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結構思考力

簡單的結構思考力


“ 春節長長長假正好能整理下自己的知識體系,做一些深度的思考,總結一些也許有用的內容。不然腦子長時間不用,都快生鏽了……”

一直以為結構思考力是一項所有人都需要具備的簡單且基本的技能,是開展工作的基礎,以至於到現在我還在猶豫有沒有必要寫篇文章講講可能早已被大眾熟知的金字塔原理。不過隨著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發現事實似乎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樂觀,甚至看到有些人已經工作了好幾十年,卻連基本的表達都很難做好。

原來結構思考力不只是一項知識,而是一項技能,而技能是需要不斷練習的。理解金字塔原理不難,但在分析表達中能熟練運用可能也不算簡單。因此本文不會浪費篇幅去介紹金字塔原理的背景、定義等知識,讓我們功利一點,直接進入到應用篇。

構建結構思考的金字塔大致有以下5個步驟,本文也將按順序進行說明。

1. 理解基礎理念和原則:這是構建金字塔的基礎,將會貫穿在每個層級每個結構之中,需要牢記

2. 明確目標,確立主題:沒有人會為了思考而思考,一定是有目標的,根據思考的目標確定要表達的主題觀念

3. 構建縱向結構層次:自上而下拆解或自下而上聚合構建縱向的層級

4. 梳理橫向結構順序:通過歸納或演繹梳理橫向同一層級內的順序

5. 表達演示:掌握表達的技巧,更好的呈現金字塔

01 理解基礎理念

金字塔原理具有4個基本特點,或者也可以認為是4條原則,分別是:

1. 結論先行:先表明結論,後說明原因是結構思考的特點

2. 以上統下:在金字塔中每一層都是對其下層內容的總結,下層理由和事實共同支撐上層的觀點

3. 歸類分組:同一層級選擇合適的維度進行分類,使思考和表達都更有效率

4. 邏輯遞進:整體思想(縱向的由上到下,橫向的從左到右)按照一定邏輯順序進行組織,條理清晰

以上4條基本原則是構建一個堅實思維金字塔的必要條件,會在整個構建過程中持續體現,在後面的內容中也會不斷深化。

02 明確目標

所有的思考、分析和表達,都有背後的目標,金字塔中的所有內容都是為達成目標而服務的。先明確目標,後設計主題,必要時設計序言,是我們在這一步的工作。

1. 明確目標。為了讓表達更具針對性,需要事先考慮清楚接受表達的對象、時間、場景的因素。在表達完成後你希望對方有怎樣的行動,便是本次表達的目標。同一個項目成果的彙報,在面向老闆時可能要強調成果、規劃和所需後續支持,在面向同事和合作方時卻可能需要強調經驗總結和行動計劃

2. 設計主題。主題是基於目標得出的結論

,是為目標服務的。既然是結論,就一定是帶有觀點判斷的。“利用XX系統幫助商家低成本線上獲客”至少就比“XX系統介紹”這種不包含任何信息量的主題要好一些。而主題光是表明觀點可能還不夠打動人心,因此需要對主題進行包裝,一個優秀的主題會準確把握受眾的心理,遵循簡單、準確、利益相關的3個原則。“利用XX系統幫助商家低成本線上獲客”這樣明確但過於平實的主題就可以適當包裝成“一塊錢,五分鐘,獲客從未如此輕鬆”

3. 設計序言。基本上每本書都有“序”,在我們的每次表達中也可以有序言的存在。序言的作用是在溝通前吸引對方,搭建一個共同交流的平臺,以及為正式表達開始前做一個緩衝。因此我們需要設計一個能快速抓住對方注意力的開場方式。一個序言通常包含了4個要素:通過對情景(Situation)的描述與對方建立共同認知,引出衝突(Conflict)讓對方產生共鳴,意識到問題所在,從對方角度提出其關心的疑問(Question),最後基於問題給出答案(Answer)。說白了就是SCQA的講故事方法,而A通常就是我們要引出的表達主題

簡單的結構思考力

序言與金字塔主體的關係

03 縱向結構層次

在構建金字塔中的縱向結構時有自上而下拆解和自下而上聚合的兩種方式,無論哪一種都遵循結論先行以上統下的原則。

1. 自上而下:通常用於說服對方接受某一觀點,例如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在自上而下的結構中,每一層級都是一個結論,下一層級是對該結論的解答。因此需要完全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對方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並根據對方所關心問題的優先級進行逐一解答。為確保涵蓋所有問題,最簡單的工具就是5W2H(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 much?),這些問題都要事先想好答案。在表達呈現中,可能不需要將全部內容列出,更常見的是簡化後的2W1H(What?Why?How?),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簡單的結構思考力

2W1H思考模型

2. 自下而上:通常用於總結覆盤、資料加工等場景,需要將已有的素材整理成金字塔結構,例如進行年終總結或項目階段彙報。自下而上考驗的是歸類分組的能力。需要將收集的信息進行分類,將每個分類概括出一個上層的結論,再重複該步驟直至得出頂層結論。

然而在實操時,通常不太可能只單用一種方法,更多的是上下結合。在自上而下拆解時,不可能完全沒有素材支撐;在自下而上聚合時,也不可能完全沒有目標。更常用的方式是先自上而下搭建金字塔框架,明確大致方向,再自下而上進行完善,填充框架。

04 橫向結構順序

在構建金字塔中同一層級內的橫向結構時,有演繹和歸納兩種方式。演繹是通過一步步推演過程得出結論,歸納是通過歸類分組概括共性得出結論。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得出的是必然性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得出的是可能性結論

演繹:演繹論證的基本原理是從一個我們知道的真命題開始,通過分析得出命題背後的結論。重點是整個推理論證的過程,需要有很強的邏輯性。標準的演繹形式便是邏輯學上常提到的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看似簡單,但要避免出現結構和前提的錯誤,否則只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在工作中更常用到的演繹形式是:現象、原因和解決方案。演繹論證如果內容和結構正確,會使表達極具說服力。

簡單的結構思考力

兩種演繹形式

歸納:歸納論證是從數個個別事物中概括總結出一般性結論的方法,適用於關注解決方案的場景。使用歸納分類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分類方式,常用的有以下3種。無論選擇哪種,要保證在同一層級下使用同一種分類方式。

1. 按照時間順序:即根據完成某一任務的特定順序或步驟進行分類,容易理解

2. 按照結構順序:將整體按照一定觀察的維度拆解為部分,再按照一定順序羅列

3. 按照優先級順序:根據影響整體的重要性進行排序

講歸納,就不得不提MECE原則,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翻譯成中文很好理解,即“互相獨立,完全窮盡”。在同一層級下的歸納分類要做到彼此間沒有重複,加和後沒有遺漏。

簡單的結構思考力

MECE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已知的分析模型都符合MECE原則,例如BCG矩陣、PEST模型、晨星投資風格箱等。這其實是條捷徑,我們在工作中直接使用就好,沒有必要自己發明創造,這也說明了掌握正確工具的重要性,能有效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

05 表達演示

完成前4步後,已經構建出了金字塔,但金字塔是用於我們自己思考分析的工具,在向他人表達時,需要將思維轉化成其他合適的呈現形式,例如在工作中最常使用到的郵件和PPT。

為了讓表達內容更具吸引力,我們需要對觀點進行包裝。包裝時可以使用以下3種方法。

1. 類比:運用形象或行為的比喻讓觀點更加生動。例如“金字塔原理”中的“金字塔”本身就是利用了對金字塔的形象類比

2. 引用:引用廣告、歌曲、名言等被大家熟知的內容,拉近觀點和對方的距離。

3. 整合:將色彩、數字、字母等有明確分類或順序的事物與金字塔中的觀點對應整合

以PPT為例,在演示呈現時,不僅整體符合金字塔原理,PPT的每一頁也應是金字塔結構。具體可表現為每頁的標題都是結論,是對下方要點的概括;下方要點歸類分組,邏輯遞進;通過概念圖表達理由、原因;通過數據圖表達事實。

總結

回顧下簡單的結構思考力,通過5步快速構建思維的金字塔。

1. 理解基礎理念和原則: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2. 明確目標,確立主題:定義場景和對象,明確目標,設定主題,設計序言

3. 構建縱向結構層次:上下結合=自上而下拆解確定框架+自下而上聚合填充細節

4. 梳理橫向結構順序:選擇標準三段式或現象原因解決方案的常見式演繹論證,或符合MECE原則的歸納論證

5. 表達演示:必要的觀點包裝和形象的表達呈現

如開篇所說,結構思考力實際是一門技能,就像籃球規則一樣理解起來簡單,但要打好籃球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因此,最好從現在起將結構思考力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上的每一次思考和表達中。嘗試利用金字塔原理整理接收的知識和信息,分析並解決問題,練習用一句話概括主題,進行30秒的“電梯演講”……

希望大家最終都能掌握或者早已掌握了簡單卻實用的結構思考力。可以熟練的運用,進行思考、表達、溝通和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