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幫你出理財方案,許諾收益10%以上才收費,不到10%免費,你願意嗎?

李禕濛


如果有人幫你出理財方案,許諾10%以上才收費,不到10%免費,你願意嗎?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退休老大爺。

老大爺退休後積攢了一筆養老錢,無論是保險推銷員,還是各種保健品推銷員說得天花亂墜,他都不為所動。

雖然每月都有固定工資收入,但老大爺依然生活比較節儉,閒不住的時候會去收一些廢品去賣。

有一天,他去銀行存錢的時候,銀行大廳裡一個穿著和銀行員工一模一樣制服的理財經理給他介紹了一款理財產品,許諾年化收益10%以上,低於10%不收任何費用。

大爺思來想去,拿出全部養老錢,決定買這款理財產品。

在理財經理的引導下,簽了幾頁長長各種同意書,甚至都不知道上面寫的啥。

第二年,當老大爺高高興興的來到銀行的時候,傻眼了,銀行告訴他這合同不是和銀行籤的,而是和保險公司籤的。

廢了好大勁兒,終於找到和他籤合同理財經理。理財經理告訴她,由於市場低迷,他的資金已經虧損70%,叫他立即止損贖回。

老大爺質問理財經理,當初不是承諾年化收益10以上嗎?

理財經理告訴他,合同上有不可抗拒因素這條,整體市場低迷屬於不可抗拒因素。

老大爺請了最好的律師,官司打了一年多,最終判定保險公司勝訴。

綜上所述,任何理財產品都不能保證100%盈利,如果能保證盈利,理財公司就不會來找你了,他們直接去銀行貸款,悶聲發大財都來不及,哪還會來為你10%以下免費理財,而且這種許諾本身就是一個套,虧損也屬於10%以下的範圍,所以切莫相信理財推銷員的口頭承諾而盲目購買理財產品。


賞金獵人K29


騙局。我對一萬個人這麼說,有100人相信我了,實際上我沒啥本事投資,拿著這100個人的錢買了100支不同類型的股票,一年過去了,這100支股票有漲有跌,跌的我不收你錢,漲的我要拿提成。對於我來說,這是空手套白狼,無本萬利的生意,對於你來說…


Dr塞上空許約


好吧,我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股票投資者,我入市三年,總體有賺,當有人告訴你理財10%以上收費,如果沒有免費當然是假的了,很簡單的道理,他既然那麼厲害,不需要你的那點資金,你知道股市有多暴利嗎,一天一個漲停就是百分之十,所以要是這樣說的話,我也可以告訴你理財,我就對著熱門股蒙它都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漲停啊,特別是兩板以上,都是兩板定龍頭,知道嗎?

所以這樣的承諾還是很大概率實現的,但是同樣一天也可以虧百分之十啊,就不是虧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四你都受不了,10萬百分之三四就是三四千,普通工廠一個月普工也多不了多少了,你普通打工仔受得了嗎?而他給你的承諾僅僅是沒有百分之十不收費,它除了嘴巴說沒有任何損失,而你就要拿真金白銀,如果賺了,對不起收費,他相當於穩賺不賠了

還有一種情況你們不投資的根本回答不上來,或者你們根本聞所未聞,那就是他和證券公司有約定,他拉來人瘋狂交易,別人根本不管你盈虧,也不在乎你盈虧,別人賺的是交易手續費的返點,也就是說如果你交易數量大,費用多,交易所會返一部分交易手續費給你,而這個人恰恰賺的就是這個錢,大部分人沒有聽說過吧,不要小看這個費用,100萬為例,一次買,賣兩端收費就是幾千啊,想想吧,積少成多是多大的數目,還有什麼基金都他媽的扯淡,基金也是去投資炒股等等其他好嗎,而且基金也是不保證收益的,不管虧贏都要管理費,和這個人一樣的套路,這就是中國金融基金最操蛋的地方,他們居然不是按業績拿薪水,而是拿管理費發工資,奇葩不?

至於外匯,期貨,期權等等那些風險更大,100萬可能沒有幾天就搞完,當然也可以翻倍,當然你心臟要受得了,普通人恐怕沒有這樣的心理素質和財力去玩啊,這相當於打100的底的麻將,摸10匹馬那種,一般人去玩真的九死一生,這些市場都是七虧兩平一賺,概率真的太小了,至於其他理財我可以告訴你沒有了,沒有其他理財能一年達到百分之十,總不能叫你去銀行定期吧,就是大額定存也沒有一年百分之十呀

所以都是假的,與其聽別人的,還不如自己直接下場,至少輸你也輸得心甘情願。


電影幕後知多少


如果有人幫你出理財方案,許諾收益10%以上才收費,不到10%免費,如果條件允許,是願意的。

前提條件是:

一、調查對方的情況,看對方是否有不錯的業績,如果對方是個人的話口碑如何,如果對方是單位的話是否有資質。同時瞭解對方的財務實力、經營狀況,能否擔保等。

二、簽訂委託理財協議,最好籤訂一個保底協議,要求對方做出擔保。


了不起旳蓋茨


這句話已經說了幾十年了。

在歐洲(西方)國家早在100年前就已經成為了職業和公司,基金、證券的前身都是從為別人(有錢人)打理資產、財產等。

話說回來,目前而言,中國目前這個階段,私人為你來提供這樣的理財方案,基本上沒有人去答應去做。但是偶爾也會有“糊塗”的人(老人、父母、信任的人)會犯錯。目前中國製度也好,法制制度、經濟規則也好,已經進步發展的非常快了,目前外資的進來投資和北方資金進去股市,就已經證明中國經濟發展的進步和優勢。

所以,目前國家體制框架下的合法公司的理財經理們出的理財方案,我一定會按他的理財方案同意的。

理由有三

1、風險投資小。

2、公司合法。

3、回報對雙方都合理。



陶庭貴


投資許諾收益的事情我見過許多,最經典的就是很久以前在股民間流行的騙局,某大師為股民提供股票,許諾收益10%以上才收費,不到10%免費。最後的結局就是投資者給別人抬轎,要不就是騙子廣撒網,隨口一說的股票正好碰到大漲,最後騙到錢。

現在有人幫你出理財方案,許諾收益10%以上才收費,不到10%免費,你真的願意投資嗎?

從收益來看

10%的收益不知道許諾的時間是多久,即使是一年的時間,我認為這個收益都是極高的。因為現在很多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都很難超過5%,以貨幣基金為例,基本年化收益都在3%左右。

現在有人推出的理財方案許諾收益10%以上,表面看起來確實很誘人,對於長時間投資理財收益較低的人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很容易上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收益不到10%免費,既然是免費的東西,直接打消了投資者的顧慮,事實卻正好相反。

從風險來看

這筆交易其實蘊藏的風險極大

  1. 推出理財方案的人是否有資質,如果是公司是否是正規的機構,你是否真實地瞭解對方,所以反映出你的投資資金能否安全?

  2. 這個人真的有能力幫你做到收益10%以上嗎?以前是否有正規的案例,憑什麼保證呢?

  3. 許諾收益不到10%不收費,要是他的理財方案讓你損失慘重,對方是否承諾承擔部分責任,對你的損失有所賠償呢?

……

總之,這樣的理財方案絕大多數都是騙涉世未深的投資者,賺錢了來分錢,虧損了拍拍屁股走人,你真的覺得自己賺到了嗎?

如果是我,我肯定不願意。如果他能穩定獲得10%以上的收益,為什麼他自己不投資呢?一般的貸款利率並沒有達到年化10%,所以對方直接去借錢回來投資理財就好了,反正都能賺錢。所以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錢,為什麼砸中你,你要想清楚了。投資有風險,不僅要防範產品本身的風險,也要防範詐騙風險。


商界書生


不願意,因為理財沒有絕對的保險,如果願意,就籤保證收益協議,熟悉對方,對方身份可靠,否則是騙子,其實他也不可能跟你簽訂保證收益協議的。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從事投資諮詢行業的機構需要具有投資諮詢許可證牌照,從事投資諮詢的工作人員必須取到從業資格證,從業資格證能在相關機構查詢到。個人如要從事投資諮詢業務,必須加入具有投資諮詢許可證的投資諮詢機構才能執業,不得以個人名義執業。同時在從事投資諮詢時,需出示從業資格證,需告知客戶投資風險,不能對收益做出保證。如果沒有從業資格證,或做出收益保證,那麼就違反了國家相關投資諮詢管理規定,國家相關管理機構會做出相應處罰,包括對個人及其所在機構的處罰,甚至吊銷其從業資格證或吊銷所在機構的投資諮詢許可證。

你說的個人,首先得有投資諮詢從業資格證,否則國家不允許的。為什麼國家這麼規定,是因為沒有哪個理財產品或項目能夠保證絕對的有收益,投資是有風險的。

那些能保證你投資收益的人,要麼是想騙你的錢或騙你的交易手續費、佣金,或讓你得到甜頭引誘你上鉤進行更大投資,最後讓你購買產品或捲走你的錢財。網絡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在引誘別人上鉤的。當然也有正規的投資諮詢人員,但他們都只是提供建議不保證收益的。要麼,那個人就是被別人騙了還不知道,矇在鼓裡,想拉你也入夥,這對他也有利,很多類似傳銷返利的項目,都是這樣。

總之,投資有風險,不能絕對保證收益,那些保證的人,要麼是違規執業,要麼是想獲取你的錢財,說到底就是為了錢而來的,沒有免費的午餐。

以上是個人看法,歡迎指正交流!


在城市流浪的大熊


首先,委託他人理財,並沒有說一定能賺,也就是說,有虧損的可能。

其次,即便賺錢,也可能收益不高,如果收益等於或低於銀行一年定期利息。

第三,賺了錢,收入超過百分之十,已經跑贏物價上漲指數,分一點給幫我理財的人,也是值得的。

綜合上述三點,我願意成為給大家理財的人,找個風險收益比較大的產品做一做,如股票、外匯等,賺了我可以分錢,虧了是客戶全部承擔,這種買賣,除了我喜歡外,估計各位也很喜歡。反過來說,如果有人幫我理財,如果他不承擔虧損風險,我是不會交給他理財的。

即然如此,我們每個人也要學會理財,讓閒置資金錢生錢!


墨哥發言


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不能看感覺,聽信一面之詞,畢竟那是我們勞動的結晶!

1.要看合同那條寫了保證10%以上的收益?

2.就算合同上寫了,有沒有法律法規保證合同的有效性?

理財產品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金額,需要有理財和財經的基礎知識作為判斷依據!如果實在不想學習這些那就多看看新聞,聽聽“有關部門”的領導們都怎麼說(畢竟這個是風向標)!大概1年多前銀保監會主席曾當眾表達過:“理財產品高於6%就要打問號,高於8%很危險,高於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更早一點新聞也說過要“打破剛兌”,理財不能實行“按鬧分配”的潛規則!而是要做到“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規範企業,用法律約束企業行為。同時也要教育投資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最後說一句:好多人為了理財而去理財,有沒有深刻的考慮過理財的目的?

為了賺取更多收益?錢多了提高生活品質?還是以備不時之需?萬一失業了、退休了可以補充生活費?再或者是給孩子存點錢💰萬一出國用?等等吧!

只有確定目標才能更好的選擇理財工具[比心]





億起談保險


這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如果收益真能達到10%以上的話,即使收費也是合情合理的,接下來我就針對這一問題來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不知道你所說的10%是多久的,收益率相對來說收益率還是蠻高的,如果是一年之內或者是更短時間的話,這樣的收益率是很高的,當然你在注重它收益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風險問題。如果有人真能夠讓你理財投資到收益率達到10%以上的話,那麼即使繳納一些學費也是合算的。

其次,你在和他協定這一方面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風險承擔的問題,畢竟不是說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能夠有所回報,因為有的理財產品可能會半路出現問題,這樣的話就會面臨著損失問題,所以你也應該對這樣的問題做好考慮。

關於這一問題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在這裡都有所收穫,也希望大家能夠以此為結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