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區居民當家人的“老楊” ——雁塔區教育局的戰“疫”故事

“老楊,早!”“早!請配合我們測量一下體溫。外出注意做好防護哦!”一大早,老楊就按時到省委家屬院聯建小區門口值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把小區居民當家人的“老楊” ——雁塔區教育局的戰“疫”故事

場景一:

老楊到省委家屬院聯建小區工作第一天,街道辦事處同志送來幾條宣傳標語,打算懸掛在大門口顯著位置。物業一名老同志拿來梯子準備上樹的時候,老楊說:“師傅,你年齡大別上梯子了,我上!”說罷,老楊已經手持標語,爬上了梯子。後來通過聊天,這名物業人員才58歲,還沒有老楊年齡大呢。

把小區居民當家人的“老楊” ——雁塔區教育局的戰“疫”故事

這就是老楊,仍然保持著說幹就幹、雷厲風行的軍人風範。

場景二:

小區裡住了一位離休人員,年齡挺大。據小區人說,這位老人有點兒老年痴呆症狀,每天有事沒事的都要出小區溜達,最關鍵的是不戴口罩。第一次工作人員勸阻時,獲得了一頓狠批,第二次又被狠批……無計可施時,老楊來了,慢慢的和老同志聊家常,聊工作,聊時事,一來二去,獲得了老人的信任。後來幾天,也不見這位老人每天出來遛彎了。

把小區居民當家人的“老楊” ——雁塔區教育局的戰“疫”故事

這就是老楊,一個有耐心、很細緻的老同志!

場景三:

小區門口停了一輛車,車裡面的人著急地向小區張望著,看似心急火燎的樣子。老楊走出去,和車裡人溝通後才知道,原來這是為父母送菜、送水果的子女,因為沒有出入證,單位還有急事需要處理,急等年邁的父母出來取東西。老楊見狀,問清老人詳細地址,主動將蔬菜、水果送到業主家裡。瞭解他的同事都說,老楊就是這樣的人,你有啥困難他都會主動幫你的。

把小區居民當家人的“老楊” ——雁塔區教育局的戰“疫”故事

這就是老楊,一副熱心腸!

場景四:

為了確保小區宣傳工作到位,老楊主動自擬了一張“溫馨提示”,貼在小區門口的醒目位置,提醒居民做好登記和防護工作。他還自制了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頁,發放給小區居民,確保戶戶知曉。“老楊,你這樣也不嫌麻煩?”“不麻煩,只要咱小區業主瞭解了政策,才能做好防疫工作,才能讓老百姓安家樂業。”

把小區居民當家人的“老楊” ——雁塔區教育局的戰“疫”故事

每天,他都定期對小區的主要通道、公共設施等進行全方位地大消殺,親自清理小區雜物,排查每一處隱患,為小區居民築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其實,老楊就是我們身邊戰“疫”英雄的縮影,正是有許許多多像“老楊”那樣的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俯身一線,用責任和堅守,為群眾築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