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52項城建項目有序復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通訊員 姚獻武 曹淼亮

  2月23日,洛陽市唐寺門立交等6項城建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這是疫情發生後,洛陽市今年首批集中新開工的城建重點工程。

  記者從洛陽市住建局獲悉,20日以來,該市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強化專題調度、硬化防控措施、簡化復工程序、細化時間節點、優化營商環境等舉措,積極穩妥推進城建項目復工,已先後有52項在建城建重點項目先後有序有力實現復工,加快推進城市建設由“大寫意”向“工筆畫”轉變。按照計劃,月底前將陸續復工92個城建民生項目和118個房建項目。

  中心城區東北部新添標誌性立交

  按照洛陽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2020年洛陽市共安排城建項目道路橋樑隧道、綜合交通樞紐、軌道交通、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公共服務等6大類583項。

  在23日集中開工的6項,分別為唐寺門立交、玻璃廠路向北打通、新伊大街南延三個新建項目,以及絲路大道洛龍區段、關林路、洛欒快速路連接線三個提升改造項目。

  其中,唐寺門立交作為三川大道向北打通的重要節點工程,北起瀍澗大道,南至隴海鐵路,西起焦柳鐵路,東至二廣高速白馬寺收費站,主線採用雙向六車道,為全互通式5層高架立交,總長2.1公里,地面輔道為雙向四車道,總長度2.7公里。該立交建成後,將成為洛陽中心城區東北區域的標誌性立交。

  玻璃廠路向北打通工程北起瀍澗大道,南至濱河北路,全長3.3公里,紅線寬40米。按照施工方案,瀍澗大道至九都路段為雙向六車道高架,配套建設九都路、玄武門大街、瀍澗大道3座立交,同時,在地面設置雙向六車道輔道;九都路至濱河北路段為雙向四車道地面道路。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洛北板塊又一條南北向快速路。

  新伊大街南延工程北起開元大道,南至三川大道,全長1.5千米,紅線寬50米,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新伊大街南北主幹道功能,有效疏解龍門大道壓力。

  絲路大道(原西環路)提升改造工程北起洛宜路,南至伊洛路,全長2.6公里。關林路提升改造工程西起文仲大道,東至王城大道快速路,全長6.5公里。洛欒快速路連接線提升改造工程北起李屯大橋,南至郭寨,全長5.1公里。這3個項目都將對現狀路面重新實施瀝青罩面,提高通行體驗。

  一工地一策 “帶著口罩”搞建設

  在23日已啟動的絲路大道洛龍區段提升改造工程現場,記者看到,所有施工人員在進場之前,全部進行體溫檢測、消毒等程序,並佩戴口罩施工。廣大建設者均表示將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帶著口罩”搞建設。

  洛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住建局對所有復工開工項目實施“一工地一策、一企業一員”駐場服務調度制度,全面保障住建領域工地有序有力有效做好各項工作。

  結合建築施工項目特點,洛陽市住建局提出,所有進出工地人員必須過好“登記關”“消毒關”“殺滅關”“體檢關”“防護關”。同時,現場防疫工作將斬斷外部疫情來源、斬斷潛在內部汙染源擴散、斬斷零星汙染源、斬斷居住環節汙染源、斬斷不健康餐飲源、斬斷新冠肺炎直接傳播源,織密“防控網”,確保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52項城建重點項目已有序復工

  在積極謀劃新建項目開工的同時,20日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洛陽市已經有序有力推進11項示範項目在內的一批續建項目積極復工。

  22日,經過批准,王城大道快速路、機場西路、南昌路快速化改造、谷水互通立交、營莊立交、五龍溝立交綠化、洛常路綠化、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北廣場、隋唐洛陽城南城牆遺址保護展示、市委黨校新校區、市統建人才公寓等11個示範項目集中復工。

  此外,伊濱經開區科技大道綠化項目等41個城建工程項目也已全面復工,用於城建項目配套的洛陽新堯商品混凝土公司等9家商混企業也恢復正常生產。

  目前,這52項工程均已完成前期各項工作,周密部署了復工施工人員組織、疫情防控物資儲備、設備進場等各項要素保障。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將分類有序推進城建項目、房建項目等各類重點工程復工開工,確保全年目標不變,投資力度不減。”洛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2月底前中心城區將陸續再開工92個城建領域民生項目和118個房建項目,3月上旬全市所有在建項目工地全部實現有序復工。

洛陽市52項城建項目有序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