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一線戰疫先鋒”(二十四)

榜樣的力量 | 淳安“一線戰疫先鋒”(二十四)

百草臨岐,中藥名鎮。繪好協同“作戰圖”,守好淳安“北大門”。

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臨岐鎮快速組建以“黨員幹部+網格員+基層黨員+志願者”為主力的“紅岐防疫軍”,建立20個防疫服務點、“1+1+X”紅岐健康服務聯盟,1000餘名黨群齊心抗擊疫情,湧現出“腰封戰士”“最美姐妹花”“復工幫幫團”“紅岐志願服務隊”等基層防疫先鋒。在防控值守、復工服務戰場,組建“復工復產服務聯盟”“綠碼健康守護聯盟”,為170餘家企業提供暖心服務,開展全覆蓋式“綠碼推廣”。截至目前,175家企業有序復工,830餘名工人安全返崗。

本期推出第二十四篇:臨岐鎮專題,分享6名黨員幹部和他們的事蹟。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徐新文

身著戎裝的“防疫戰士”

徐新文,男,197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1991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臨岐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

疫情防控以來,徐新文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他克服中心鎮人員來往多、情況複雜等帶來的管控壓力,全勤在崗,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徐新文先後參加了20餘次防控會議,精準領會會議精神並第一時間傳達部署,當好“政策傳遞員”。他還主動當起了“垃圾收集員”,每隔三天上門收集隔離醫學觀察戶垃圾,駕車帶領醫護人員跑遍17個村118戶管控對象,往返收集垃圾共400餘次。村民看到都說:“你是部長,還收垃圾?”他總是笑笑說:“這些小事算什麼,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當隔離人員不配合時,他又當起了“矛盾調解員”。2月6日下午3時,接到縣防控辦電話,臨岐鎮有一名從台州回來的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必須到縣集中隔離點隔離,他第一時間與村幹部聯繫,驅車上門一起做工作。擁有多年鄉鎮工作經驗的徐新文,設身處地為對方解決實際困難,分析形勢和利弊,終於成功將他送往集中隔離點。在隔離期間,他還再三叮囑村幹部要經常電話聯繫給予關懷,併為其安排好隔離期滿回家的車。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鄭小峰

風雨中堅守的“鐵漢子”

鄭小峰,男,197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2003年11月參加工作,現任臨岐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孟大哥,這4個口罩你先用著,其他的防疫物資缺口我再幫你想辦法。”正月初五一早,鄭小峰到經營戶孟老闆店裡瞭解防疫情況。得知他們買不到口罩等防疫物資時,他立馬把自己僅有的4個口罩送給他們。

2月1日起,淳北四鄉鎮在溪口設立聯合防控執勤點,鄭小峰帶頭上崗開展24小時值守,當好臨岐“守門人”。元宵佳節,已經在崗位上連續工作十五天的鄭小峰,放棄休息,主動上崗值守,安排其他幹部回家團聚。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當日,回鄉人員和車輛是以往的好幾倍,他穿梭在雨中忙個不停,一天下來詢問檢查300餘輛車、1000餘人次。“鄭鎮長,您喝口水歇歇吧。”同事忍不住上前勸他。“我沒事,可以的。”多日的勞累和風雨傷寒讓他的嗓子難以發聲,這位臨岐“鐵漢子”堅守了一整個雨夜,直到第二天上午交接班後才匆匆去衛生院就醫,帶著一包藥又奔赴下一個執勤點。

考慮到經營戶陸續營業,他帶領城管隊員排查所有集鎮經營戶防疫物資缺口情況,會同主要領導制定100餘戶經營戶物資採購和調配方案,第一時間協調落實口罩2000餘隻,提供給所有開業商戶每天2個口罩。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方寶娟

第一大村的“鐵娘子”

方寶娟,女,197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1995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臨岐鎮綜合辦公室負責人(中層正職)、臨岐村黨委書記。

方寶娟原本約好正月初三去探望半年未見、正在服兵役的兒子。兒子週末僅有的15分鐘和家人通電話的機會,此前,因為開會、巡防等防疫工作,她已錯過3次去看兒子的機會。疫情當前,她再一次“食言”了……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自1月21日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後,方寶娟一直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地做好上傳下達和各種後勤保障工作。在防疫物資緊缺情況下,她緊急調配口罩1萬餘隻、手套900餘副、帳篷30頂、體溫計500支,並認真做好各村物資調配、發放和登記,每天往返鎮政府和臨岐村多次,步數兩萬步以上,回到宿舍都接近凌晨。儘管工作繁忙,但她好像總有使不完的勁,大家都說她是臨岐村的“鐵娘子”。

臨岐村是淳安縣人口最多的村,防控任務艱鉅。2月8日,得知兩位村民不聽勸阻從建德返淳,方寶娟立馬對接多部門將村民送往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並通過電話、微信反覆勸導。7天后,兩位村民要求居家觀察,她又幫助聯繫對接,第一時間將村民接回家中隔離。

春耕備耕時節,方寶娟一邊忙防疫,一邊盯生產,安排蔬菜預購,邀請農技員指導村民做好覆盆子剪枝、補苗……每天收工時“鐵娘子”已成“泥腿子”。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邵敏越

服務跑腿“企小二”

邵敏越,男,199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2013年6月參加工作,現任臨岐鎮團委副書記、特色產業辦幹部。

“小邵,3000萬的訂單馬上就到交貨期,不少員工還在餘杭,這可怎麼辦啊?”2月10日,邵敏越走訪浙江貝歐複合材料製造有限公司指導疫情防控和復工準備,該企業賈總反映了復工難題。邵敏越翻看員工名冊,分析整理出第一批覆工的本地員工,幫助聯繫防疫物資,當場指導企業開展復工申報。2月15日,26名本地員工安全返崗,貝歐也成為臨岐鎮首批覆工的三家企業之一。

“小邵,我們公司8名主要技術骨幹都是縣外人員,沒有他們復不了工啊。”2月12日早晨,剛剛在高鐵站值完夜班回來的邵敏越,接到了杭州盈銘深冷真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的電話,由於管控措施,骨幹員工無法回到企業,他不顧被凍得抽筋、已經痛了三天的腳,一瘸一拐地走到企業,研究縣外復工人員的人員構成,幫助企業協調租車2輛,聯繫酒店安排8間隔離場所,快速制定可行的復工方案和員工返程路線,並聯系購置消殺物品100斤。2月14日,為保障員工儘快通過執勤點,他驅車從臨岐趕往高速收費口協調員工回淳,第一時間將縣外員工送往隔離區,杭州盈銘深冷真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也成為全鎮首批覆工的兩家規上工業企業之一。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他一邊在忙著疫情防控,一邊抓好企業復工,當好“企小二”,他和特色產業辦同志深入企業,做好政策講解、健康監測、廠區消殺等工作,為鎮屬企業復工保駕護航。截至目前,臨岐鎮175家企業開復工,返崗工人830餘名,其中5家工業規上企業復工產能利用率達75%以上。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方芳

保障後方的“女干將”

方芳,女,198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2006年2月參加工作,現任臨岐鎮民生事務辦工作人員。

大年初一,接到鎮緊急防疫工作會議通知,方芳就自告奮勇,“我有經驗,讓我來!”。

“我們又沒和發病的人接觸,只是回家過個年而已。淳安不是沒有病例麼?”居家隔離的村民正在與方芳“據理力爭”。這是這位村民隔離第三天的第三通電話,儘管嗓子沙啞,方芳還是耐心地解釋:“你的心情我們理解,我們要對自己對家人對村民負責……”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防控以來,她24小時守在電話前,不僅要接聽村民的諮詢和投訴電話,還要處理上報各類報表,維護“釘釘防疫系統”,核實外來人員信息,做好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發放,印發《臨岐鎮疫情防控告父老鄉親書》。截至目前,共排查村級實時上報信息2600餘條,核對信息410餘條,整理防疫卡口摸排表格200餘份,確定臨岐鎮居家隔離119戶194人。從村級摸排、建立管控小組、日常監管、後勤安排到平穩解除隔離,方芳隨時“在線”。

“要注重自我防護,值守回來要洗手消毒”“晚上冷,多穿點”……作為內勤,她每天一遍遍提醒,給同事念好“緊箍咒”。好久沒見到家裡兩個孩子了,丈夫、婆婆也都在參與防控,同事勸她回去看看,她總說:“我上不了一線,但要盡力為一線同事做好保障,家人會理解的。”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童雲鵬

說一不二的“柔情鐵漢”

童雲鵬,男,1969年1月,中共黨員,現任臨岐鎮仰韓村黨支部書記。

正月初一,天氣惡劣,寒風刺骨,童雲鵬中風行動不便,卻堅持帶著村兩委班子對湖北武漢回淳人員進行摸排。

走訪到150餘戶時,他的步伐越發沉重,村主任說:“童書記,你身體吃不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戶數,我去排摸。”“疫情防控無小事,關鍵時刻我們不帶頭,黨員幹部、志願者激情就會少一分,抗疫要求就會降一分。”他堅持完成排查工作,全村共排摸從武漢回來的人員8戶22人。執行居家隔離24小時值守時,童雲鵬首先把自己排進了值班名單。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一戶村民對居家隔離認識不到位,多次想衝出家門。2月6日晚11點,該戶隔離人員又找理由出門:“魚缸裡的魚死了好幾天了,再不拿去扔掉就要腐爛發臭。”童雲鵬接到電話後趕過去:“魚死掉我可以幫你處理,但這個門出不得,今晚我24小時守著你。”為確保隔離戶的衣食問題,他為隔離戶提供“溫暖居家”服務,親自給他們送油米、蔬菜,目前22人已全部解除居家觀察。

他堅持每天到村坐班,並積極發動村裡200餘名志願者。同黨員、村兩委、網格員一起承擔抗疫值守、外縣返村人員排摸、健康碼宣傳申領。作為黨支部的領頭雁,他說,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和黨員的先鋒作用,守護好全村人的安全和健康。

榜样的力量 | 淳安“一线战疫先锋”(二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