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如何才能自主學習,自主閱讀?

大琳兒315


我家大寶六年級,小寶一年級,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您。一年級是孩子剛步入學校生活的時期,能夠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這將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很好的基礎。但家長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一年級孩子的學習家長暫不可完全放手,之後做到以下幾點,那麼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漸漸培養起來。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呢:

一、定時定量完成作業

一年級的作業量其實並不多,但是有好多孩子卻總是在很晚才完成,主要是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小動作太多,如上廁所、吃零食、喝水、摳橡皮、玩玩具等。家長應當在孩子做作業時,起到監督的作用,杜絕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出現這些狀況,及時的告訴孩子做作業就要認真、一鼓作氣完成。如果孩子靠說教不管用,那家長就要給孩子定時間,要求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減少孩子做作業過程中出現小動作的情況。長期以往就會幫助孩子培養起一個學習的好習慣。

我家大寶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注意到這個習慣的培養,現在六年級了,什麼時候都是先把作業完成了之後幹其他的事,都不用我去嘮叨她,形成了自主學習。

二、家長有效地的陪伴閱讀

什麼是有效的陪伴閱讀,即有效果的陪伴孩子閱讀。相對識字薄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家長更要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可以嘗試著遊戲式閱讀,如比一比誰讀的好,或者家長讀一段落、孩子讀一段落等;家長給孩子每日記讀書筆記,讓孩子有成就感,這個讀書筆記可以只記文章的標題及讀書時間,如果孩子興趣比較高,還可以讓孩子說感受、感想,家長幫著記下。每日堅持,自主閱讀的習慣就會養成。

三、家長多給予孩子肯定、讚美和認同

孩子在完成每項學習任務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肯定孩子認真、懂得給自己學習,讓孩子從內心中感受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不管學習任務完成的好與壞,家長要找到孩子的亮點,給予讚美,讚美孩子學習任務中的亮點,如字寫的整齊、書讀的有感情等;最後家長還要給予你對孩子學習的認同。

四、身教勝於言傳

家長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自己要閱讀、學習,給孩子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

(我是@嘎姐的世界,兩個孩子的快樂寶媽,願意與您分享我的帶兩娃經驗、教育娃小技巧,願意與您共同探討成長的奧秘,願意給您提供生活小常識,時刻傾述我的人生感悟)


嘎姐的世界


很高興探討下。我家孩子剛好一年級,男孩。他滿腦子想的就是玩,怎樣玩的開心就怎樣,想讓他學習很多時候都是得交流幾次才能做。但我心態還算平和,不過分要求,現在就想著做到不厭煩就行,能完成該完成的就行。可能我們要求低。

一年級要自主學習說實話我覺得還是有點難,主要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總的來說自覺性是很差的,身邊真正主動有意識學習的孩子並不多,甚至很少。這個階段的孩子認識,情緒,意志發展都沒有達到統一,渴望他們自覺主動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期待。真正能做的只能是陪伴和引導他們對學習,閱讀等有正確的認識,像之前帶孩子看加油向未來,他就很興奮,一直說我也要幹嘛幹嘛,看他有這個興趣了,然後在這個時候給他接著講要那樣必須怎樣怎樣,然後和他商量合理地給規劃好時間,例如去圖書館借書,每晚9-9:30讀書,剛開始陪他讀,順便講講書中那些知識和他接觸的有關,慢慢的他習慣每晚讀了,他自己試著拼讀,但我們也需要在旁邊,他不停地問。就這樣基本上他感興趣的書他讀完了,像有些額外買的不感興趣的他也不看。

一年級學生還處於無意注意階段,容易受到周圍事情的影響,培養習慣,我們可以通過動畫,遊戲等帶動他們提起興趣,然後再安排具體怎麼做,完全放手還是不行,必須騰出時間陪伴。


慶慶0902


我家孩子也是一年級,總的來說一直還挺省心!除了她喜歡學的東西,我只給她學了硬筆,沒有去進行幼小銜接,在家裡也沒有刻意去教她!

很慶幸,一年級開始了,沒有想象中的雞飛狗跳,一切都是順其自然!我喜歡買各種書,繪本,兒童讀物,有的甚至沒有拼音,沒事的時候,她就拿本書看,不認識的字就問,慢慢的,帶拼音的她都沒問題了,再慢慢的,沒有拼音的連猜帶蒙也能讀個大概!孩子自覺能力不夠,我讓她自己寫計劃表,不會寫的字拼音代替,這樣,她習慣了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事,這個特殊的寒假,書是最好的夥伴,她又get了新技能,查字典,我買的一套故宮裡大怪獸她已經全部看完了![偷笑][偷笑]

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因材施教![奸笑][奸笑]

不好好坐罰扎馬步[偷笑][偷笑]




大龍女vs小龍女


你好,我家寶寶就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她的閱讀上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這裡與你分享我的方法,孩子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有興趣去做,也就是源動力,有一次我不經意在手機上放了一個課程,裡面有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講內容,她聽到後突然間跑過來,問我在聽什麼她很喜歡,我就告訴她如果想大道這個水平,就必須有大量的閱讀和模仿,感興趣的她非常認真的按照我的方法去做,直到現在我都會在網上搜索閱讀的錄音給她聽。這個方法我覺得行之有效,希望你可以採納!


韻熙時光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學習和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生能否成才的關鍵因素。

一、我們可以採用讀一讀、畫一畫等方法,激發孩子的表現欲,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教育他們閱讀時手必持筆,在所讀文章開頭、行間,運用文字或固定的閱讀符號,學習圈點批劃。例如在文中圈出要學的生字,標標小節,劃劃重點、優美的詞句,或在難懂的地方注個小問號。活躍思維,又可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此外,還可以讓孩子閱讀時邊讀邊想,在頭腦中畫圖畫的訓練,也就是使閱讀內容能迅速地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運用視覺、形象、觸覺、聽覺等感官印象和語感能力,喚起再造現象。這樣有利於加強閱讀材料的感染力,喚起再造想象,又易於集中閱讀的注意力。

二、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要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不懂的問題就向別人請教要學會提問。學會“自我檢查”,做完作業後,要獨立自我進行檢查,養成自我修改的良好習慣。




月月琦琦


孩子的小學階段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年級學生不建議完全放手自主。即便要養成自主學習、閱讀的習慣,也要一步一步來。

靜下心來陪伴

現在很多人覺得陪伴就是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這其實是個誤區。

真正的陪伴是用心陪伴,孩子問你的時候,你有傾聽嗎?還是順利完成後你有相應的獎勵嗎?比如,親子閱讀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還能你的孩子愛上閱讀,對孩子的未來是受益終身的。

自主管理需要由扶到放

我們常常講到“自律”,其實就是孩子的自主管理,包括時間的自我協調、情緒的自我調節等等。這裡我不建議灌輸式或者列表格式,那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很格式化,心理會很壓抑。

開始,你可以讓孩子先跟著你一起做,或者以提醒的方式告訴孩子,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習的時候學習。

如果孩子不以為意,這裡需要有一定的正面管教,心中有“尺子”,不能讓孩子打破原則。

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還可以用榜樣來引導,注意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一些知名的科學家、文學家等等,鼓勵他們只要從小做時間的好管家,以後也很有可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習慣成自然

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論是你前期的付出還是孩子的堅持,讓這種自律的方式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學習當中。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所以隨便他發展,正是不懂所以要引導,蒙以養正,最關鍵的時期可別隨便放任不管。


苜蓿老師


學生時代很美好,對於我自己而言最難忘的是小學階段,記憶猶新。現在的我已是家有小學生了,一直喜歡小學教育。小學教育是基礎,是關鍵起點,而一年級是拐點。孩子們從以遊戲教育轉向 。此時,孩子們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要,今天我們提到“自主學習”,與之對應的就是“接受性學習”,主體發生變化,轉變成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來求知、實現達成學習結果。

自主學習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如何讓一年級學習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自主閱讀。

一、自主學習是放手,不是放任。

學生們應以老師教育為主,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護航,讓孩子們能夠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求知、實踐,從而鍛鍊提升自己的步入社會的“生存技能”。作為施教者,或老師、或家長,都應積極教導,作正向榜樣。

二、理解為何要學習,激發動機。

從幼兒園以遊戲教育為主,每天很輕鬆簡單,升入一年級開始是全新的教育,一切都是新的。要開始寫字、背書,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面對考試,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我們是否與一年級的小學生正視過為何學習。沒有源動力,何談自主。

三、幫助孩子自我評價,不斷提升。

我們需要鼓勵孩子,認識自己,理解情感,辨別自己的行為帶來的結果。不依賴於他人的評價,也可自己的客觀正確的分析、評價、自省。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行為

四、引導孩子做計劃,有的放矢。

學習計劃制定的過程,或老師或家長可以幫助引導孩子們做安排,培養統籌思維。有計劃,按著計劃方向執行,能夠放手讓孩子有方向、有節奏的去探索了。 [玫瑰]



君心育兒說


上一年級的孩子每節課有40分鐘左右,要求孩子始終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客觀上講是有一定難度的。孩子的自控能力一般比較差,完全靠家長講道理,然後孩子自覺執行是不現實的。

首先,要找出問題。

家長要弄清楚孩子是上所有的課都不專心還是上某些課不專心,孩子是不喜歡功課本身呢還是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法。只有問題搞清楚了,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

其次,要對症下藥。

家長要經常與老師、孩子溝通,如果孩子在上課講話屬於個別現象,可以請老師重點關注一下,畢竟孩子在課堂上講話既影響自己又影響他人。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向那些上課不亂講話、學習成績等各方面都好的同學看齊。

第三,要持之以恆。

此外,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即使短期效果不明顯,但也還要繼續講,因為培養一個具有專注精神的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共同努力來實現的。


遠景家庭教育


朋友們,大家好。我有兩個孩子,一個二年級,一個幼兒園大班,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教孩子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一定要給孩子一個他願意自己學習的良好學習環境,1:給孩子一個乾淨舒適的學習場所 2:家長有時間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寫作業,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問題 3: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想法。家長也要教孩子對與錯,辨別是非對錯,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其次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安排星期和假期的作業時間,讓他們從小就有時間觀念,做事不拖拉的觀念。

最後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一起做遊戲,做運動,鍛鍊身體,讓孩子有個健康的好身體。

可以的話,我還想說“世界那麼大,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給他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和世界觀。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互相交流,相互學習,為了孩子,咱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微笑][微笑][微笑]!




坤哥2020


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一年級的學生是不能夠自主學習和自主閱讀的。

但是,家長需要和老師一起來幫助孩子逐步培養自主學習和自主閱讀的習慣,這也是小學段的學習任務: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和自主閱讀就是好的學習習慣。

一、從自主閱讀到自主學習

孩子的天性就是自由,喜歡玩耍,尤其是大人覺得很幼稚的遊戲,在孩子看來卻非常的有意義。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但是學習是一個需要自律的行為,而且對大腦的能量消耗較大,是反天性的。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就需要順應天性來實現,而自主閱讀相對自主學習而言,更加能夠順應天性。

其實,很多孩子是喜歡閱讀的,但是他們可能開始閱讀的時候喜歡閱讀的是漫畫、卡通。

而家長們看來就覺得這個是在浪費時間。


這個認知是錯誤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孩子的閱讀也是一樣的,你希望他一上來就讀世界名著是不現實,而是需要讓他們先對閱讀有興趣,從簡單繪本,到注音故事書,再到不注音的故事書,再到長篇故事,再到厚厚的讀本……


有了自主閱讀的習慣,那麼按照“慣性效應”,我們就有望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閱讀本來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二、如何讓孩子開始自主閱讀

第一,投其所好

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喜歡的時間,喜歡的夥伴,喜歡的地點來看書,先讓孩子開始看書。

第二,給一個好的環境

最重要的兩點就是,關閉家裡的電視,放下手裡的手機。

孩子讀書的時候家長不要在旁邊看手機,更不要在家裡看電視。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讓家裡不要有電視。

第三,陪伴和引導

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必然會有疑問,有疑問就是對更多知識的渴求,這就是孩子閱讀更多書籍動力。

家長就需要在旁視引導來讓孩子對更多更高深的書籍的興趣。


最後,家長一定要記得,孩子和大人不同,他們本來就很慢,所以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考慮小孩子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