花西路小區、物資巷,以及其他臨時性工作。

漁業小區、桂花西路小區、物資巷都是“三無”老小區,人員結構複雜,特別是漁業小區沒有小區界欄,出口多達四個,一些做商鋪門面散佈在各個出口的兩側,雖說不是大型小區,但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內部傳播的風險還是很大。

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葉嘉根據工作要求駐防在漁業小區最大的一個出口,全身的裝備就是一隻一次性外科口罩,一守就是一整天。按照外防輸入、內防輸出的要求,他為小區居民發放防疫手冊,為沒有佩戴口罩的居民發放口罩。

幾個在家憋不住的居民想出去轉轉,被他極力勸返;對一些外來人員、車輛想進入巷子,他堅決予以阻攔;對居民因事外出的,他仔細查測體溫,並一一做好目的地及返回時間的登記……有的居民看到他做事認真負責,在他忙不過來的時候,主動過來搭把手。

2月9日,根據社區工作需要,葉嘉換防到桂花西路小區網格值守,該小區已中老年為主,小區內青壯年多數為租戶,主要為經商務工人員,進出比較頻繁,且小區毗鄰周邊中商百貨、沃爾瑪等大型超市,進出的車輛較多。他把崗位安置在路口中間,架設路障,審查符合通行條件後才放行。上週末春寒料峭,北風雨夾雪,從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一天十幾個小時下來,他全身涼涼的,手也變得僵硬,但一想到這是為了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使命光榮,心裡還是暖暖的。

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開展入戶調查是一個行走在感染邊緣的工作。葉嘉衝鋒在前。他的武裝就是一隻普通外科口罩,用鞋套扣在頭上,一樓一戶敲門,詢問各家常住有幾口人、外地返鹹人員什麼時間從哪裡返回的、居家隔離人員有無發熱、腹瀉、胸悶、咳嗽等,都一一詳盡的記錄。一天下來,管片的幾十戶的情況清晰明瞭,當把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上交時,連專職負責的社區同志不得不佩服他做事認真負責。

作為一名志願者,葉嘉不僅盡職盡責做好交辦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還熱心為民排憂解難。一次值守中,小區居民程秋雲反映其97歲高齡的婆婆劉和珍行動不便,需要返回老家白泉齊鄉下農村靜養。葉嘉經請示相關負責人後,迅速向桂花社區報告此事。不多時,桂花社區幹部一行來到現場,在核實清楚情況後,特事特辦,快受快辦,通過微信將陳秋雲具體訴求和解決方案傳回社區,擬稿打印蓋章送達一條龍服務。半小時不到,葉嘉就將證明就送達到程秋雲手中了,年逾花甲的程秋雲感激不盡,感激地說道:“感謝信訪局,感謝社區,疫情無情人有情!”

在當疫情防控志願者的日子裡,守口、摸排、體溫監測、登記等這些工作,葉嘉都像執行作戰任務樣去完成。他認為,這些工作就是陣地,不能有任何閃失,只要每個陣地守住了,整個防線才固若金湯。

葉嘉與其他黨員志願者、機關幹部並肩戰鬥,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所防守的小區目前沒有發現一起新冠肺炎病例,他的心中也為此充滿了欣喜。

“和白衣戰士比起來,我這點辛苦不值一提”

值守的日子裡,社區要求早上七點鐘到崗,他早晨六點便起床,草草吃過早餐,驅車趕往值守地點。晚上九點下班,再驅車返回。

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葉嘉每天根據社區幹部彙總的居民需求清單,和其他志願者及局幹部職工前往指定物資銷售點中百超市進行採購、分裝打包、送貨上門……有的時候居民對果蔬賣相發牢騷、不領情、說怪話,葉嘉都能耐心解釋,甚至再次往返,經常是過了飯點,他抓緊時間吃完泡麵後,又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2月17日起,在咸寧防疫工作進入了最膠著吃勁的時候,根據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工作部署的調整,社區內各個小區實行最嚴格封閉管理,葉嘉與社區幹部一道,除了日常的“信息員”“守門員”工作之外,又擔負起了“採購員”“快遞員”的角色。就在17日當天,葉嘉所住的單元發生疑似病例,按照防疫要求,整個單元只進不出,葉嘉考慮到全市防疫工作大局,向正在陽臺喊爸爸的女兒說道:“爸爸是戰士,戰場需要我,爸爸就不回家了!娃在家裡聽媽媽的話,聽爺爺奶奶的話!”之後毅然決然地接過社區物業工作人員帶下來的衣物箱包,返回工作駐點,返回後主動跟領導提出“承包”局機關值夜工作。

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阻擊戰紅榜|葉嘉當“三員” :人在陣地在


由於連日的繁重工作,腳板一層厚厚的老繭和水泡,他咬著牙堅持運送物資,身邊的同事見他站起來很辛苦,勸他休息一下,此刻他想到前方醫護人員正在爭分奪秒與新冠病毒做殊死鬥爭,對同事深有感觸的說:“身體上這點小毛病算不了什麼。相比那些沒日沒夜奮戰在一線,流血流汗救治生命的白衣戰士,這點辛苦不值一提。”他拿著牙籤將水泡挑破,用碘伏簡單的塗抹一下,就立即開始工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疫情阻擊陣地的一個兵,只要疫情需要,群眾需要,我們共產黨員就應該‘扛炸藥包衝鋒在前’這不僅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特權,也是我們的光榮使命,人在陣地在,人在黨旗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