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辦?50多歲的人了,天天還在拼命掙錢,兒女媳婦都不聽話,我該怎麼辦?

用戶4509587083712


古人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這句話告訴你,你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不懂得“兒孫自有兒孫福”,二是甘願“為兒孫做馬牛”,結果呢,既苦了自己,也害了兒女。

先看一個典故:說明朝宣德年間有個羅姓秀才,因屢試不中而家境貧寒。羅秀才心灰意冷,一氣之下出家做了和尚。羅秀才生有一子,好在妻子是大家閨秀,在羅秀才遁入空門的日子裡,持家教子之事均由羅妻來幹。羅妻在家一邊操持農田家務,一邊悉心教導兒子,還用省吃儉用的錢為兒子請了老師。功夫不負有心人,兒子後來一舉高中,成了狀元。做了和尚的羅秀才得知消息後極其高興,再也坐不住誦讀佛經,急忙趕回家鄉探望兒子。看門的家丁以為他是化緣僧人,又是舍飯又是施錢,但羅秀才一概不要,只要求拜見新科狀元一眼即可。然後索筆題詩一首:離別家鄉十八秋,千錢鬥米我不收;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看到了吧?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結果真不好講,雖然說事在人為,但也要盡人力、聽天命,有些事需要盡力,而有些事反而不宜多做,正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理料兒女這件事就要適可而止。而你呢,則是做(管)得又多、又全、又長久,壞處那就多了去了。

你如果做的太多,兒女們就會淡化責任。你什麼都做了,做到家了,兒女們就不必分擔,也不會為你分憂解難。比如說你為兒子拿了買房的首付,還要再為他們還貸,那麼你忙到老死也可能不濟事,你不累誰累?

你如果做的太全,兒女們就會缺乏能力。你忙你累,還因為你事無大小,事無鉅細,統統放心不下,統統要親自過問,事必躬親。結果呢,兒女們什麼事都不會做了,豈不成了廢物?而他們的能力缺乏,又導致一做事就出差池、就犯錯誤,你就誤認為他們是不聽話,你能不生氣嗎?

你如果做的太久,兒女們就會失去理想。顯然,你是一個雖然盡力,但不稱職的家長。你到年過半百還在拼命掙錢,正說明你為他們做的太久!他們還要為以後操心嗎?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這兒則是富人的孩子會敗家,因為他們註定會因此而喪失對未來的遠大理想,只會享受眼前。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應該轉變觀念,調整心態,改換方式:

一,大膽放手,丟掉包袱。有些事適可而止,有些事必須放下,還有些事把握好尺度。只有放手,放下,丟掉,才能一身輕鬆。當然,你不僅要從事上做起,也要從心上實現,心不累才是真輕鬆。

二,交由子女,要求子女。有些事你不做,總要有人去做。那麼,你就交給兒女去做,並提出相應要求。不要擔心他們不會,你不讓他們去做,他們就一直是廢物;也不要擔心他們不做,分家另過,把他們的事還給他們,讓他們獨立,他們也必須自食其力吧。

三,關心自己,預備晚年。你既然感覺到身累,心傷,有氣,你就要多關心下自己了。關心自己除了要過好當下,還要為將來做好備份,存一些錢,買一份保險,養護好身體,保持好心情。記住:兒女未來的幸福不是你給的,你自己未來的安逸也不是兒女能給的,所以,從現在起,你必須改弦易轍、從新開始。


教書育人生活修身


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兒女媳婦都有了,那麼你就不應該管他們了,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他們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你不可能一輩子都去安排他們的生活,我的爸爸就和你一樣,我結婚後一直在我家,他總想安排我的生活。

我現在有孩子了,讓他給我帶孩子,他就每天讓孩子自己在家,他出去打牌、種莊稼,後來還找個小區打掃衛生的工作做。我說你這樣孩子也沒有帶好,我沒有辦法認真上班。但是他覺得我們小時候都是這樣帶的,怎麼就不能帶好。我也就同意他的帶發,這樣帶了一年,孩子不但沒長,還瘦了好多。

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就自己辭職回家帶孩子,結果他不同意,就天天說我,年輕人不上班,就在家帶孩子,有什麼用。可是我不可能不管孩子吧,他可以不管,我不行呀,看到孩子瘦了,我心裡難受呀。他說有什麼難受的,她不吃還不是餓自己,你就當沒有看到嘛。

有幾個媽媽可以當沒有看到。我是做不到,所以那段時間我和我爸爸關係特別不好,簡直是水火不容。

後來家裡人都說他,我都結婚了,我的生活自己會安排,作為老人,能幫忙當然好,不願意幫,人家也沒有強求,但是你不能去當她的家,她的家,她自己會有安排,而且現在的孩子肯定不能像七八十年代那樣帶吧。

所以我也同樣勸你,兒女的生活他們自己會安排,你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婧睿小豬


我跟你一樣50多了還在外打工掙錢,我到不認為是壞事,第一給兒女帶孩子會有矛盾產生,必竟我們這輩人和孩子們這代人的生活觀不一樣嘛!第二本人認為孩子還是他們自己帶比較好,一是磨鍊他們成長,讓他們知道帶孩子不易,二是孫子跟他父母一起生活,成長是有益的!最關鍵的是,我們這個年齡老不老少不少的,還幹得動,在家幹啥呢?參加到打麻將大軍中去嗎?不合適,對身體不好。出去溜達溜達嗎?好象生活條件有點跟不上,又達不到這個經濟條件,所以我覺得在外打工掙錢是最好的選擇,一是鍛鍊身體,二是還能有些收入為養老多湊點錢有啥不好呢!你想太多了,人活得簡單點好!


用戶8418696750833


你的兒女現在不聽話與你有直接關係。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師。是你的言行讓你的孩子學去了。小的時候你沒太注意,現在孩子們都大了,甚至自己成家了。惡習一點點都顯露出來了。我是兩個兒子的母親。我現在是兒孫滿堂。我這個人從不讓孩子們跟我在一起。既然他們已經結婚了,就應該讓他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你才50來歲兒還能幹一段時間。多掙點錢,把自己的養老保險遇上。買一個疾病保險。趁著你現在還能幹解決自己的後顧之憂。不要總想著他們。等到你不能動彈,誰想著你呀。我這個人是一個沒有文化很平凡的人。我說的都是實在話。我沒有那麼多光鮮華麗的語言。看到你的兒女這樣不孝順不聽話。你還不趁早讓他們獨立,你趁著能幹,多掙點錢,把自己後顧之憂解決了。


107桂芝阿姨


朋友您和我歲數差不多,提出的問題時代平常化,我不知道朋友居住城鎮還是鄉村,住在鄉村農民60/70歲老年人大部分種農田,除了有病不能參加勞動之外,沒有不種農田的。

朋友說兒子兒媳婦不聽話,話又說回來了,各過個的不生閒氣,朋友有能力就幫幫兒子,總而言之老人獲得的資源,目的為了子孫後代造福。

朋友端午節快樂😃😃😃🌹🌹🌹


追逐迎新春紅包雨


我的一個鄰居,男主人當時也是五十多歲,雖然他每天上班很辛苦,但喜歡絮絮叨叨,經常口口聲聲說老子養活著你們,有一次他家裡鬧翻了天,要不是他老伴攔著,就和他兒子就打起來了,他們讓我給評理,我勸這個老爺子要擺正心態,應該給子女們留點自己的空間,不要什麼事都看不慣,不要什麼事情都指責他們。現在他的話少了,家庭矛盾也緩和了。


1855794787637桃花


抱怨沒有任何用處,50多歲的人,哪個不是在拼搏?至於兒女媳婦不聽話,就更沒有意思了,你能確定,你說的正確?你已經進入猴子的10年,不是主力勞動者,多幹活,少說話,否則,你將很鬱悶!

今年過節很長,我每天洗鍋,協助哄孫子,過幾天疫情過去了,繼續出去打工,給家裡添補一些,減輕娃娃們的負擔。


隴人在黔


我家公公也是五十多歲,他也是覺得我們不聽他,為這發生不少矛盾[摳鼻]

1:他喜歡輕信別人,別人說啥都當真。加上他從沒細想生活的支出。簡單的舉個例子:別人叫我老公給別人做事,包吃四千,我老公不幹。為啥呢,因為他自己跑車,工資遠遠超過四千……但卻存不到多少錢的原因在這:車貸月供兩千,孩子奶粉一千多,房租一千多,一家五口人生活費加上水果類接近兩千,已經算節約了。這還不算誰感個冒費用在裡面,一個月下來開支六千多點!但我家公公非要我老公給別人打工,說什麼給別人打工錢就直接打到卡上,不是散錢就能存下來[摳鼻][摳鼻]死拿四千工資,日子都沒法開支!為這他鬧了好多次。他一輩子吃喝嫖賭,五十多零存款,自己工資都不夠他打牌,話費還是我老公給他充的😓家徒四壁……還嫌棄我們沒出息,時常抱怨年輕時沒多生幾個孩子,總有一個出息的,讓他依靠也不至於五十多歲還打工[笑哭][笑哭][笑哭] 孩子成年也成家了,作為老人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安排自己家庭日子!過多幹涉日子過得一地雞毛!大家都心情不好,何必呢?


我愛他他愛她她愛他913


我爸也是50多,他就是那種無私奉獻的爸爸,幫我弟在武漢買了房子車子,房貸車貸都還清了。還想在那邊做事,給我弟娶媳婦,我老是勸他應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他給孩子的已經夠多了。今年他就打算回老家再蓋個房子養老,如果他一直留在武漢,就有操不完的心,自己也過得不舒坦。回老家了,家裡有老朋友,也是熟悉的環境。其實子女不孝順,老人也是有原因的。一般來說女兒都會是很孝順聽話的,女兒都不聽話,老人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了。


努力的小太陽1156


五十歲就賣老,太早了吧,我五十二了,還在工地打拼,我的工人有的快七十了,也在工地幹活。也都快樂。兒女不聽話,自然有他們的想法。他們既然成了家,就是成人了,你能幫忙就幫,不能幫就活你自己的生活。兒孫自有兒孫福。現在年輕人的想法你理解不了。就不要自尋煩惱。過好自己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