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紅薯葉仙薯2號四季種植需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羅田慄先生


菜用紅薯品種仙薯2號喜溫暖氣候,不耐霜,在氣溫15°以下時生長極緩慢,氣溫在25~35°時生長最好,適宜於春、夏秋3季節栽植。菜用紅薯耐寒、耐高溫、耐溼、耐旱、喜陽光又耐蔭,耐鹼,不擇土壤,病蟲害發生極少,種植不需施用任何農藥、化肥。今天以仙薯2號為母本,介紹陽臺種植菜用紅薯葉的種植技術和種植過程中的田間管理。

仙薯2號生長期只要肥水充足、有光照就可以生長旺盛。

菜用紅薯一般選分枝力強、生長迅速、葉片及葉柄質嫩無毛、口感好,莖細,葉片肥大的品種。如仙薯2號。

種植場地

除了家庭的陽臺外.露臺、樓房的平頂以及緩坡面(20°以內)的屋頂,只要是陽光充足均可用來種植紅薯葉。

土壤要求

栽培用土及肥料。最好選用疏鬆、肥沃的優質園土,也可用泥土、鋸木屑(穀殼)等作基質加入餅肥或腐熟有機肥製作栽培用土。有機肥可利用家養的雞、鴨、鴿子等禽類糞肥或喝豆漿後剩餘的豆渣腐熟作為肥料。也可購買其它種類的有機肥經充分腐熟後適量加人土中,這樣肥效持久而且蔬菜品質極佳。將準備好的園土與有機肥充分混合(體積比為5: 1),經太陽暴曬消毒後,裝人種植箱或花盆內備用。

薯苗獲取

用仙薯2號的薯塊,可在每年的3~4月,將薯塊埋人土中,並採取蓋膜保溫等措施,促進長出芽苗。一般30天左右,當薯苗長度達25~30 cm時,及時採苗種植。強調剪採第一段嫩壯苗作種苗,剪苗時應留頭部5 cm內的數個分枝,但不可留得過長,以促發新苗,如此循環剪苗,可擴大種植面積。紅薯葉採收時間長,有的地方可採收至11月份。即使立秋前後扦插都能收穫到鮮嫩的產品。

種植方法

因生產紅薯葉不需產薯塊,因此種植方法極簡單。剪取紅薯莖段或紅薯芽苗8~12 cm栽人土中,深度約5cm,株行距約8~10cm。第一次澆足水分,以後保持床土溼潤,約3~4 d就可以生根長葉,夏秋經15 d.冬春經30 d左右即可採摘嫩莖葉食用。如果採用盆栽,可搭架作下垂式方式栽培。一般利用竹棍、樹棍或其它材料,用繩子固定成架。讓紅薯的藤蔓沿架下垂,這樣可擴大生長空間、有利光合作用,提高產量。

栽苗時最好選擇陰天土壤不幹不溼時進行,晴天氣溫高時宜於午後栽插。不宜在大雨後栽插薯苗,因土壤過溼妨礙了根系發展,生長緩慢。應待雨過天晴,土壤水分適宜時再栽。栽苗後壓實土壤,讓根與土緊密接觸,提早成活。

種植管理

植株調整紅薯的莖葉(藤蔓)生 長速度快、容易老化,因此應及時採食。同時遠離地面的莖節其萌芽生長力逐漸減弱,因此主莖上的分支不宜留太多、太長。每隔一段時間將嫩莖葉採摘後,主莖上宜留3~5根分枝,每根分枝留5 cm長,以上部分全部剪去。3~4個月後,若植株出現早衰現象,採用重剪回縮的方法,並鬆土、施肥,2周後即可恢復正常生長。花盆栽植的可搭架裁培,稍加綁縛即可。

  • 肥料、土壤

在陽臺、樓頂種植紅薯葉不為產薯塊只為獲取優質的嫩芽苗。因此必須有充足的有機肥持續供應養分。一般在連續採摘2~3次以後一定加施追肥,可澆施或埋施於根系周圍,隔1周左右,又可以迎來新的生長高峰。一般在種植紅薯葉3~4個月後,須進行重新栽種,將種植土徹底挖翻,再重新施人充足的有機肥,進行栽種。

只要是陽光、水分、肥料充足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生產出優質的紅薯嫩莖葉供應城市家庭所需。為防止土壤病害,在第2年種植紅薯葉時最好換新土種植,也可以與其它蔬菜輪換種植或者作為其它花卉的種植土壤。在種植各類蔬菜時,利用陽臺、樓頂充足的光照資源,最好將所有配製好的土壤都進行暴曬消毒,以做到不施用任何化學藥劑。

  • 夏季遮蔭、澆水

雖然紅薯 是喜陽植物,但夏季的陽臺溫度高、光照強、水分蒸發量大,會影響紅薯葉的生長,甚至會萎蔫死亡。需搭建遮陽大棚,可用50%黑色遮陽網遮光栽培,同時需要勤澆水才會長出嫩綠的莖葉。一般是1~2d澆1次水。其它季節一般是利用自然地雨水,保持床土溼潤即可,土壤過千時才人工澆水。

  • 除草鬆土

在肥水條件好的土壤,也適合雜草的生長。因此在種植紅薯葉的過程中也需常查看,發現任何雜草一律拔除.以減少土壤養分的消耗。同時如果發現土壤有板結現象,也需利用小鋤等工具將土壤適當鋤松,以利地下根系生長良好,保證地上部莖葉生長旺盛。

  • 病蟲防治

陽臺種植紅薯葉只要方法適宜一般極少有病害,偶有蟲害發生。主要有金龜子、地老虎、甘薯天蛾、卷葉蟲、斜紋夜蛾等可進行人工捕捉。

菜用紅薯葉可以採用炒食、燒湯、涼拌或榨汁。菜用紅薯葉的纖維質地柔細,沒有苦澀味,人口滑潤又不傷胃,是優良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減少痔瘡、大腸癌的罹患率;又可增加飽食感,減少熱量攝取,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時能降低膽固醇,增加油脂的排出及防止血管硬化等,有益人體健康。


昆鳥三農


每年開春時節,當氣溫到達14-16度的時候,我們把用多菌靈浸泡過紅薯擺放在挖好的苗床內,上面蓋上沙子,再澆水,蓋上塑料膜,促使紅薯發芽,紅薯的芽長到能移栽的時候再移栽到提前起好壠上,這樣的紅薯叫芽瓜。


芽瓜長到六月中旬以後就會長出長長的秧條子,我們再把它剪下來移栽到地裡的壠上,這樣繁殖的紅薯叫蔓瓜。

仙薯2號紅薯地下結瓜不大,細長,黃壤。適宜溫度在二十四五度以上,但是到了三十五六度以上生長就受抑制了。

這個品種的栽植不管是芽瓜還是蔓瓜和其他品種栽植方法差不多,需要土地起壠,壠與壠之間70-75公分左右,壠高30公分上下,壠內用農家費或者是三元複合肥,注意不要用量太大。


當紅薯的芽子長到30公分的時候就可以拔出來進行移栽了,移栽的時候株距30公分斜插掏穴,需要注意的是,紅薯芽栽到地下10公分,上面留20公分,然後澆水,水滲下去之後,就應該埋土封窩,封窩的時候要密封好,否則容易死亡。

當紅薯長到六月份後就可以薯莖扦插栽培,把紅薯的蔓子剪下一段段30公分左右的長度,和栽芽瓜一樣的距離標準栽植,這個還是要澆水之後密封好,防止薯莖根部透氣,只要做到了這些,紅薯是很容易成活的。


董青島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