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近一個月以來,讓中國人最感動的一群人絕對是醫護人員,特別是身處前線的醫護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毒,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逆行而上,“英雄出征”、“最美逆行”、“四大天團”等等,所有的中國人都深深的被感動著。



抗疫一線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那裡雖沒有刀光劍影,但是病患和醫護人員們與冠狀病毒的廝殺搏鬥卻異常的慘烈。三千多醫護人員被病毒感染,其中的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培養一名優秀的醫生何其不易,數十年的寒窗苦讀和臨床經驗轉眼化為泡影。每一個犧牲的醫生身後,又有多少因他們的離去而破碎的家庭和親人永難癒合的心......他們不僅僅是白衣天使,他們是國難當頭,義無反顧衝上前線的英雄,他們是為國捐軀的烈士。這些為國捐軀的逆行者,應該被這個時代永遠銘記,應該被歷史銘記。口罩不足可以造,物資短缺可以調,白衣戰士呢,他們不是簡單的數字,他們是生命,是為了救更多生命的生命,他們背後也是一個一個普通的家庭。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在這次全民抗擊肺炎過程中,基辛格在《論中國》中的名言總是被反覆引用,這句話是“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白衣天使,和平年代的英雄。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更是最可敬的人,醫者仁心,無畏逆行。他們把患者擋在身後,他們和死神搏鬥。舉身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她們是拿著自己的命,為著素不相識,素昧平生的人在拼。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而就在疫情最危重的時刻,有的小區,卻拒絕醫護人員入內,類似缺乏良知道義的極端行徑並不是個例,已在多地輪番上演。大難見英雄,大難見人心。試問這些人如果你們病了,還有沒有臉去尋醫問藥,這一阻攔行為,沒有人情味,甚至沒有人性。有醫護人員呼籲:“我在一線無悔抗疫,你別斷我回家之路,歧視我的孩子好嗎?”這是飽含無奈的請求,也是充滿悲情的控訴。醫護人員在新型肺炎定點醫院兢兢業業,應獲得尊重,而不是歧視;應受到禮遇,而不是刁難。人病了能治,心病了沒治。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為了抗擊疫情,平時嬌弱到擰不開瓶蓋的小護士,關鍵時刻能一個人換8個氧氣管,為了工作方便,她們將長髮剃成鍋蓋頭,甚至是光頭。為了節約時間節省防護服,她們穿上了成人尿不溼,連續超負荷工作下,她們席地而臥,曲肱而枕,甚至被迫開發了坐著睡著的技能。每天我們都被他們的故事感動著,但是光有感動是不夠的。我們不能忘卻17年前的那場疫情,對白衣天使的禮讚,對生命衛士的致敬,言猶在耳。可危機過去,“鬧醫”、“傷醫”、“殺醫”的悲劇不斷上演。這一次,我們再不能讓對醫護人員的感情,像潮水一樣來了又去。這一次,我們必須把感動變為尊重,把對醫護人員的尊崇紮下根來。這一次,我們一定不能忘卻!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我們要告訴周圍的所有人:我們不要僅僅是在面對疫情醫護人員逆行而上時被感動,更應該在以後的平凡生活中對醫護人員致以尊重。醫護人員之所以能夠成為救死扶傷被稱作“天使”的人,是因為他們用青春在學習、用生命在工作。而且他們並不是天生膽大、有勇氣。相反,他們擁有專業知識,比我們任何人更瞭解危險。但是,他們依然用最懂得危險的頭腦選擇了危險,不是“不害怕”,而是“人民需要我、祖國需要我”,就憑這一點,他們就應該被尊重。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其實支援武漢,只是把中國醫護人員每天在做的事情、終生踐行的“醫學誓言”,集中體現了出來。那有什麼白衣天使 ,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像前輩一樣 治病救人和死神搶病人罷了。請多一點信任和理解給醫護人員,或者請放下對醫護人員的偏見,不要一概而論等真正瞭解過後再去評價。

希望歷史不會重演!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

疫情總會過去,有人肯定依然還會忘卻。但是希望這一次,不要變成為了忘卻的紀念,面對我們的醫護人員我們應該銘記:

今天怎樣被感動,明天還請怎樣去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