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白江,亦稱白村江,是朝鮮半島上的熊津江(今韓國之錦江)入海處的一條支流。公元六六三年八月在這裡爆發了中日曆史上的首次交戰,這就是“白江口之戰”。 這場戰役以日本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這場戰爭起源於朝鮮半島的爭鬥。自公元四世紀,朝鮮半島上就出現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之間為了利益而混戰不休。起初,新羅與高句麗結盟以對付百濟,但隨著高句麗勢力南侵,新羅轉而與百濟結盟對付高句麗。新羅與百濟又因為爭奪南部的加耶地區爆發衝突。六世紀中葉百濟與高句麗爭奪漢江流域,反而被新羅所佔據。七世紀中後期,朝鮮半島上的爭鬥更加激烈了。與此同時,日本國也開始對朝鮮進行勢力擴張,它聯合高句麗和百濟打壓新羅。後來的日本大化新政府也繼承了這一政策。新羅則採取了與唐朝結盟的策略以對抗來自三國的威脅。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一、白江口之戰導火索:高句麗聯合百濟進攻新羅

唐朝初年朝鮮三國都遣使與唐朝友好往來。公元六四二年十一月, 高麗大將蓋蘇文發動武政變, 殺害了與唐通好的高麗王高建武及群臣百餘人,“手拭其王, 斷為數段棄溝中”,另立王侄高藏為王,自稱莫離支(相當於唐朝的兵部尚書兼中書令)。蓋蘇文兇暴專制,“國人甚苦之”。蓋蘇文還聯合百濟進攻新羅。六四三年新羅遣使赴唐救援,唐太宗派使節赴高麗調停,蓋蘇文不但拒絕了唐朝的勸告,還扣押了唐朝隨後派來的使者。唐太宗大怒,於六四五年親率大軍東征高句麗,初進克捷,後阻安市,未攻滅高句麗。六四九年五月,本欲再發兵攻滅高句麗的唐太宗突然病故,唐朝不得已從高句麗撤兵。而高句麗與百濟在唐朝進軍期間並未停止進攻新羅,又連奪其十餘城。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二、白江口之戰序幕:唐軍平定百濟

唐朝從高句麗撤兵後,蓋蘇文日益驕橫,因見唐朝出兵高句麗失敗又支持百濟出兵攻打新羅。新羅王向唐朝求救,唐高宗決定發兵東征。他接受過去隋場帝和唐太宗東征失敗的教訓,認識到孤軍深入, 補給不足, 終難成功。因此改變作戰方略,首先在朝鮮半島上找到立足點,以造成對高麗的南北夾擊之勢。此即“欲滅高麗,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的方略。六六〇年八月,唐高宗以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新羅武烈王子金仁問為神丘道行軍副總管,率領水陸軍十萬自城山(今山東榮成)由海路出發進軍百濟,新羅武烈王聞訊之後率兵五萬與唐軍會師。唐新聯軍在熊津口(今錦江入海口)登陸,擊潰百濟軍,直逼百濟都城泗沘。百濟王義慈戰敗出降。唐分其地,置五都督府,“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留下大將劉仁願率領一萬唐軍留守泗沘,蘇定方則押解眾多俘虜歸唐。至此,百濟平定。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三、唐軍大勝日本

唐軍平定百濟後,對其控制並不牢固。六六一年三月百濟舊將福信與僧人道琛據周留反叛,進圍泗沘唐軍劉仁願部。唐高宗急令檢校帶方州刺史劉仁軌率兵救援,解除了包圍,福信退守任存城。福信從從日本迎回百濟故王子扶余豐而立之, 並於六六二年十月派使節赴日本求援。此時正在與唐軍激戰的高句麗唯恐百濟滅亡會使本國遭到唐朝與新羅的南北夾擊,也於六六二年三月遣使赴日,敦促日本迅速出兵。經歷了大化革新的日本,國力得到了增強, 絕不甘心由於百濟的滅亡而失去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早在六六二年六月,日本天智天皇就詔命已先期進抵半島的軍隊發起進攻。將領上毛野稚子等率兵二萬七千人進攻新羅,奪取沙鼻歧、奴江二城,威脅唐新二軍的聯繫通道。六六三年八月, 日本又派盧原君率軍萬餘渡海前往白江口。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得知日本出兵百濟的唐高宗,也於六六三年五月詔命右尉衛孫仁師率唐軍七千人渡海增援百濟唐軍,唐軍士氣大振。大將劉仁軌與諸將計議, 認為:“周留, 賊之巢穴, 群兇所據, 除惡務本, 須拔其源。若克周留, 則諸城自下。”遂制定了水陸兩路進攻周留城的計劃。一路在唐將劉仁願、孫仁師及新羅王的率領下,由陸路進擊周留,在陸上三面圍困周留之敵;一路在劉仁軌的率領下,由水路前往白江口,在水上阻斷周留之敵的外逃之路。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劉仁願、孫仁師及新羅王所率唐新陸軍進抵周留外圍,不久就攻克周留外圍諸城,唯有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因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唐新聯軍圍攻數日不克。與此同時,劉仁軌、杜爽及扶余隆率領的唐新水軍七千餘人分乘一百七十艘戰船亦進抵周留外圍,停泊在白江口之上,並列隊嚴陣以待。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八月二十七日,日本與百濟水軍一萬餘人乘四百多艘戰船抵達白江口,白江口之戰爆發。日本與百濟水軍經過簡單佈陣率先衝向唐新水軍陣地。由於唐軍船皆是艨艟鉅艦,艦大堅利於防守,而日軍船多是舢板小艦,船小薄弱不利於攻堅,雙方戰船一經接觸,日本與百濟水軍立刻便處於下風,“不利而退”,慌忙退回。唐新水軍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調整陣容堅守。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翌日,雙方水軍繼續鏖戰。日本與百濟水軍叫囂著“我等爭先,彼應自退”,爭先恐後地衝向唐新水軍。唐新水軍用戰鬥力強大但機動不便的樓船居中迎敵, 以戰鬥力強又機動靈活的鬥艦從左右兩翼出擊迎敵,包抄合擊,將其夾擊於中間, 使其不得迴旋。接著憑藉船高厚艦,自上而下發射火箭,日本與百濟水軍艦船紛紛中火燃燒,一時之間“煙焰漲天, 海水皆赤”。日本與百濟水軍雖然也向唐新水軍艦船發射火箭,但其水軍船高艦厚,雖然一處著火,隨即可以撲滅。眼見發射火箭亦無作用,日本與百濟水軍登時慌亂,有的艦船與唐新水軍鉅艦相撞沉沒,有的艦船與己方船艦相撞,軍士死傷無數。日本與百濟水軍統帥樸市田來津“仰天而誓,切齒而嗔,殺數十人,於焉戰死”。日本與百濟水軍大敗。白江口之戰以唐軍付出微小的代價而全勝告終。後來百濟周留守軍投降,百濟叛軍被平定。

白江口之戰:中日首次交戰,殺得日本人膽戰心驚一千多年



白江口之戰的勝利,徹底消滅了百濟的殘存勢力,有利地遏制了日本向朝鮮半島的勢力擴張,併為後來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奠定了基礎,從而改變了東北亞的政治格局。白江口之戰的失敗,使得日本統治集團遭到沉重打擊,他們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國內,加大國內改革步伐,同時改善與大唐的關係,促進了雙方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